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13747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集通复线四分部QC小组一、工程简介改建铁路集宁至通辽线扩能改造工程林东至查布嘎段站前工程集通 复线工程指挥部四分部起点里程桩号DK692+200,迄点里程桩号 DK728+372.54。扩能改造前,线路长度36.17km (含站场),扩能改造 后长度为34.86km (含站场)。其中包括既有林东车站改造和会让站衙 门庙站改造,途经巴林左旗衙门庙、刘家店、小坑至阿鲁科尔沁旗先锋 镇。集通四分部管段共计有大桥5座、中桥3座、小桥3座。共计1.0m 钻孔桩284根,1.25m钻孔桩60根。2013年共计完成92根1.0m钻孔桩。 剩余1.0m钻孔桩192根、1.25m钻孔桩60根。

2、按照施工方案均采用冲 击钻孔方式成孔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施工。二、QC小组简介课题名称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课题类型问题解决 型注册日期2014.3.27TQM教育时间48小时注册号YGS-QC-2014-18小组人数7人活动时间2014年7月9月活动次数3次序号姓名年龄性别组内职务项目职务1李义28男组长总工2汪家胜42男副组长副经理3甘春雷28男组员工程部长4赵向阳24男组员技术主管5郑金勇24男组员技术主管6王林35男组员试验室主任7冯有庆24男组员试验员三、选择课题改建铁路集宁至通辽段扩能改造工程林东至查布嘎段集通四分部管 段2014年复工后组织对桥梁桩基施工。通过7月前施工桩基资料统计显

3、 示。桩基充盈系数达到了 1.21,造成混凝土浪费严重远远超出成本。小坑中桥桩基数据统计分析桥梁名 称墩台桩位桩基砼浇筑日 期混凝土标 号设计方量实际方量充盈系数(i)小坑中 桥0#台0#-12014.6.22水下C309.42011.0001.170#-22014.7.2水下C309.42010.5001.110#-32014.6.25水下C309.42011.5001.220#-42014.6.20水下C309.42011.0001.170#-52014.7.1水下C309.42011.0001.170#-62014.6.27水下C309.42011.0001.171#墩1#-12014.

4、6.22水下C308.63510.0001.161#-22014.6.20水下C308.63510.5001.221#-32014.6.28水下C308.63511.0001.271#-42014.6.25水下C308.63512.0001.392#台2#-12014.7.12水下C308.63512.0001.392#-22014.7.7水下C308.63510.0001.162#-32014.7.15水下C308.63510.5001.222#-42014.7.12水下C308.63510.5001.222#-52014.7.17水下C308.63510.5001.222#-62014.7

5、.7水下C308.63510.5001.22统计142.87173.51.21充盈系数:是指一根桩实际灌注的混凝土方量与按桩管外径计算的 桩身体积比。i =V实际/ V理论i 灌注桩混凝土充盈系数V实际一一根桩实际灌注的混凝土方量V理论一按桩外径计算的设计桩身体积决定组成QC小组对孔桩充盈系数控制展开研究。四、现状调查2014年7月15在调查了 16根钻孔桩的充盈系数后,我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数据统计,做如下调查表: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过大因素调查表序号检查项目频数(点)频率()累计频率()1钻孔桩成孔形状不规则1275752混凝土面标高控制不准212.587.53桩底标咼控制不准1

6、6.2593.754钻头直径过大16.251005钢筋笼尺寸有误00100合计16100100孔桩砼灌注充盈系数过大缺陷排列图12010080604020系列1系列2系列$由上表及上图可以看出影响小坑中桥桩基充盈系数过大的主要原因 为钻孔桩成形不规则,导致混凝土灌注浪费严重。五、设定目标1、目标确定根据调查情况经过小组研究讨论确定以下活动目标,为项目创造经 济效益控制桩基混凝土用量节约成本。确定如下活动目标。目标一:钻孔充盈系数控制在1.1以内活 动 目 标目标二:通过QC活动,锻炼和培养一批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 人,总结出一套关于孔桩施工过程控制措施指导施工。2、目标可行性分析QC小组成员对

7、上述预期活动目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认为存在 以下有利条件,可以确保其最终实现:(1)QC小组由行政领导、主要技术人员、施工队长、工班长和现 场施工员组成,结构合理,技术全面,且成员均有QC活动的实践经验。(2)领导重视,落实到位,从而保证活动具体措施得到及时的贯彻 执行。(3)活动目标本身具有必要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确实能 够解决现场实际存在的技术难题。(4)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节超增效;现 场各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均明确责任到人,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也 是我们现代施工企业加强项目和施工队管理的形势需要。六、分析原因经现状调查,根据公司及同行业以往类似施工经验

8、,结合施工现场 实际情况,QC小组利用“因果分析法”通过对人员、材料、机械、方法 与环境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 真剖析,列出因果分析如下:人员机械材料施工作业人员施工经验欠缺技术交底缺责任心不强质量意乏识不到位施工机械设备异常故障支架不稳材料准备不充足检测平率不足影响 钻孔 充盈 系数 因素Z/ /环境方法七、确定主要原因根据因果鱼刺分析图,小组全体成员对罗列的末端原因进行反复分析讨论。对各种原因进行分析确认,具体确认情况如下表: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1缺乏技术交底检查技术交底记录和考核现场调查、 测试技术交底覆盖率100%,

9、熟 练掌握交底内容赵向阳2014.7.202质量意识差检查相关教育资料及 现场跟踪检查现场调查操作人员接受教育率100%,质量意识强郑金勇2014.7.20赵向阳3施工作业人员经验欠缺调查操作手工作简历现场调查操作手工作经验满足5年以上占90%汪家胜2014.7.214材料准备不充分材料储备现场调查材料充足汪家胜2014.7.225施工机械设备故障查看操作人员对设备 的保养维护记录,确 认设备在使用期间是否正常调查分析机械保养到位率100%汪家胜2014.7.216支架不稳调查钻机工作平台现场测试三角支架稳定性100%合格赵向阳2014.7.24郑金勇7钻机速度过快查看钻机成孔记录和 砼灌注记

10、录,钻机钻 进速度和提钻速度是 否符合要求现场调查提钻速度2.53m/mim;甘春雷全过程钻机速度根据地层情况:黏土层为.20.5m/mim赵向阳圆砺土层为 1.01.5m/mim8检测频率不足查看现场管理人员造 孔过程施工日志,检 验其造孔检验是否做 到全程监测现场调查跟踪测量检测及时赵向阳全过程王林9地质情况复杂现场钻土,并查看地 勘资料是否合格现场调查和 查阅土质条件良好,赵向阳2014.7.25利于施工制表人:赵向阳日期:2014年7月27日要因确认一:缺乏技术交底确认方法:1、经过调查,本工程已有关于灌注桩钻孔施工的技术交 底记录,其交底结合工程实际,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而且对施工

11、中 的难度、要点给操作人员都加以强调。2、对现场钻孔工艺共计14人进行调查,人人都接受了交底,都有 签字,覆盖率达100%,能够熟练掌握交底内容。结论:缺乏技术交底为非主要因素。要因确认二:质量意识差确认方法:查阅相关教育资料对参与施工的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 均进行了岗前培训教育,邻近营业线施工均进行了岗前培训考核均合格。结论:质量意识差为非主要因素。要因确认三:施工作业人员经验欠缺确认方法:通过现场询问调查参与施工的施工作业人员均为本地人 员,参与了当地多座桥梁孔桩施工,对该地孔桩施工经验较丰富。结论:施工作业人员经验欠缺为非主要因素。要因确认四:材料准备不充分确认方法:通过现场施工过程调查

12、发现,现场配备造浆用粘土配备 充足。施工位置均采取打水井方式供水。结论:材料准备不充分为非主要因素。要因确认五:施工机械设备故障确认方法:经过QC小组成员现场核查钻机保养记录,经查各机械设 备保养良好,各配件齐全。能够按时紧固各连接螺栓、打黄油润滑、钢 丝绳无断丝。结论:施工机械设备故障为非主要原因。要因确认六:支架不稳确认方法:对小坑中桥施工两台钻机工作平台进行检查,发现该钻 机工作平台处于半挖半填情况下修筑。钻机就位后钻机支架采用两根粗 方木支垫。钻进过程中晃动严重。易导致钻孔孔位不一,形成孔桩成形 不规则。结论:支架不稳为主要原因。要因确认七:钻机速度过快确认方法:对小坑中桥已施工桩基钻

13、孔记录及询问调查施工情况进 行统计分析发现该桥在钻进过程中钻机钻进及提钻速度较快导致孔内泥 浆震动过大,破坏泥浆护壁致使扩孔严重。结论:钻机速度过快为主要原因。要因确认八:检测频率不足确认方法:通过了解在场的操作工人,发现钻孔过程中安排的施工 员、测量员并未按频次对钻孔情况进行监控,随意性很大。而管理人员 认为钻机手经验丰富,无需高密度监测。抽检现场管理人员施工记录, 确实未按频次观察、记录。致使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纠正。钻进过程中泥 浆指标不满足要求、出现偏孔时往往待发现时已偏离正确位置很多再次 校正增加了扩孔机率。结论:检测频率不足是主要原因。要因确认九:地质情况复杂确认方法:通过调查发现小坑中桥桥梁地质情况与设计提供地勘情 况基本吻合。均为粉质粘土、粗细圆砺土,地质条件良好。结论:地质情况复杂为非主要原因。八、制定对策针对小组分析的主要原因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如下表:序号主要原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地点完成 时间1支架不稳固定钻机底 座及支架支 腿支架稳定不移 位1、钻机工作平台修筑过程 中碾压密实。2、对支架进行加固更换下 垫粗方木采用枕木。3、经常检查支架稳固情况 及时纠正汪家胜施工现场全过程2钻机速度 过快控制钻机钻 进速度及提 钻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