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2 苏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2123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2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2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2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2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2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2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2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用字词句。2写好带有“撇”、“竖”的钢笔字。 教学重点:学会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教学难点: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3)学生自由读原句。(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体会字义。(5)小组汇报:根据上下文意思,谈谈朗读的感受。体会“漾”:水面轻微动荡。2第二部分。(1)读题明确题意。(2)自由读通、读顺句子。(3)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讨论选择确切的解释。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强查字典、选词义方面的指导。(4

2、)小组交流:根据句子和字典选出合适的字义。蔫:在这里比喻小象性格内向,不好动。挎:在这里是指篮子是在小白兔胳膊上挂着的。蹑:这里指小彼得踮着脚,动作很轻。 3第三部分。(1)师: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3)汇报交流。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1认识要写的字。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

3、和布局。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准确的书写姿势。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板书设计:练习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背8条成语。2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读背8条成语。教学难点: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8条成语,四人小组学生合作学习,读准成语的音。(1)小组汇报朗读。 (2)指名做小老师朗读8条成语,学生连读成语歌。3分小组讨论这8条成语的意思。老师点拨:可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和书上的插图,展开联想和想象。4连读成语,体会意思。5小组讨论对成语的理解,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表

4、扬。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今天我们学习“竖”的写法。指导: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悬针竖和垂露竖的运笔方法。3小组汇报。4教师书写悬针竖,指导运笔方法。悬针竖的写法:逆锋右上入纸,旋即右折稍按,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学生练习书写悬针竖。5教师书写垂露竖,指导运笔方法。垂露竖的写法:起笔同悬针竖,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注意一定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保持中正,防止歪斜。学生练习书写垂露竖。板书设计:练习2高堂广厦玉宇琼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长生活知识,

5、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第四颗:口语交际1板书: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学生自己读题目,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1)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小组讨论: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3)小组汇报。 (4)集体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生: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可以开门;当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师:说得好,但与人说话时仍要注意得体,态度要十分坚决。)(5)谁能把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3练习。

6、 (1)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将后一种情况作为练习重点。(2)指名上台表演。(3)讨论评析,师生共同给予指导。二、总结板书设计:练习2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教学反思: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

7、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