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120095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十一、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秸秆仿生饲料或称人工瘤胃发酵饲料,就是根据牛、羊瘤胃转化功能的特点,采用人工仿生制作,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降解纤维素,增加秸秆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一种方法。(一)秸秆仿生饲料处理的意义秸秆经过仿生处理后营养成分可大大改善,质地变软、黏,并具有酸香味,家畜喜食。发酵后的秸秆有15%20%的粗纤维被分解,最高可达 35%真蛋白质增加50%以上,且含有18种氨基酸;粗脂肪增加60%以上,挥发性脂肪酸也显着增加。用仿生饲料饲喂牛,可以代替50%80%的精料,其饲喂效果不低于正常的喂养水平。据试验,用含60%的秸秆仿生饲料喂猪,日增重 450克,出栏时每

2、头猪可节约精料100千克左右;喂鸭25天,在平均每天增重相当的情况下,可节约饲料费用0.5元。(二)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条件制作仿生饲料必须模仿反刍家畜瘤胃的主要生理条件,如恒定的温度(40c左右),一定的酸碱度(pH为68),厌氧环境,以及必要的氮、钙和矿物质营养等。1 .菌种来源反刍家畜瘤胃的内容物或胃液是仿生饲料的菌种来源。采集瘤胃内容物或胃液的主要途径:(1 )从宰杀的健康牛、羊瘤胃中直接获取。(2)用导管法收集。即选择健康的牛,利用虹吸原理,用胃导管将瘤胃的内容物吸出。为增加瘤胃内菌种的数量,在导管取前 35天开始,可给牛补饲适量的精料或优质豆 科牧草等。2 .菌种的制作方法将采到的瘤

3、胃内容物,除去大块草段碎片后,放在40C、101 325PA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然后将干燥的瘤胃内容物粉碎。一般 600克瘤胃内容物可制得固体菌种 100克左右。3 .原料各种秸秆均可作为制作仿生饲料的原料,如玉米秸、稻草等。4 .保持恒温制作秸秆仿生饲料的关键是保持恒定的温度(40C)。保温方法有以下几种:(1 )室内加热法?在制作仿生饲料的室内,设置火墙、火炉、土暖气等设备,室温保持在40c以上。(2)加热保温法?在发酵缸周围和底部修建火道或火墙烟道,利用烧火余热进行保温。(3)覆盖保温法?用土坯或砖砌成一个池子,将发酵缸放在池子中间,在池子围墙和缸 的中间及缸的底部加保温材料(如草木灰、

4、木屑、粉碎的保温瓦等),并踩实。发酵缸 口处用土坯或砖铺平抹好,再盖上草帘。5 .添加营养物质在制作秸秆仿生饲料(发酵)过程中,为保证瘤胃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需向秸秆中加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物质,并使pH值保持在68。发酵时的碳源由秸秆本身供应一部分,不足的部分可通过添加麦萩、玉米面等来补充;氮源用尿素或硫酸铁补充; 酸碱度用碱性溶液和酸性磷酸盐类调节。(三)秸秆仿生饲料的生产流程仿生饲料的生产流程可分为三个过程,即一级发酵(原种扩大培养)一二级发酵及菌种继代一三级发酵(即秸秆仿生饲料的发酵)。(四)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方法步骤1 .种子液的制作种子液是制作仿生饲料的重要环节,需要经过二级发

5、酵培养后才能制成。仿生饲料的制作步骤如下:(1 ) 一级发酵?即原种扩大培养。将取得的新鲜瘤胃液扩大7倍。其方法是:在一级种子缸内放入温度为45C,体积为瘤胃液6倍量的水,并加入秸秆粉2%、精料或优质干 草0.5%、食盐0.1 %、碳酸氢镂0.6 %0.8%,并搅拌土匀匀。当pH值为7.2左右、温 度约为42c时,接种新鲜的瘤胃液,并立即用塑料布封口、加盖,造成厌氧环境。密封23天后,观察滤纸崩解情况(见仿生饲料品质鉴定部分),作为分解纤维能力的指标, 如滤纸崩解即可。(2)二级发酵及菌种继代?二级发酵是将一级发酵液扩大 4倍,在同样的条件下继续发 酵。菌种继代一般可持续 23个月。优质种子液

6、的纤维分解率一般为 15%30%,真 蛋白质约增加50%。如果达不到这两项指标,而且种子液发酵能力下降,滤纸在23天内不能崩解,则应重新制种。2 .发酵步骤(1 )秸秆碱化预处理?即在每100千克切(侧)碎的秸秆中加入1 %的石灰水(50 C) 20 千克左右,浸泡24小时后,使pH值为6.5、温度为40c左右。(2)接种发酵?碱化预处理后,加入食盐0.3千克、碳酸氢镂或尿素1-2千克,搅拌均匀接入二级种子液30千克,立即密封,于40c的条件下保温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每隔24小时应搅拌l次,一般经23天发酵即可完成。目前,国内已有应用机械化、半机械化大型发酵装置,一次可调制1500千克仿生饲

7、料。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出料控制,各种饲料的均匀混合,以及通过管道输送到食槽,都由 机械操作。(五)秸秆仿生饲料的品质鉴定秸秆仿生饲料的品质鉴定主要有感官鉴定法和滤纸鉴定法两种:1 .感官鉴定法感官鉴定法即根据秸秆仿生饲料的外部特征,通过看、嗅和手感的方法进行鉴定。(1 )看?经过24小时的发酵,质量好的秸秆仿生饲料表层呈灰黑色,下部呈黄色,搅拌时发黏,形似酱油状态,汁液较多。开缸时测定其温度,应在40c左右,pH值为56,否则为发酵不好的饲料。(2)嗅?质量好的秸秆仿生饲料具有酸香味,略带瘤胃的膳香味。一般豆科秸秆仿生饲 料臭味较浓,禾本科秸秆则较淡。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用硫酸镂比用尿素酸味大

8、。如 果有腐败或其他味道,说明原种已坏。此种饲料一般不宜用于饲喂家畜。(3)手感?即将被检饲料抓在手里,质量好的秸秆仿生饲料纤维软化、发黏;如果质地较硬,与发酵前差别不大,说明发酵不充分,质量不好。2 .滤纸鉴定法滤纸鉴定法即将一滤纸条装在塑料纱网口袋内,置于距缸口1/3处,与饲料一同发酵。经48小时后,慢慢拉出,把塑料纱网袋上的饲料冲掉,若滤纸条已断裂,说明发酵能 力强,否则相反。(六)秸秆仿生饲料的饲喂技术秸秆仿生饲料可用于饲喂猪、鸡、鸭和鱼等,可以替代50%80%的精料,不影响畜禽正常生长增重。据实验,用含有60%的秸秆仿生饲料饲喂猪,日增重 450克,出栏时每 头猪可节约精料100千克

9、;喂鸭25天,在平均每只增重相当的情况下,可节约饲料费 用约0.5元。一般每日饲喂23次,每日饲喂量不超过精料的 80%。十二、秸秆菌糠饲料的制作技术(一)用秸秆菌糠作饲料的意义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底料就是菌糠。近年来,以农作物秸秆为培 养料栽培食用菌技术发展迅速,菌糠数量大增,如果合理利用将会变废为宝;如利用不 好,将是一大公害。利用秸秆菌糠作饲料有以下几个优点:(l )菌糠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可降解秸秆基料中的粗纤维,作为菌丝体生长繁殖的营养。收菌后,基料上留下了丰富的菌丝体,即菌体蛋白质,从而提高了基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菌糠饲料粗蛋白质含量比种菌

10、前能增加13倍,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 30%50%和20%30%,粗脂肪含量比种菌前能增加15倍,其营养价值一般相当于米糠、麦萩,低于玉米。(2)菌糠来源广,易收集?随着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菌糠数量大增,来源广,易收集。(3)成本低,效益高?利用作物秸秆为基料培养食用菌,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基料作饲 料喂家畜,一举两得,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大量的菌糠被合理利用,又 减少了菌糠废弃污染一大公害。近年来,人们以农作物秸秆粉为基料, 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尿素、石膏、米糠等,经混合、 发酵、发菌、再发酵过程,利用食用菌分解转化纤维素,生产出一种饲养家畜的精料, 其营养价值较高,饲喂效果显

11、着。(二)秸秆菌糠饲料的制作方法1 .原料配方以秸秆粉为主,搭配少量其他原料配合而成,各种原料的搭配可参考以下几个配方:(1 )秸秆粉70%麦萩10%米糠15%石灰4%尿素1%。(2)秸秆粉75%米糠20%石灰4%尿素1%。(3)秸秆粉45%甘蔗渣45%麦萩7%石灰2%尿素1%。(4)秸秆粉70%甜菜渣15%,麦萩10%石灰4%尿素1 %。2 .制作方法按照原料配方配合培养料, 加水拌匀,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55%60%。拌匀后的混合 料需经高压或干热120c灭菌,或拌入适量的消毒药物灭菌,然后接种食用菌菌种,盖 上塑料薄膜,在529c条件下,经1个月左右即可出菌,以后每隔10天左右收菌1 次,

12、一般收菌4次后的底物基料晒干即得菌糠饲料。(三)应用秸秆菌糠饲料的注意事项一是饲喂时间。菌糠饲料要求在出菇后立即鲜喂,时间长了会变质、发霉。变质、发霉 的菌糠不宜饲喂家畜。二是菌糠的保存。菌糠数量大时,来不及喂,要制干保存。可通过晒干或用人工、机械 等方法干燥。三是菌糠的鉴别。在收料时,应注意将发霉、发黑等污染部分除去,并注意杂质、泥土 的分离,留取合格的部分。如果菌砖或袋的内部长满菌丝,颜色为白色无杂菌,则为上 等菌糠;若小部分培养基料长满菌丝并患串结不良,为中等菌糠;杂菌污染较严重的, 为下等菌糠。十三、利用食用菌分解转化纤维素生产精饲料的技术(一)制作方法步骤1.原料组成以农作物秸秆为基

13、料,添加一定量的尿素、石膏、米糠等,发酵过程中加入食用菌,各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秸秆粉81%- 95%米糠10%15%,尿素3%4%,石膏0.5%1 %。食用菌液体菌种为上述总配比重的 10%20%。2 .生产工艺流程原料粉碎一混料处理-培养料发酵-培养料接种与发菌一再发酵一饲用。3 .配合培养料依据配方配合培养料,先将尿素溶解于水中(要求水的酸碱度为中性),将米糠、石膏与粉碎的秸秆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均匀,使培养料的湿度保持在55%60%。4 .培养料发酵将配合好的培养料放入发酵间, 温度由常温升至50C,保持46小时后,搅拌1小时。 再升到50c以后,持续46小时,再搅拌1次。如此反

14、复35次,培养料就可发酵好 了。发酵开始时,可加入无芽狗类菌种;当温度达46c后,可加入嗜热真菌、放线菌等。5 .培养料接种与发菌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在无菌的状态下运到无菌接种间,降温后,接入食用菌液体菌种,充分搅拌均匀后,运融入无菌条件下的发菌间发菌。 发菌间的要求为:空气湿度90%左右, 温度为所选菌株最适发菌温度。通过流动的无菌空气,供给足够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发 菌间要保持黑暗。在此条件下,一般 1周左右就能发好菌。6 .再发酵工艺发好菌后,保持23天,然后运出发菌室进行再发酵,可在饲养场或生产厂进行。饲 喂前,将这种秸秆转化的饲料,再加上其他一些辅料,比如玉米面、米糠、麦萩等,再 加入发酵

15、生物饲料添加剂,如强力酵素,进行密闭发酵,一般在2436小时完成发酵过程,之后即可直接饲喂家畜。(二)营养价值及优点1 .蛋白质含量高本工艺以培养菌丝作为目的,培养的碳、氮比为 20:1 ,而菌糠为60:140:1。也就是 说,氮源量与菌糠相比,是菌糠的 23倍,而且增加了无机氮,如尿素、硫酸镂等, 从而使蛋白质含量比菌糠增加数倍。2 .纤维素降解度高培养料通过自然发酵和菌丝分解, 纤维素降解了 80%左右,是菌糠的3倍左右。在饲用 前,添加发酵生物饲料添加剂和其他原料,如加入强力酵素等人为进行发酵,再一次降 解了秸秆中纤维素,使秸秆中纤维素的含量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秸秆的消化率。3 .发酵时间短,营养丰富利用此种工艺培养料发菌期短,只需要 10天左右,而菌糠的生产周期要 34个月,甚 至更长。由于发菌时间短,消耗小,营养物质损失少,因此,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饲 料,营养物质远远高于一般的饲料和菌糠。十四、秸秆饲料加工制作的工程设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利用作物秸秆养畜,仅靠手工业已远不能满足 生产需要。因此,提高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