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116684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 人教新课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读“清凉、留意、扇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教学准备:让孩子们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秋景图;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课前在秋日的私语的乐曲中播放秋天的图片。2、有人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2、初读课文,自查课前小研究。2、四人小组交流好词佳句以及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并汇报。小组自评,互评。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出示三组词语检查:(颜色词)黄色 红色 金黄色 橙红色 紫红的 淡黄的 雪白的 (叠词)轻轻地 香香的 甜甜的 厚厚的 油亮亮的 (动作词)扇哪扇哪 飘哇飘哇 你挤我碰 争着 频频点头 勾住 4、检查句子 师:下面的句子更长了,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了。 点击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总结:大家发现了吗?这五句话连

3、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雨的小诗,它包含了无限的情趣和韵味,咱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 5、有目的通读全文导入:多么有趣的小诗啊,更有趣的是小诗里的这些句子都藏在文中各段的第一句里,最有趣的还是每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些话展开的。不信,让我们再去读读文中的句子。(三)重点研读,感受美好(重点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寻找描写颜色的词语。2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找出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写了秋天里的哪些景物?(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4重点体会,朗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提示: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

4、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1)这是两个什么句子?谁会读?(指导“扇”的读音)指名读、齐读。(2)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你们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总结:“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使原本静静的画面立刻动了起来,不但把银杏叶写美了,更把银杏叶写活了。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随机指导“爽、柿”的笔画,师范写,学生书空,临写。展示评价。5课件出示秋天的田野、果园的图片,

5、体会丰收的喜悦。6配乐读: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懂得“五彩缤纷”的意思了吗?学生体验: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菊花在雨中的姿态。(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2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3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说一说吗?五、板书设计 钥匙11 秋天的雨 颜料 五彩缤纷 丰收 气味 欢乐 小喇叭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