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11224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38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那轻,那pn tn_,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 cn xn hu_。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ch xio_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他们在qin p hu j_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2. (5分)口语交际。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给他说的一

2、段话,有3处语病或表达不当,请加以改正。小明,你还是为迎接即将马上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说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你看,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我给你点拨点拨。交稿日期为本月底。3. (4分)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当地的端午节的民俗例如有以下几个:_、_、_、_。4.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门前流水尚能西,_。(苏轼浣溪沙)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_,_。 (4)

3、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 (5)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 (2分)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划线字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患得患失(_)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B.故患有所不辟也苟延残喘(_)A.苟富贵,无相忘 B.苟全性命于乱世。6. (2分)名著阅读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话说梁山好汉_ , 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母夜叉孙二娘;醉打蒋门神,替施恩夺回快活林;大闹_ , 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7.

4、 (11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一切生活皆语文”,春日rng rng, ;夏日炎炎,语文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丽;秋日高远,语文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豪情;冬日浪漫,语文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高洁。语文就在你身边,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妖饶的装扮,它是那种“小桥流水”的静谧,是那种“大江东去”的浩荡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的风铃敲开了我们的心扉,让我们一起去踏寻语文的足迹吧!(1)给划线字注意,根据拼音写出汉字。rng rng_绚丽(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_改为_;_改为_(3)模仿文中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 二、 单选题

5、(共2题;共4分)8.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著名作家张爱玲晚年心灵孤独,身体多病,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正在被人们所了解。B . 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C . 这家企业通过“怕上火”的定位推广凉茶产品,最终打造出了家喻户晓的凉茶品牌。D . 近代以前,跟西欧和西亚文化相比,农业繁荣的华夏文化毫不逊色,或许还略胜一筹。9. (2分)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这是为什么呢?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我们的

6、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另外,刚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A . B . C . D .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2分)10. (22分)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问题。父子应是忘年交冯骥才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 , 没想到这种事。我问他:“你哪来的钱?”来源:学#科#网“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我犹然不解。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他说:

7、“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于是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爱抚的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不是唇上出现的软髭和颈下凸起的喉结,而是一种成熟,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但究竟他是怎样不声不响、不落痕迹的渐渐成长,忽然一天这样的叫我惊讶,叫我陌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我把这感觉告诉给朋友,朋友们全都笑了,原来在所有的父亲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夹生的。对于天下的男人们,做父

8、亲的经历各不一样,但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传统。1976年大地震那夜,我睡地铺。“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 , 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事后我逢人便说自己如何英勇的捍卫了儿子,那份得意,那份神气,那份英雄感,其实是一种自享享受一种做父亲尽天职的快乐。父亲,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天职就是天性。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便是长者的尊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每一代人都从长辈那里感受这种父亲的专利,一旦他自己做了父亲就将这种专利原原本本继承下来。这是一种“传统感觉”,也是一种“父亲文化”。我们就是在这一半天

9、性一半传统中,美滋滋又糊里糊涂的做着父亲。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最熟悉的变为最陌生的,最近的站到了最远,对话忽然中断,交流出现阻隔。弄不好还可能会失去他。人们把这弄不明白的事情推给“代沟”这个字眼儿,却不清楚每个父亲都会面临重新与儿子相处的问题。我想起,我的儿子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我为什么不把这看作是他对我工作的一种理解与尊重?他也没有翻动过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写字的纸,我为什么没有看到文学在他心里也同样的神圣?我由此还想到,照看过他的一位老妇人说,他从来没有拉过别人的抽屉,从不对别人的东西

10、产生过好奇与艳羡当我把这些不曾留意的许多细节,与他中学时代就自己缴学费的事情串联一起,我便开始一点点向他走近。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直到今天我才探进头来。被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人也是一种幸福。当我看到了他独立的世界和独立的人格,也就有了与他相处的方式。对于一个走向成年的孩子,千万不要再把他当做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男人。我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而已。他呢,也只是在我希望他介入我的事情时,他才介入进来。我们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这才是男人间的做法。我深知他不喜欢用语言张扬情感,崇尚行动本身;他

11、习惯于克制激动,同时把这激动用隐藏的方式保留起来。我们的性格刚好相反,我却学会用他这种心领神会的方式与他交流。比方我在书店买书时,常常会挑选几本他喜欢的书,回家后便不吭声的往他桌上一放。他也是为我这样做事。他不喜欢添油加醋地渲染,而把父子之情看得天地一样的必然。如果这需要印证,就去看一看他的眼睛儿子望着父亲的目光,总是一种彻底的忠诚。所以,我给他翻译的埃里克奈特那本著名的小说好狗莱希写的序文,故意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忠诚的价值胜过金子。儿子,在孩提时代是一种含意。但长成人后就变了,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又是朋友,是一个忘年交。而只有真正成为这种互为知己的忘年交,我们才获得圆满的做父子的幸福,

12、才拥有了实实在在又温馨完美的人生。(1)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解释题目中“忘年交”这个名词。(2)选文除去第段分为三部分,下面是第二部分的起止段 , 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3)当“我”认识到“代沟”不足以阻碍父子之间成为“忘年交”后,“我”与儿子是怎样相处的?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4)选文中有许多或形象生动或意蕴深刻的句子,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 , 没想到这种事。(结合下文理解作者冯骥才在“忙碌”什么?对什么“糊涂”?)“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 , 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

13、砸伤。(句中加点的动词表现了父亲的什么?)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我”儿子具体有哪些“发光的事物”?)(5)围绕问题探究:你与你的父母是忘年交吗?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下面一个问题来回答。(要求:说真话、心里话,50字左右)若是,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与作者有哪些相同点?还有哪些不同点?若不是,你希望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向冯骥才学习什么?若介于两者之间,你的父亲在教育子女上有哪些闪光处?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11. (40分)阅读最美的对视,完成下列各题。最美的对视孙道荣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站在她面前的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

14、、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鞠了一躬。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眼角膜,得以重见光明。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摸摸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说这是个小手术,可能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到了医院却又死活不肯做手术了。老人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