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10797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目录1. 工程概述31.1.工程概况3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31.3.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特征51.4.隧道围岩分类61.5隧道设计标准与依据82.隧道总体设计82.1.隧道设计的一般规定82.2.隧道线形设计92.3.隧道横断面设计93.洞门结构设计103.1.牛湖山隧道大涌端洞门设计103.2.牛湖山隧道小桂端洞门设计164.衬砌结构内力计算与结构设计224.1.初次衬砌设计224.2.二次衬砌设计325. 隧道施工方法与施工组织设计525.1.施工原则与施工方案525.2. 隧道施工方案525.3.施工方法535.4.施工支护575.4.施工机械与人员组织615.5.质量保障体系6

2、35.7.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656.隧道附属设施设计696.3.隧道内其他辅助设施及建筑物736.4 电缆槽的设计757.隧道监控测量设计757.2.隧道监控测量内容和方法76参考文献:81谢辞82牛湖山隧道工程(左线)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 牛湖山隧道位于惠深沿海高速公路,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洞隧道。左洞长1241米, 右洞长1356米,标段分别为(K42+145-K43+386),(K42+109-K43+465),隧道纵坡为人字坡,坡度1.5%,竖曲线半径R=17000m,最大埋深约192米。隧道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进出口部分的交通组织拟采用划线方式组织车流,以

3、保证交通安全。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2.1地形地貌牛湖山隧道起于惠州澳头镇大涌,止于小桂村,隧道轴线走向SW200,隧道进出口处交通不便,从大涌至小桂陆路仅有翻越牛湖山的山间崎岖小道,现在一般很少有人走,而大多从海上由澳头港乘船绕过小鹰嘴往返两地。隧道穿越的牛湖山,最大高程212米,最低9米,高差达200余米,为低山重丘区。隧道沿线地表植被十分发育,尤其是进出口近坡脚段,草木繁茂,通视十分因难,主要为杂木、茅草等,山腰至山脊则为人工种植林,主要为松树等。该山为单斜山,自然坡角一般为1530,沿线地貌包括构造侵蚀,沉积和重力等地貌类型,具体分为单斜山、山坡、垭口、剥蚀残丘、冲蚀沟,洪积扇

4、和坍塌堆积等微型地貌单元。1.2.2地层岩性据地质调查,钻探和物探等勘察工作成果,隧道沿线在部分地段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尤其沿侵蚀沟基岩露头较多,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2.2.1第四系全新统()种植土:暗褐、黄褐色,松软,勘察区内局部分布,厚度约0.5m。亚粘土:黄、黄褐色、浅棕红色,可塑硬塑状态,分布于冲沟处,厚度2.00m。碎石土:浅紫红色,松散稍密,由砾岩碎块及亚粘土组成,其中砾岩碎块约占60%,少量略具磨圆,亚粘土约占40%。主要分布于山坡及冲沟两侧,厚度约12m。1.2.2.2.白垩系官草湖组()紫红色砾岩:中厚厚层状,粒径一般为25cm,多为铁质或硅质胶结,中等磨圆度,强度较大,

5、总厚度较大,呈层状分布,其中常夹有紫红色砂岩、页岩。其产状倾向为北东或北北东,倾角30左右。紫红色砂岩:铁质胶结,中、粗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呈夹层分布于紫红色砾岩中,每一夹层厚23m,强度中等。其产状与砾岩相同,紫红色页岩:厚度较小,铁质胶结,强度低至中等,呈夹层出现,每一夹层厚度一般2m,其产状与砾岩相同。1.2.2.3.晚侏罗系南山村组()沉火山角砾岩:一般为紫红色,角砾状结构,层状构造,硅质胶结,中厚层厚层状。砾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屑等。岩层倾向以北东、北北东为主,北西次之,倾角3078。1.2.2.4.晚侏罗系热水洞组()霏细岩:青灰色,主要位于隧道小桂端下部,岩性较为坚硬完整,岩

6、芯呈长柱状,厚度较大。上述地层经风化作用,自地表向下形成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岩:强风化层:浅紫红色,浅灰绿色,节理裂隙极发育,裂隙面呈张开状,浅层填充泥质、铁质,岩石极破碎,岩性软硬不均,广泛分布,一般厚度10m,出口端山坡上厚度较大,钻孔揭露厚度为2.10m。弱风化层:浅紫红色、灰绿色,出口端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石英脉发育,岩质较硬,该层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6.90m;进口端岩质软硬不均,节理很发育,岩石较破碎,岩芯呈短柱状,钻孔揭露厚度为5.00m。微风化层:浅紫红色、浅灰绿色,岩石坚硬完整,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厚度很大。1.2.3.地质构造物探工作资料表明隧道区域存在5条规模较小的含水断层

7、,其中与隧道相交影响较大的为F2、F3、F4三条断层。F2断层走向EW,倾向NW,与隧道左、右线分别交于K42380m和K42450m;F3断层走向NW,倾向SW,与隧道左、右线分别交于K42648m和K42620m;F4断层走向NW,倾向SW,与隧道左、右线分别交于K42990m和K42+950m。1.2.4.区域地质及地震根据15万澳头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区域地质图分析,该工作区区域主要构造形迹为北东及北西向,其中区域性大断裂北东向的小桂坳断裂在工作区外,只有北西向的海尾断裂穿过隧道工作区,隧道方向与断层走向斜交。据平面工程地质调查及钻孔资料分析,区内无新构造运动形迹。勘察区段地层为单斜构

8、造,岩层产状为30652578,岩层走向与隧道轴向大角度斜交。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2月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得:隧道区地震动反应波谱特征周期值为0.4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参照其附录D,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1.2.5.水文地质条件该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潜水,有少量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潜水赋存于裂隙和层理中,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虽然地表裂隙发育但深部围岩节理发育中等,且多为半闭合状,透水性较差。其导水构造主要为次级断裂构造和节理的交叉复合部位。大涌及小桂两端冲沟中均见有较多地下水出露。其中小桂端冲沟中出露的地下水已被作为生活用

9、水,大涌端冲沟中出露的地下水一直用作生产和灌溉用水。由此表明该区域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1.3.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在现场钻探取样的基础上,对不同岩性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了相关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物理力学指标详见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表1-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岩石名称编号取样位置取样深度(m)物理性质试验项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天然容重干容重吸水率饱和抗压强度MPa弹性模量103MPa霏细岩47ZK226.7026.727.283.560.349ZK231.2027.128.787.952ZK237.9527.229.2106.5续1-1砾岩13ZK110.5025.127.21

10、7.415.923ZK117.0024.725.617.235ZK127.0027.527.753.8砂岩30ZK124.2027.928.127.75.331ZK124.5026.027.214.7页岩39ZK131.5028.329.720.012.040ZK132.0027.628.823.241ZK132.8029.129.832.0沉火山角砾岩44ZK26.2024.224.925.418.745ZK28.5024.925.028.246ZK211.3026.527.546.81.4.隧道围岩分类1.4.1.岩石等级划分: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岩石试验成果可知,该隧道地段主要为沉火

11、山角砾岩,其次在隧道大涌、小桂两端分别主要为砾岩夹砂岩、页岩和霏细岩。岩块的饱和抗压极限强度Rb多介于17.2MPa133.6MPa,依岩性和风化程度而异。未风化的霏细岩为83.5MPa133.6MPa,其中含微裂隙者稍低,但均属硬质岩类,其围岩为级。具有裂隙的强风化砾岩其强度为17.2MPa17.4MPa,强风化的砂岩饱和强度为14.7MPa,强风化的页岩则更低,其围岩类别为级;而弱风化的砂岩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为27.7MPa,未风化的页岩强度为31.5MPa32.8MPa,其围岩类别为级。而分布广泛的沉火山角砾岩、砾岩等其强度在50MPa60MPa左右,其围岩亦属级。因此本隧道围岩大部分地段

12、为级和级。1.4.2.左、右洞大涌端及洞身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裂隙虽较发育,但围岩地质构造变动较小,故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的等级为轻微较重,左、右洞小桂端及附近洞身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极发育,在小桂坳断裂附近,存在有次级断层,围岩地质构造变动较大,故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的等级为较重。1.4.3.隧道左、右线大涌端及近洞身处主要发育两组张性裂隙,平面上呈“X”型,节理宽约510mm,少量泥质填充,其成因主要为风化型节理,近地表较发育,节理发育程度为较发育;左、右洞小桂端及近洞身处发育节理多于4组,呈网格状,多数间距小于0.50m,微张开状,少量泥质填充,近地表以风化型节理为主,深部则

13、以构造型节理为主,节理发育程度为极发育。1.4.4.左、右洞大涌端及近大涌端洞身砾岩为中厚层状、厚层状,间夹砂岩及页岩;左、右洞小桂端及小桂端洞身沉火山角砾岩与霏细岩为中厚层状、厚层状。1.4.5.根据钻孔揭露及物探资料,隧道左、右洞全线地表均分布有厚度不等的风化岩和残、坡积层,其中低凹平缓处厚达12m左右,山坡陡峻处厚4m左右。大涌端近洞口段强风化中厚层状砾岩夹砂、页岩厚度1.02.80m,弱风化中厚层状砾岩厚度3.00m左右;大涌端洞身则主要为微风化中厚层至厚层砾岩;左、右洞小桂端洞口附近分布有全强风化沉火山角砾岩,厚度8.0m左右。而小桂端洞身则主要为弱风化的中厚层至厚层状沉火山角砾岩。

14、1.4.6.由前述可知,隧道大部分埋深较大,围岩裂隙发育中等且透水性较弱,地下水量小,对隧道影响小,但在物探推测的F2、F3、F4三条含水断层与隧道相交处及一些构造裂隙的交叉复合部位,其透水性较强对隧道影响较大。综上所述隧道洞身围岩分布如下:左洞隧道大涌端K42+145K42+200,右洞K42+109K42+220附近围岩为紫红色砾岩夹砂岩、页岩,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围岩类别为级。左洞K42+200K42+320和右洞k42+220K42+400围岩为弱风化砾岩,中厚层状,岩层较完整,但裂隙较发育,且受F2推测断层影响围岩类别定为级。左洞K42+320K42+680和右洞K42+400K42+620洞身围岩为完整的微风化沉火山角砾岩,中厚层状至厚层状,岩石完整,围岩稳定性较好,围岩类别为级。左洞K42+680K42+760和右洞K42+620K42+700洞身围岩为弱风化沉火山角砾岩,中厚层状,构造裂隙发育,且受推测断层F3影响,围岩类别为级。左洞K42+760K43+020和右洞K42+700K43+000洞身围岩为完整的微风化沉火山角砾岩,中厚层状至厚层状,岩层完整,围岩稳定性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