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扶医疗发展历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01112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扶医疗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扶医疗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扶医疗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海扶医疗发展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海扶医疗发展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扶医疗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扶医疗发展历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扶医疗发展历程1988年海扶最初的科研团队开始探索“超声对胚胎的生物学效应”,正式提出“超声终止早孕”。有感于胚胎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似,科研方向逐步延伸到“超声治疗肿瘤”。医工结合的雏形开始形成。 1989年1996年海扶团队潜心于超声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从原理证明、动物实验、数代设备的研制,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英文简称“HIFU”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研制出世界首台从体外治疗体内肿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1997年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来视察,在他的支持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加快了上临床的步伐。并于当年实现了世界首例HIFU治疗恶性骨肿瘤保肢的无创

2、手术,该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HIFU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后50年,终于在中国变成了现实。随后,海扶团队又成功完成世界首例HIFU治疗恶性乳腺癌保乳无创手术,并陆续应用于肝脏肿瘤、软组织肉瘤(如胰腺癌、子宫肌瘤)等实体性肿瘤的治疗。 199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HIFU肿瘤中心正式挂牌营业,对外收治病人;3月中央一台、中央二台首次对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海扶超声聚焦刀”)进行了报道;6月北京307医院与公司签订第一台销售合同;8月公司正式更名为“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 2000年9月,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成果汇报

3、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海扶公司携世界首例保肢、保乳患者出席会议。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派出记者到会采访。 2001年海扶超声聚焦刀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这是整个23项技术发明奖励中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唯一的获奖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医疗器械行业的最高奖项。同年,海扶成功争取到“首届HIFU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是西医领域唯一在中国召开的首届国际学术会议,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治疗超声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地位和成就。王智彪教授任大会组委会主席,国际HIFU权威、英国皇家马斯顿学院Gail ter Haar博士及美国声学会主席、国际声学会主席Lawrence Crum

4、教授为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会议期间正式成立了“国际治疗超声学会”。中央电视台、新华社、China Daily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Gail ter Haar博士称:“你们做的比整个世界加起来的还要多”。 2002年5月海扶超声聚焦刀正式出口英国牛津大学,落户丘吉尔医院,BBC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首次出口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历史性突破;7月第二届治疗超声国际研讨会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举行,中国HIFU技术被国际超声学会主席Crum教授再次誉为“领先国际水平3-5年”;12月重庆海扶公司超声医学工程研究所正式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

5、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4月公司所在基础研究部(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获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资格。自此,海扶已建立起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为HIFU技术领域不断培养后续人才;7月海扶公司另一产品CZF型超声波治疗仪获国家准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超声治疗领域的产业化平台已初步形成。2004年9月,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入选名单。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医学超声研究组”榜上有名,这是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也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唯一入选团队。同年,海扶通过KFDA(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

6、正式获得韩国市场准入资格。2005年3月由国家卫生部牵头拟定的首个专门针对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法规性医疗文件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临床应用指南(试行)正式发布。这是国际该领域首次公布,中国成为标准制定者;6月海扶超声聚焦刀获欧盟CE认证,这是世界唯一获得该项认证的超声监控的体外聚焦超声治疗设备,也是我国原始创新性大型医疗设备首次通过CE认证;10月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公司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治疗培训基地”,这是该领域国际唯一的临床培训基地。培训中心于2006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10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与重庆医科

7、大学等共同组建“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我国数字医疗器械领域唯一获批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于2006年10月6日正式落成,已实现5个超声治疗设备的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至此,产学研体系全面完成,海扶正式形成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产品生产、销售服务及医师培养的完整体系。2006年5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和默克尔总理等出席了两国19个合作项目的签约项目。德国西门子公司与海扶合作开发的“MRI成像技术监控的超声治疗系统”是其中唯一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项目。2007年4月,王智彪教授应邀作为评委和颁

8、奖嘉宾出席了由欧洲专利局(EPO)与欧盟委员会共同举办,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二届欧洲发明家年度奖。王智彪教授作为唯一来自亚洲地区的评委和颁奖嘉宾出席。德国总理默克尔作为欧盟主席出席了此次论坛,她强调说:“知识产权领域出现了新的玩家,比如说,中国。”2008年12月,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重庆通过验收,并获得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高度评价,这标志着重庆市作为超声治疗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基地在国内乃至全球的核心战略地位已经确立。2009年12月,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论坛邀请到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名在微创和无创领域的知名专家,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国际

9、超声治疗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领军地位,加强了重庆与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并向世界各国知名研究机构展示了重庆乃至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成绩。201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海扶,对重庆海扶的高科技创新产业化模式及在无创医疗领域方面取得的成果做出了高度评价和重要指示要把海扶做优、做强、做大、做久!”随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数十家中央及地方媒体对海扶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海扶的知名度。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海扶时对海扶的“产-学-研-用”模式非常赞赏,并鼓励海扶团队进一步专研,及加强推广体系。给予海扶人极大的鼓舞。12月由重

10、庆医科大学牵头、王智彪教授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申报的“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项目,在经历数轮严格答辩评审,在全国各行业数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1月由重庆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三峡中心医院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三种妇科常见疾病超声治疗技术的研发及临床推广应用” 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1、,该项科技成果的获得,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自主知识产权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3月全球首家子宫肌瘤专病特色医院重庆海扶医院正式开业。5月海扶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称号。12月获得2011年度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12月由重庆医科大学牵头,联合海扶公司、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的“球形聚焦集声系统的研究” 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25年来最大的项目以及目前重庆市最大的基础研究项目。2012年2月由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科委、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联合主办,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海扶医院、9

12、9子宫网共同协办“第二届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国际峰会”在重庆举行;7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文件),明确做出“加快推进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等高性能医学治疗设备开发,加速产业化和推进临床应用”的制度性安排,表明:海扶公司坚持原始创新、领先全球、发展二十四年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高性能医学治疗设备和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7月 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以“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为主题的第一届国际微无创医学长江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国际微无创医学学会”在论坛上宣告成立。作为全球首届“微无创

13、医学”盛会,论坛吸引了来自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西班牙、韩国、古巴、保加利亚、沙特阿拉伯等20多个国家100余名外国医学专家,参会人数超过800人。11月海扶被科技部被认定为2013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2月海扶荣获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4年8月中英签署“中英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备忘录,标志着中英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合作上升到两国政府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海扶团队自主研发的HIFU技术、设备以及在子宫肌瘤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已趋于成熟,走向世界。11月29日30日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市医师协会承办

14、的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子宫肌瘤微无创治疗学术会议于2014年11月29日-30日在重庆召开。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2015年7月2015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国际微无创医学长江高峰论坛在重庆成功举行。期间,共有40余名国内外专家围绕超声热消融(HIFU)、射频消融、动脉栓塞等在内的微无创技术对子宫肌瘤、肝癌、胰腺癌等各类良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进行精彩演讲,参会代表人数超过600名。海扶在超声治疗技术研究27年的道路上,坚持自主创新,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已获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际发明专利100余件

15、,国内专利授权100余件,专利申请达400余件。所生产设备已出口英、意、西、俄、日、韩等20个发达国家及地区,累计在全球2000余家医院治疗肿瘤患者数万例,非肿瘤患者200万余例。有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做研发支撑,海扶无时无刻不在创新,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时有新产品诞生。世界首台膝关节炎治疗的超声关节炎治疗仪也诞生于海扶。随后,在创新的路上,从未停止。世界首台家用膝关节炎治疗的超声关节炎治疗仪。超声关节炎治疗仪原理减少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减少软骨基质的流失降低滑液内炎性物质,迅速缓解疼痛滑液循环快速达到平衡,消除肿胀长期使用可保健关节,预防复发超声为什么能治疗骨关节炎超声波的治疗效应主要包括:机械效应、空化作用、热效应、化学效应。超声波的作用可促使发生或加速某些化学反应。由于高频超声难以渗透到关节腔,加之超声在通过组织时能量有衰减,因而应用低频超声波,在比较低吸收率的情况下能保证超声波振动经过关节,使之直接作用于关节软骨、关节囊和滑膜。聚焦低强度脉冲超声(FLIPUS)作用于关节软骨、关节囊和滑膜,可改变膜电位使离子和胶体通透性增强,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细胞功能,加速化学反应,加强新陈代谢,影响酶的功能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改变组织PH,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痛阈,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低频脉冲聚焦超声的这种直接修复软骨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