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爬得快》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093996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爬得快》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谁爬得快》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谁爬得快》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谁爬得快》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谁爬得快》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爬得快》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谁 爬 得 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认识循环小数。 2、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感知“循环”。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知循环的意义。【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活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故事简单有趣,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

2、成对“依次不断重复”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二)在实践中探究,认识“循环”。 (一)什么叫循环小数。1、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两种小动物的资料,你们感兴趣吗?2、介绍资料:蜘蛛3分钟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 3、根据这份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4、分男女生两组比赛解决问题:(蜘蛛、蜗牛每分钟各爬行多少米?)5、师:为什么不往下除了?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两个小数的特征)6、这两个循环小数有什么区别呢?7、试着概括一下什么是循环小数?小结:有一些小数,它们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一些数字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出现,就象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一样,不

3、断循环重复,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认识了循环小数,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三)加深理解“循环”。1、判断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0.666 2.1515 0.58383 6.245245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出了几道判断题,让学生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四)认识循环节,体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同学们这么快掌握了新知识,蜘蛛和蜗牛说:“你们这么聪明,就奖励你们几道题,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你们想接受这个挑战吗?”1. 每个同学写一个循环小数

4、2. 请一个同学把每个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画出来。 提问: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什么呢?循环小数有没有更简便的记法呢?自学“数学万花筒”。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蜘蛛和蜗牛的爬行速度很慢,有一种动物它奔跑起来的时速像火车一样快,想知道是什么吗? (五)简单运用,理解深化。1.出示:猎豹奔跑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平均每分钟奔跑多少千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独立做后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的?)然后学习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美。】(六)拓展练习。【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也设计了一道发展题,一方面让学生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七) 师生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五、板书设计:谁 爬 得 快循环小数73324.333 9.4 110.85454六、布置作业。 1作业。 1实践作业:在生活中找一找循环的现象(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拓展作业。【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