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08680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师说》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师说》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师说》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师说》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说》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知识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三师说知识点总结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 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唉)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3.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

2、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4. 其(1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

4、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二. 实词1. 通假字(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3)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同逗2. 古今异义(1)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5) 吾从而师之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6) 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7) 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3. 一词多义(1) 师a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c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d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

5、传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a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a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c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a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c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4. 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6、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 介词结构后置(1) 而耻学于师(2) 师不必贤于弟子3. 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 被动句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四、重点句子翻译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习的

7、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 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 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 而已。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 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