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08305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2 请将第一部分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随卷作答。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2分,共50分。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

2、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贡赋 C风俗 D社会秩序和制度4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

3、地位的基础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逐渐消失( )A B C D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6下列古代言论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A B C D7中国

4、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B扩大了统治基础C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D实现了选贤任能8据材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重农抑商的政策庞大国家机器的耗费 广大农民的贫困A B C D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了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趋向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B“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必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

5、。” C“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D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10.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了( ) A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近代中国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11人们在研究历史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

6、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1220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印证上述

7、观点的史实是( ) A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B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C马关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3河南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了西平和平社大卫星飞上天,丰产亩小麦亩产七千三一书,下面对该书中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当时浮夸风盛行 B由于东方红一号上天,带回空间优质粮种C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大面积推广的结果D盛行原因是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14下图中分别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曲线D发展到高峰的原因是( )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8、 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的侵略 A B C D1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6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下列各项中可以借鉴的是( )A苏联实行肃反运动,消灭阶级敌人 B二战后西欧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C美国建立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D日本通过军事手段干预经济17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

9、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18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邦联条例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19二战后,美国发动的“冷战”深刻影响了世界。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冷战”有关的是( )19

10、481949年柏林封锁和空运 19501953年朝鲜战争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991年苏联解体A B C D20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宣誓就职。奥巴马在任职期间能够A得到国会批准,同外国缔约 B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C对国会负责,实施国会立法 D掌握最高行政权和军队2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从下面两图的转变,说明( )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美苏三方实力地位发生变化 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中国政府放弃了使用武力的承诺A B C D22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11、活动中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B参与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3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坚持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490年前,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反帝反封建 B爱国主义 C无产阶级革命 D科学主义25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

12、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工业革命完成时C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D两极格局终结时班级 姓名 考场 考辆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3道题,26题18分,27题19分,28题13分)题号26题27题28题总分得分26(18分)产生于西欧的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革命者斗争的思想武器。请回答下列问题:w.w.w.k.s.5.u.c.o.m (1)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进行充分

13、的舆论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将其思想理念变成了现实。以英国、美国为例,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原则?(3分)简要分析这些原则能够变为现实的客观条件。(3分) (2)在中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接受了启蒙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发动了辛亥革命,但革命并未取得成功。请你回答:在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过程中,中国与英国、美国有什么相似之处?(5分)为什么中国失败了?(3分)(3)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相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中国成功地完成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到现实的过程。请你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完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