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081841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材解读家人的爱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我和我的家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本课以“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这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后两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二课时。“相亲相爱一家人”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互相的

2、爱,感受爱是家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学情,设计让学生“画一画”和让家长“话一话”。画什么呢?是让学生课前回忆并完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画面场景体现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特别是大人与大人之间,如父母与祖父母之间)。话什么呢?1孩子向你或其他家人表达过爱吗?什么方式?2孩子知道家人的生日吗?为家人策划或庆祝过生日吗?经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现状:从孩子的“画”中,看到像准备蛋糕、送礼物、一起游玩等家人之间比较明显的互相关爱多,而照顾、陪伴等隐藏

3、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从家长的“话”中,了解到孩子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宠爱中长大。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还不太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给予理解,当父母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爱时能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教学目标1通过分享“互相爱”的画,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2通过唱一唱等活动,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3通过实施贴心宝贝行动,用自己新学会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教学重难点重点: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难点: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教学准备1

4、“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2“爱的小屋”、“贴心宝贝”行动卡、“贴心宝贝”奖章。3“出必告,反必面”视频、儿歌我的好妈妈动画、“奶奶孤单”音频、让爱住我家音乐。4学生和家长的生日照片,生日歌。5课件。教学环节板块一:相亲相爱一家人互相爱1生活分享(1)组内分享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家人的爱。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画,在小组里说说画上的故事。(2)全班分享每组选出一位小朋友全班分享画面故事(选择典型画例)。2教材分享重点分享“爸爸寄来的包裹”图。猜猜:包裹里可能是什么?有谁也像他这样收到过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寄来的包裹(快递)?心情怎么样?收到包裹后,你是怎么做的?设计

5、意图:板块一的设计意图:此板块以第一课时的拓展活动“画一画”的图画分享导入,与第一课时衔接。生活分享是经验分享,组内分享人人分享,在分享中回忆家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全班分享典型分享,与教材4幅图中的常见图有机结合。教材分享是补充分享,生活分享时没有涉及的画面。这是一个变量,不同班级的孩子的画面场景不尽相同。这样设计,是因为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对爱的理解也不同,呈现的画面场景自然也有所不同。所以这个环节要因学情随机应变。在此,还需注意家庭类型的多元性,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三口之家外,生活中还有再组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领养家庭等,这些家庭的成员之间,也有互相的关爱。板块二:

6、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表达爱1自己的事自己做(1)图:爸爸妈妈在忙,我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让家人操心也是爱。(2)爱的小屋出示“爱的小屋”,这些事已经做到的请贴上爱心,还在学着做的事等会做了再贴。如果还会做别的事,可以贴在省略号六个点的地方。做到了几颗心?用手势告诉老师。采访不满8心的学生:你还有什么事要加油的?(3)中华好传统:出必告,反必面播放视频,你发现他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出门和回来都要打招呼呀?让学生明白:不让家人担心也是爱。介绍中华好传统:出必告,反必面。帮助学生记住这句话,知道这句话出自弟子规。推荐弟子规书和动画片。2家人的事努力做(1)唱唱儿歌,

7、我的好妈妈小朋友们累了吧?请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动一动。你从歌里学到了什么?(2)听听音频,感受奶奶的孤单播放音频,出示图,如果是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做?明白:陪伴也是爱。你还为家人做过什么?和同桌说一说。播放“爱的小事”图片、文字,你做到了吗?用手势表示。(3)看看照片,对比自己和大人们的生日情景播放生日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关注家人的生日并学着庆祝,明白:记住家庭重要日子也是爱。书第41页,找到表,把知道的家人的生日填上,如果不知道,回家了解后再填,填好后记一记,下次家人生日时,让家人感受到你的爱。设计意图:板块二的设计意图:“表达爱”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要突破的难点,为此,设计了“自

8、己的事自己做”和“家人的事努力做”两大块。采用了一年级孩子喜爱的贴一贴爱的小屋、看一看视频、学一学中华好传统、唱一唱儿歌、听一听音频、比一比照片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令其始终沉浸在课堂中。像儿歌的引入,时机正好是课中,就是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时间短,可以借助儿歌唱一唱、动一动,缓一缓劲儿,重新把孩子们的目光聚焦起来。经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明白:原来自己的事自己做,家人的事努力做,都是爱。不打扰家人,不给家人添麻烦,不让家人操心,是在表达爱;不让家人担心也是爱;陪伴是爱;记住家庭的重要日子也是爱板块三:贴心宝贝行动践行爱。“贴心宝贝”行动卡。请大家回家后用自己新学会的表达方式,或者你有什么更好的表达爱的金点子,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的爱,请他们为你的表现贴“心”。一个月后,评出“贴心宝贝”,还可以获得“贴心宝贝”奖章哦!设计意图:板块三的设计意图:此板块借“贴心宝贝”行动卡,在孩子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以致用,践行本课所学到的新方式新方法去表达对家人的爱。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孩子们在本堂课上学到的新收获,就是这堂课的增量。课后还以评比促导行,契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促使孩子们不光要心动,还要行动。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