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7547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文档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上)9月月考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请考生把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左上角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由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的,如“报” “又” “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禳祓避祸、祈福求吉而举行的。他们需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虽然

2、仅通过部分甲骨文文字无法了解当时祭祀的具体情况但至少得知殷人已经开始祭祀他们的祖先,并将祖先视为可祈福求助的神灵。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吻合,“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字本意就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沟通神人关系。 到了周代,祭祖礼仪更增加了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即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虽然周代创制的这种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

3、。礼有仪有义,仪是外在表现形式,义是内在价值意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将孝道观念和祭祖礼仪完美结合起来的是汉代诸儒。可以说汉儒对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重大的,他们找到了中国人重祭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和身体实践,使祭礼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作为儒家主要的思想观念,成为汉王朝立国的重要思想根基,“导民以孝,则天下顺”。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举孝廉、颁布养老令、推行三年丧制、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到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观,着力推广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

4、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汉代以后,中国人的祭祖礼仪既有了规范的礼仪表现形式,又继续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自此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是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庶民即寻常百姓,他们是不拥有任何政治、文化特权的底层。所以在祭祖礼仪方面,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独有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严格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

5、逐渐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家礼的出现,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祭祖礼仪的历 史发展轨迹和形态面貌。家礼是一代通儒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他认为,祭礼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基层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建议人们不用过于拘泥仪礼书仪等繁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祭礼的可操作性,他对传统祭礼仪节进行了大胆的细化、分割、提炼,最后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也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 (摘编自邵风丽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迄

6、今可追溯的中国人最早的祭祀行为就是祭祖,甲骨文中的祭祀性文字说明殷人通过祭祀祖先来避除灾祸,祈求庇佑。B汉代儒生对“孝”进行理论阐发,并且身体力行,将孝道与祭祖礼仪完美结合,使祭祖礼仪有了灵魂支撑。C随着儒家地位在汉朝的确立,孝成为了当时立国的重要思想基础,并慢慢发展为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向社会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D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普通百姓无法进行国家礼制范畴内的祭祖活动,这一现象在科举制推行之后才有了改观。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商朝举行祭祀活动,向被他们看作神灵的祖先祈求祝福,这与说文解字中对“祭”字的解释是一致的。B周代是宗法社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有差异

7、直接体现为周天子自称“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C孝道在汉代能成为一种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普世性价值观,与统治者在立法、选才、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推广有关。D周人传承下来的祭祖文化有维系家族人伦、巩固国家统治的重大意义,朱熹对祭礼问题的看法与此有共通之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中国人的祭祖传统年代久远,但借助出土文物、各类文献等资料,我们甚至有可能了解到商代祭祀的具体情况。B祭祖礼仪在周代具有了稳定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这充分说明“礼”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一种价值内涵。C晋代李密陈情表中所说的“圣朝以孝治天下”与汉代“导民以孝,则天下顺”的思想都强调了孝在国

8、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D宋代以前的祭礼较为繁复,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朱熹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祭礼的基本模式才由此形成。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盘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籍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

9、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东海王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

10、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责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B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C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

11、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D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称儿童时代。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C尊号,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的称号主要有四种:尊号(徽号)、谥号、庙号、国号。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对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6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

12、确的一项是(3分)A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少时拜访山涛后,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误尽天下苍生。B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之士争相夸赞他,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虚浮妄诞成为时风流俗。C王衍擅长玄谈,人称“口中雌黄”。他旁征博引,信臼雌黄,即使说话前后颠倒,也能立刻修正。D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东海王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二)古代诗歌阅读(11

13、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已,碧玉调将空好音。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干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劲气:寒气。8诗的颈联“万叶”“一灯”两词颇有韵味,请简要分析。(5分)9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

14、,这与韩愈师说中“ , ”意思一致。 (2)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分析杜甫登高“ , ”一联中有“八意”,即八可悲。(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句子是_,_。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抱熊娃娃的男人 耿文涛在这个大城市的城乡接合部,蜗居着一大批的“蚁族”。他们每天早晨六点半疯狂地追赶着早班的公交车,一路颠簸四十分钟后,才迷迷糊糊地到市中心去上班。姜慧每天重复着这样索然无味的生活,直到她开始注意到一个抱着玩具熊娃娃的黑脸男人。这

15、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每天早晨他都准时挤上早班公交车,无论有没有座位,他的右手总是抱着一个熊娃娃,一刻也舍不得丢下。姜慧刚开始以为自己碰到了一个变态狂,可是,她发现男人望着熊娃娃时温情的目光、平静的神情都像是深深陶醉在一种梦幻中一样,这个谜一样的男人也迷住了姜慧。这天早晨,姜慧匆匆忙忙地赶上公交车时,黑脸男人已经站在车门口了,右手依然抱着那个熊娃娃。姜慧瞟了一眼拥挤的车厢,慢慢地挪到了那个男人旁边。车慢慢行驶,到了下一个站台,一个急刹车,姜慧猝不及防地撞在了黑脸男人的右手上,男人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叫,熊娃娃掉在了车厢的地上。姜慧连忙去捡,想看看这个熊娃娃到底有什么稀奇之处。可她把熊娃娃拿在手里后顿时愣住了:这个熊娃娃里面放的不是棉花,反而像是沙子,提着感觉很沉。姜慧蒙了:这个男人真是太奇怪了!男人微笑着接过姜慧手里的熊娃娃,点头致谢后,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天因为加班,姜慧下班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