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周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069508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周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家明德小学学科教案_一_年级_语文_教案 主备人_刘杜娟 审核_成莉_检查日期_4.13_课 题15、夏夜多美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教学重点1、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教学方法读讲结合,读中感悟教学准备幻灯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画引入创意境1、出示图画1。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1、还有什么问题吗?2、请同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听

2、听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老师配乐朗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互查字音,一起记忆。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请学生读字组词,大家评定。4、开火车读字读词,比谁快。5、随机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三)感悟文意,感读课文1、理解第一部分。(1)看图读文。睡莲和小蚂蚁在说什么?同桌同学练读他们的对话。(2)指名读对话(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什么啦?(4)这时候,小蚂蚁什么心情?(5)找到你的好朋友两个人演一演。(6)教师做导演,

3、女生读睡莲的话,男生读蚂蚁的话。2、理解第二部分。(1)小蚂蚁回到家了吗?(2)他是怎样回到家的呢?自己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3)出示第二幅图,谁看着图给大家讲讲下面的故事。这些小动物们到底说了什么?到底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演一演。自己先练,然后全班展示。(4)看课题,题目是夏夜多美,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说夏夜美吗?(四)实践活动:1、说一说。青青的假山 青青的()绿绿的草坪 绿绿的()弯弯的小路 弯弯的()3、自由组合说夏夜。按观察对象分组,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组先互相说,再选出代表向全班说,其他组补充说。4、评出描绘夜最美的小组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生字、词语1、抽读生字卡片

4、,读准字音。2、开火车读词语。二、分析本课生字并记忆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2、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方法,交流记忆。3、猜字游戏。三、指导书写1、观察要书写的六个汉字,同桌读一读,找找关键笔画。2、自己描红,重点描出关键笔画。3、教师出示范字。请学生上前找到关键笔画提醒大家。4、临写。5、交换课本书写。6、展示评价。四、课堂作业设计1、换偏旁组字组词。她()()时()()净()()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汉字。辶:讠:3、 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15、 夏夜多美 睡莲(弯腰) 月亮(笑) 蚂蚁(哭)蜻蜓(送 ) 萤火虫(照) 家教学反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5、。课 题16、要下雨了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2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读好对话语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识记生字,读好对话语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幻灯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2出示图片(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电交加的情景)请学生说说看到的情景

6、。师:还有哪些现象也能预示要下雨了?(板书)二、自学课文(有目的读书,体现识字和阅读的整合)1自由读课文,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互相检查字音,读不准的可以互相提醒、指正。三、识字(由易到难认读生字,意在反复强化,寻找规律。)1出示带拼音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2去掉拼音指名当小教师领读、齐读。3打乱生字顺序竞赛读。四、朗读(创设情境体会角色语气,提高学生朗读水平。)1指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图文结合,感悟读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文,教师相机创设情境指导读文。重点指导:“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强调“这么”,突出低的程度。)“小心淋着雨”(突出小鱼的关心

7、)表演(换位思考,体会感情,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学生自选角色在组内演读,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大家互相评议。五、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后“读读说说”,出示句子: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让学生用“正呢”进行扩展说话训练。六、写字(有针对性指导,体会汉字结构之美,提高书写质量。)1记字型。出示“吗、吧、虫”,学生选择最熟悉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2学写字。教师重点指导“口”的写法,互相评议。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1自由读79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比较体会“大雨下起来了”和“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指名读。3引导学生总结下雨前的征兆,燕子低

8、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二、背诵(自主选择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1自由背诵。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2指名背诵。开展背诵竞赛。三、拓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1学生谈谈还有哪些动物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学做小小气象员:观察燕子,小鱼和蚂蚁如何预报下雨的。到课外书上去找找资料,或者问问爸爸妈妈,也或者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找找资料,下雨前还有哪些征兆?四、 作业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 燕子很低 捉虫16、 要下雨了 鱼游出水面 透气 蚂蚁搬家 防水教学反思以后加强培养学生感悟课文的能力,阅读的能力。课 题17、小壁虎借尾巴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壁、虎”等9个字

9、,会写“河、姐”等6个字。2、运用猜读等方法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学重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学难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幻灯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2、复习导入。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二、自学课文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

10、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三、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蛇是翘舌音。虎的声母是“h”,不是f.四、读文(举一反三,让学生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1、图文对照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1)出示句子: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把尾巴借给我。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2)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3、方法迁移,学生练习分角色读好

11、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五、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六、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2、学生书写,教师展示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指导读文,拓展。教学过程一、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回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二、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2、指导朗读: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

12、,它的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三、表演(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1、分角色朗读全文。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3、分组表演,全班评议改进。四、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五、写字学写“变、条”两个字六、 作业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17、小壁虎借尾巴 蛇(咬住)小壁虎的尾巴(挣断) 用处 (保护自己) 借 小鱼 摇 拨水 (难看)黄牛 甩 赶蝇子 燕子 摆 掌握方向 (高兴) 长 (再生)教学反思一部分学生对有些字组词掌握不是很好,以后应加强积累,尤其是词语的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