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达标训练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06436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达标训练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达标训练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达标训练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达标训练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达标训练 Word版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达标训含解析达标训练(2017西安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四个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列,正确的是()A.B.C.D.2.其中甲地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A.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上拱起B.属于山谷,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弯曲C.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中心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D.属于山谷,由于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解析】1选B,2选C。水平岩层在垂直方向上,老岩层位于下方,新岩层位于上方。甲地为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容易遭受风化侵蚀,反而成为山地。【方法技巧】

2、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断回答地形类型(或构造地貌)时,只要根据地表的高低状况回答是山地、谷地等即可;而回答地质构造时,与地表状况无关,要注意地下的岩层弯曲状况以及岩层是否连续。(2017宁波高一检测)2016年2月6日03时57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在台湾高雄市(北纬22.94度,东经120.54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完成35题。3.据材料可知,这次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A.地壳B.地幔顶部C.地幔底部D.软流层4.关于此次地震图示成因正确的是()5.对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关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

3、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A.B.C.D.【解析】3选A,4选D,5选D。第3题,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地壳陆地上平均厚度33千米,震源最有可能在地壳。第4题,台湾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第5题,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6.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4、()A.L断层形成于D岩层之后B.M断层形成于D岩层之后C.P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D.M断层因外力作用形成【解析】选A。由岩层与断层间的位置关系可知,L断层形成于D岩层之后(D岩层受断层影响出现明显错位),而D岩层覆盖了M断层,说明M断层形成于D岩层之前;P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断层是受内力作用形成的。(2016山西学业水平测试)读川藏公路局部景观图,完成7、8题。7.图示山区公路走向的特点是()A.直线形B.“之”字形C.环形D.网格状8.影响图示公路走向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解析】7选B,8选A。第7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山区公路走向呈“之”字形。第8题,图示公路的走向主要受地形的影响。9.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其目的是为避开_。(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3)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或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解析】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应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坡上修建交通运输线应尽量沿等高线呈“之”字形修建,这样坡度小,工程量小,行驶安全。答案:(1)呈“之”字形分布陡坡(2)等高线坡度小,工程量小(3)公路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