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06331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创造性运用生活材料,构建生活化科学课堂 -“运用生活材料学习科学课”实验报告 内容摘要本文以素质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为理论支持,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课上与课外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有可运用的生活材料去实验、探究。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生活材料 科学探究 合理运用 创造能力正文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现状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而所谓“生活化”,即在科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

2、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科学,把生活经验科学化,科学问题生活化,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科学的目的性。然而目前的科学教学中对生活材料的运用存在几方面的误区:1、有些教师对生活材料重视不够,利用不够,只是注重于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目前材料箱里的材料很多与教材不符,且质量较差,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有些教师虽然课外收集生活材料,但选择、组合不恰当,解决不好当然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3、客观条件局限难以满足要求。如有的学校经费紧张,地处偏远山村等。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实验与生活脱节致使科学课堂失去了原本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教学内容与

3、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生活化、创造性的课堂势在必行。鉴于此,我展开了“创造性的运用生活材料学习科学课”方面的研究,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生活中俯拾即是、触手可及、活生生的材料去实验、探究,从而实现科学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材料为依托,寻求优化科学教学的真正出路。二、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应该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

4、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生活化”要求,成为我们实验改革的政策依据与指导。生活与科学是一体的,生活是科学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科学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真实的科学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人是活动的主体,只有主体在活动中理解生活,逐步淡化知识的教化,张扬主体者的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尝试,才能主动地融入生活情境中并学会生活。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

5、好地生活。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把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科学本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使我们的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中来,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三、问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一)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1、要以探究为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更加自主、能动的去探究。 2、小学科学教学以活动为载体,而活动则主要依靠材料,特别是一些生活材料,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这些活动,使实践与理论达成更完美的结合。(二)问题研究的实践价值:l、有利于小学生良好科学素养

6、的形成。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主线、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一些生活材料的运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更深入实施和全面推进。在运用生活材料学习科学课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广泛地利用各种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学习,不仅更有利于达成教与学的目标,同时能使学生意识到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只有努力尝试用生活学习科学、用科学改善生活,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3、有助于解决经费不足和保障不力的问题。有些器材不可能靠实验室提供,如植物油、水果、木头、小动物、玻璃、塑料、泥土等,这些材料必须靠学生从生活中搜集,这样既能顺利地

7、展开教学活动,又能解决经费和投入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四、问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一)研究的目标: 1、结合教材教学及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废弃材料展开探究活动,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他们在“活动、在“做上做文章,在创造中成长,在成长中创造。2、培养学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和“生活处处有科学”的意识,使他们乐于探究、善于探究、勤于探究,能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创造性地运用生活材料的探究。2、通过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好习惯,即运用生活材料学习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3、

8、创新思维培养方面的研究。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的研究。五、问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实验法,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抓住教学技能理论,将“学习、探讨、实验、评析、提高”贯穿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问卷调查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

9、据。在实验各阶段辅以测试法、观察法、对比法、个案研究法等。六、研究过程及具体措施(一)运用“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开阔学生学习背景,建构知识体系。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我认为科学教学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运用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对科学教材进行充实、重组或改编。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子、橡皮筋、弹簧、可乐瓶、地上的树枝、家里的油、盐、酱醋、米和生活器具等等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时候,教材提供的音叉,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10、而且研究起来显得单一、不能很好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因此我给学生提供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要求学生用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使直尺、纸张等物体发出了声音,达成了教学目标。又如,在做“热胀冷缩”实验时,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 “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增设,扩充了科学教学资源,及时地把新信息、新成果整合到了教学内容之中,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其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拓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二)、立足课外延伸

11、,多渠道地搜集生活材料,拓展创新视野。探究生活材料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材料的开放性指教师不安排统一的材料让学生实验,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材料,自己去准备材料,通过不同的探究性材料达到统一的教学要求。材料的选择也是自主的,这样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科学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更多的探究活动在课后进行,学生运用那些探究性学习材料,在课后进行研究、探索,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众多的科学素养。根据农村学校的特殊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多渠道地开发探究性材料,使材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还可以走出课堂,去更广阔的环境中去学习,搜集生活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引

12、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三)、创造性的开发和运用生活材料,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创新能力。新课标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生活里也存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我认为生活材料还应包括各种废旧物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配套的实验材料做实验效果不明显或实验失败。有时教材

13、中提供的实验方法也不一定能达到教学目的,或者教材要求的实验材料自然室没有这种材料,使得实验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想到利用生活中各种废旧物品,鼓励自己和学生寻找身边废旧物品代替实验材料改进实验并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身边的环保资源,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惜生命等意识和操作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实验探究,这样符合科学课的目标设计“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也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操作技能和增强实验情趣,为学生提供激发创造欲的条件和环境。大家知道,废弃的空针管、输液器等污染环境、很难处理。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些东西(要选取相对比较卫生

14、的)来解决许多实验难题,比如:在做压缩空气有弹性实验时,用两个空针管做成空气有弹性演示器,使用时,将它的一端倒立在桌面上,用一只手扶好,然后用另一只手用力下压另一端(推进器),并快速松手,此时,这个推进器会慢慢弹起,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如果其中一个推进器只取用橡皮胶塞,那么就可以做成一个“玩具小气枪”。演示时(不能对人发射)只要迅速推动推进器,橡皮胶塞就会快速弹出,在空中飞行大约46米;利用输液器可以制作成“加长滴管”、“简易滴灌器”等。创造性的开发和运用生活材料,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

15、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探究实验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得出科学结论。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废物和垃圾,只要我们教师留心观察、多个心眼,总能发现许多实验都能利用废旧物品代替原来的实验材料,这样不仅能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还能启发设计实验,为学生创设了实验的条件,胜利完成探究实验,这种替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何乐而不为呢!参考文献1.“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8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6 3.沈国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当代教育科学 200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