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06298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俭教学目顼一、知识与技能知道隋朝的建立、统一与灭亡;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二、过程与方法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 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Q教学重理虑.重点:隋的统一与科举制度。难点:科举选官制度出现的原因与意义;隋灭亡的原因。俭教学过程【导入新

2、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 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 经历了近400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在经历了 400多年的分裂后,迎来再一次的 国家统%那是谁完成了这-历史使命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与灭亡【内容探究】一、隋的统一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2第1段,说说隋朝是如何建立的。生: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多媒体展示步辇图师: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

3、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 了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歌 舞等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多媒体展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师: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思考: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生: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师: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 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师:唐蕃和亲有什么意义?生: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师: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

4、极向上的 精神风貌。当时的-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 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 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四、多彩的文学艺术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 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 万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多媒体展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图片师:李白,盛唐诗人,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作品既豪迈 又奔放,既清新又飘逸,想象丰富

5、,语言轻快,因此被称作“诗仙”。杜甫,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的诗人,代表作为“三吏”“三别”等,他的诗歌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因为被 称作“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唐朝中期诗人,代表作为秦中吟新乐 府等,他的诗歌讽喻社会,同情人民,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多媒体出示表格:填写唐朝书法和绘画大家的基本概况简表艺术家代表作作品特点颜真卿颜氏家庙碑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玄秘塔碑方折峻丽,笔力劲健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落笔雄劲,风格奔放【课堂小结】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民族交融、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文学艺术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充分 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

6、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 族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倒板书设十(农业:曲辕犁与筒车 经济手工业:唐三彩等(商业:长安的繁华民族交往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文学艺术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I绘画:阎立木、吴道子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掌握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重要 史实。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 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以及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

7、产生的重大影响,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天竺的艰辛,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2.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Q教学重理虑.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难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国教学旦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悉尼唐人街、日本唐人街师: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 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你知道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 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内容探究】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多媒体展示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师: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什么?生:

8、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师:结合教材,回答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是什么。生: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媒体链接鉴真东渡的故事师:教师简要介绍鉴真东渡的故事(前5次都未成功,还双目失明,但仍矢志不渝继续进 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口本)。多媒体展示唐招提寺图片提出问题:鉴真东渡对日本有怎样的影响?生: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 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二、唐与新罗的关系师: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阅读教材P20,说说隋唐与新罗往来

9、频繁的表 现有哪些。生: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 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曰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 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 而旦广泛流行于民间。三、玄奘西行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材料:玄奘离国己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王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 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卜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寺院。无奈玄奘归国 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己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的春天,西行十七年的玄奘 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

10、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 了。师:阅读材料,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生:印度。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说说玄奘取得了哪些成就。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 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明朝的吴承恩,根据玄奘西行 天竺的故事,写成了长篇神话小说两游记。【课堂小结】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 的对外政策给中外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较发达,也为中外密切交往创造 了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

11、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 学习。但板书里计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对外友好往来新罗一贸易往来文化交往双向交流玄奘西行天竺大唐西域记兼容并蓄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龟教学目顼.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掌握五代 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 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阅读相关诗文和史料,培养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直观认识五代十国时期

12、政权的更迭与分立,培养从 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评价唐玄宗的统治,认识“成由勤俭畋由奢”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和世界观。2. 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教学重理虑.重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杜甫的两首诗唐玄宗统治前期:忆昔(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唐玄宗统治后期: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13、,浑欲不胜簪。问:唐玄宗时期发生了什么事件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生:安史之乱。师: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内容探究】一、安史之乱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的画像师:引导学生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生: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 也日益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 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材料:安禄山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 甚获唐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 怀异志,加上手握

14、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师:安史之乱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生: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叛乱被平定。师:说说安史之乱的影响。生: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多媒体展示黄巢起义图师:学生阅读教材和图片,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生: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混战不己;宦官专权,把持朝政。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乂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师: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学

15、习此节内容时,可让学生识读黄巢起义流动作战示意图,自制唐末农民战争表。通过图和表让学生记住黄巢起义的主要内容: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爆发878年,黄巢;山东、河南-带特点流动作战,转战大半个中国高潮进入长安,建立政权失败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作用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师:教师讲述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政权更迭的基本情况。生: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及“五代开国皇帝表”后梁朱温宣武节度使、梁王后唐李存勖河东节度使、晋王后晋石敬瑞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后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