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5613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摘要:茂名荔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过许多的辉煌,被尊称为“百果之王”但本文 主要是针对茂名荔枝近年来价格低迷这一现象,通过了解茂名荔枝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茂名 荔枝产业滑坡的原因,试着找出根源之所在,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茂名荔枝产业 的继续发展壮大谋得出路。关键词:茂名荔枝产业;历史与现状;衰退根源;发展出路。刖言茂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种植和生产基地。荔枝也是茂名农村的支 柱性产业,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近年来,“荔乡”的“荔农”们已经热情 不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荔枝的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可是管理成本却节节攀升, 使得种植荔枝的风险越来越大。于是也

2、有越来越多的果农纷纷放弃了荔枝的管理 甚至将其砍伐掉,这样一来,茂名荔枝的前景确实令人担忧。1茂名荔枝种植概况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树皮灰黑色,有白色 小斑点和黑褐色瘤状隆起。春季开淡黄色小花,花香浓郁,是重要的酿蜜来源。 夏季成熟,呈近圆形,果皮暗红色,有鳞状突起。果肉半透明如凝脂状,味香美, 清甜多汁,百吃不腻。而且荔枝营养丰富,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每一百毫升 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此外还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各种 矿物质、微量元素。还有保健的作用,本草纲目载荔枝可“止渴、生津、益 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治瘰疬、瘤赘”等。因其

3、风味绝佳,深受大众喜爱,唐代或更早即已列为贡品。唐代大诗人杜牧 有过华清宫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 人知是荔枝来。”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由此也可看出我国的荔枝种植历史悠久, 大约有二千多年。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有“百果之王”的美 称。荔枝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多省都有栽培。广东省茂名市被成 为“荔枝之乡”。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 温暖,年平均气温22.3-23,年日照1859-2119小时,日照率35.6%以上,年 平均降雨量1509-1794毫米。大面积山地丘陵属微酸红壤,具有生产荔枝、龙眼

4、等水果的得天独厚条件。截至2008年全市种植面积177万亩,占全市水果栽培 面积的41%,约占全省荔枝面积的45%,约占全国荔枝面积的20%,约占全世界 荔枝面积的17%。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荔枝种植基地。一般茂名荔枝的主要 种植品种有白糖罂、妃子笑、白腊、黑叶、桂味、糯米糍、鉴江红糯、晋奉等。 鉴江红糯荔枝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奖”,白糖罂、鉴江红糯、大果 白腊、黑叶、桂味荔枝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茂名荔枝的近况及现状2004-2010年荔枝及水果种植情况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荔枝种植面积(万公顷)11.7711.2711.1610.9

5、19.679.509.42水果种植面积(万公顷)29.0928.1827.9427.4623.9423.5723.51比率(%)40.540.039.939.740.440.340.12004-2010年荔枝及水果产量情况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荔枝产量(万吨)40.6433.8337.8441.9438.7337.2041.82水果产量(万吨)197.68202.25212.53222.27215.21217.61234.59比率(%)20.616.717.818.918.017.117.8以上数据来自茂名统计信息网由上面数据容易看出荔枝在茂名是水果产业中所占

6、据的重要地位。1985-1989年,全市荔枝生产快速稳步发展,平均每年增加荔枝面积6.5 万亩,1989年达到33.1万。收购价格由1985年4元每公斤提高到8元每公 斤。九十年代初,茂名水果办公室成立,下属的各级县市也陆续成立了水果办,专门负责水果生产管理。从此,茂名荔枝发展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管理科学化、 销售市场化,经营产业化,进入了历史最辉煌的阶段。19901998年,茂名荔 枝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4.4万亩,集中在高州东部,电白大部分地区,茂南区北 部连片种植,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百万亩连片荔枝生产基地。荔枝的收购价格也达 到顶峰:桂味64元/公斤,白蜡50元/公斤,黑叶25元/公斤,白糖

7、罂糯米糍甚至 达到100元/公斤。相比于果农的种植成本,这样的价格简直可以说是天价。到了 1999年,广东荔枝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丰收:总产量达到79.32万 吨。前几年新种的果树进入挂果期,种植技术的改进提高了每亩单产,加上天气适 宜,风调雨顺,一切的利好条件带来了大丰收。但是价格却一落千丈。白蜡、黑叶 等品种,一下子跌落到了二三元一斤。1999年这一年,许多果农的梦想被击碎,在 残酷的市场面前显得手足无措。这样的低价仅仅只是开始。从1999年开始,每年的价格都相差不大。白蜡2 元/斤,黑叶1.5元/斤,妃子笑2元/斤这些数字变成了常态。不过时而也有 变动:白蜡1.2元/斤,黑叶0.5元/

8、斤这样的低价出现在2006、2007等年份。 这两年天气都很不错,荔枝大丰收,价格跌得更低。价格一蹶不振,果农的心态也出现了变化,不少人开始将果园弃之不管。在电 白的沙琅、观珠等镇,众多果园被果农们荒废不顾,即使到了收获时节,果树上的 荔枝也是零零星星。在上世纪90年代,高州曾出现过好几个面积达到2万多亩的 大果场,但是由于近年来价格过低,根本无法经营下去,现在只能荒废。我就是电 白观珠镇人,目睹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荔枝种植园被砍伐殆尽。我家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2000年,父母承包了几个山岭,开荒种上了大约3000棵荔枝树。每天 起早贪黑,日晒雨淋,非常辛苦。好不容易投产了,可是价格却不尽如人意

9、,未 出现超过3元/斤以上的收购价。价格的持续走低,管理却是十分辛苦,根本无 法再坚持下去。迫不得已在2008年将荔园转让出去,之后荔枝被全部砍掉,种 上了桉树。从茂名市水果局了解的情况表明,全市荔枝管理正常占50%左右,放松管理 占42%左右,放弃管理或改种约占8%。农民的对荔枝果园的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 投入直接关系到荔枝的产量、质量。对果园的“弃管”、“失管”直接导致的荔 枝的产量、质量的下降。3荔枝产业滑坡的原因任何产业的兴旺发展或者衰退败落都有与其自身特点相关的深层根源,现在 荔枝产业的衰退又是哪些原因呢?3.1保鲜困难,长途运输障碍大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

10、,色香味尽去”, 是一种保鲜期短暂的水果。每年我国因腐烂而造成的损失占荔枝总产量的20%以 上。所以保鲜的问题是阻碍荔枝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保鲜 方式是将鲜荔枝放入装有冰块的泡沫箱,这样可保鲜3-4天,不过成本要增加 0.10.2元/斤。只有少数几家公司采用冷库,不过成本就更大了。加上荔枝本 身的成熟期比较集中,采收期短,以及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趋向,产量的提高,季 节性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给荔枝的采收、运输、保鲜和销售增加了极大 的压力。当荔枝供过于求的时候,产地附近的消费量不增加,但过多的荔枝又无 法销售到远地,于是便会压低价格,导致荔农大亏本。若连续两三年大丰收,价

11、格一直低迷,荔农血本无归,这时,只有投降的份了。3.2加工业发展不到位,难形成产业支撑全市有规模的荔枝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荔枝能力7600吨;实际加工的荔 枝鲜果7770吨,生产加工品1975吨,其中荔枝汁180吨,荔枝十215吨,荔枝 罐头80吨,荔枝果酒1500吨。实际加工荔枝汁、荔枝十、荔枝罐头、荔枝果酒 等加工品占加工能力的25.98%,加工的鲜果占总产量的2.09%。平均每年的荔枝 产量约有40万吨。所以茂名的荔枝加工业还远远不能为荔枝的销售提供实质上 的帮助。当鲜荔枝外销受阻时,市场一下子过于饱满。摘下来的荔枝又无法及时 加工成荔枝制品,只有低价抛售,甚至出现烂市。3.3市场开拓力

12、度不够,无世界品牌目前果农的生产以单家独户的经营为主,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产销信息 不灵通,不知道市场的需求,没有能力对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作出判断。最致命 的是所有的荔枝没有一个固定的品牌,且多数没有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分级和包 装,产品形状参差不齐,大小不均,优劣不分,难以进入国外高档商品消费市场, 只能在低档的集市和街边出售,其售价大打折扣。而目前又缺乏一支有效的营销 队伍或得力的行业协会,没有形成产供销的有效网络,以致全省75%的荔枝在省 内消化,茂名市57%的荔枝在本地区消化。广东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郑惠典如此认为:“如果广东的荔枝能够三分之 一实现外销,三分之一实现深加工,那么即便在丰

13、产的年份,荔枝一斤卖到四五元 都是不成问题的。”。但二十年来,广东乃至全国在这两方面的科研仍无明显突 破。4茂名荔枝的出路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荔枝产业的不景气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但想短 时间内扭转乾坤又似乎不太容易。不过只要通过努力,一切皆有可能。4.1科学调整品种结构以优质高效为目标选择保鲜品种。发展荔枝国外贸易,长距离长时间运输过 程对荔枝的保鲜要求更高,优质的品种是做好保鲜的前提保证,在同等保鲜条件 下,优质的品种可以相对延长保鲜的时间,更能确保荔枝到达销售地后保持其原 的新鲜度。推广选种优质、易保鲜的荔枝品种,是从根本上加强荔枝的保鲜能力 的办法之一。以节本增效为目标选择优质加工品

14、种。加工产品对荔枝鲜果的外形要求相对 要低,对荔枝进行果汁、果干、果酒等深加工对果实的去壳难度,含水量、含糖 量要求不尽相同。为果农提供种源、提供技术引导部分农民采用高接换种的方法, 帮助果农改造现有的低产、低值荔枝园,最终使他们的果园达到高产、优质、高 效益的生产。4.2加强保鲜、加工研究不断改进荔枝的保鲜技术方法。这是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第一大难题,必须 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加大研究,提高采摘后处理技术,完善相关处理设 备,如预冷冷库、储藏库、冷藏运输车等设施。同时,开发深加工产品,增加果品加工的数量和种类,以缓解荔枝果品季节 性供过于求的矛盾。深入销售市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消费市场对

15、荔枝保鲜处理 和技术的要求。特别是重点针对海外市场,打造一批符合西方国家消费者口味的 荔枝加工品,以赢得市场。4.3提高标准化生产,走产业化的路子建立标准化示范区。宣传和实施农业标准化,对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加以引导。 根据各地区的特点条件,将荔枝种植品种区域专业化、规模化,形成特色产区, 提高效益。建立出口果场和专供果场。对果场实行出口标准生产管理,改善果园基础设 施,提高灌溉、施肥和喷药技术,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提高荔枝果品质量和节约 管理成本。比如采用荔枝套袋和滴灌系统,在荔枝采收前一个月进行套袋处理, 能大大保证荔枝符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滴灌设备可以大大减少水、肥料的浪费, 而且还能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引进外地的果品加工企业作为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把分散的果农联为一 体,形成龙头带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通过龙头企业把果品生产、销售 和市场开拓联为一体,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4.4建立区域品牌,拓宽销售渠道由医药、卫生和食品等部门科学地、系统地、实事求是的鉴定和评价荔枝的 营养价值。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媒体加大对荔枝的宣传力度,突出荔枝的营养 特色与保健功能,让消费者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茂名荔枝,以地方特色打造区 域品牌,推动“茂名荔枝”出省乃至出国。采用荔枝品尝会、推介会等推广方法, 为荔枝营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