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47911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花卉产业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发展花卉产业对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治区已将花卉产业列入广西十大优势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发展。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关于加快南宁市花卉产业发展”的指示精神,以及南宁市 “关于建设南宁市花卉产业示范基地”(南办发【2010】17号)的工作目标要求,南宁市林业局狠抓花卉示范基地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南宁市花卉示范基地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南宁花卉资源丰富、气候资源优越、面向东南亚区位、航空运输条件良好等优势,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增加农民就业、实现农

2、民增收为中心,以“基地+农户”为主要生产模式;基地由龙头企业兴绿公司管理,公司负责花卉品种选定、花卉种植示范以及制订生产计划、提供技术标准及销售花卉产品;农户则按照公司的要求种植花卉。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促进花卉行业快速发展,培植南宁花卉品牌、培育花卉支柱产业、增加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二、南宁市花卉示范基地项目概况南宁市花卉示范基地项目位于江南区吴圩镇的吴圩机场高速路和友谊二级路交汇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基地总面积1万多亩,总投资1.7亿元,其中一期展示区1133.88亩,计划投资7000万元,建设年限为20102012年,建设内容包括:组培中心,大棚种植区和露天种植区

3、,前店后园交易区和花卉批发交易中心,技术培训中心,花卉冷库仓储和分检中心,办公生活区等;二期农户大面积种植区建设年限为20102016年。一期工程投产后,年可生产花卉1000万株,盆景50万盆,安排XX多人就业,每年接待旅游观光客人20多万人次,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三、基地建设投资构成和资金来源1.投资构成。总投资1.7亿元,其中一期展示区投资7000万元。包括(1)地租。以每亩每年650元计,建设用地租金为320万元。(2)基础设施投资。水、电、路、花卉物流及仓储、冷库设施投资约3800万元;花卉交易场所投资约需900万元;办公用房(包括营运中心)、生活用房、培训中心用房约需300万元。(

4、3)生产设施。大棚、灌溉设施、组培中心、洗涤设备、消毒设备、炼苗设备、培养车间设备、接种车间设备等需700万元。(4)人才费用。招聘、引进各类人才和管理人员,约需80万元。(5)引进先进花卉品种种苗300万元。(6)流动资金及不可预见的费用为600万元。2资金来源。项目实施单位配套资金XX万元,占总投资的28.60%;招商引资XX万元,占28.6%;请求各级政府扶持3000万元,占42.8%。四、基地建设进展情况项目已经通过市发改委的立项备案;一期工程土地初步规划已经完成,总评和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完善中。灌溉系统、电网改造、道路铺设、土地清表及大棚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花卉生产已经提

5、前布局。五、期望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南宁市花卉示范基地是政府的一项长久惠民工程,由于改变农民千百年来的生产方式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单单依靠市场运作,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各级政府在计划安排、基地开发、市场建设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财政资金中划出支持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我市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带动我市广大农民种花致富,培植南宁名优花卉品牌,尽快形成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四有”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把劳动保障工作向基

6、层、向农村延伸,根据盐城市局安排,在我市西团镇大龙村开展劳动保障“四有”示范村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采取有效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在周局长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局驻点同志的直接指导下,我市“四有”示范村建设正按规划稳步推进,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1、建立班子,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四有”示范村建设的领导,我局成立了“四有”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成员,具体工作由局党委副书记王玉泉同志负责。从局机关、农保处、就业处抽调3人组成工作小分队驻点,正常开展指导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小分队队员分别挂钩一个村民小组。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到村调查研究并现场解决问题不少于1次。领导

7、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专门会议研究“四有”示范村的推进工作,并与西团镇领导小组协调配合,形成示范村整体推进的合力。2、制定方案,拟定规划。我局对开展“四有”示范村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并以局文件形式下发局各科室、各下属单位、西团镇和大龙村。工作方案中明确了推进“四有”示范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组织领导,推进措施等方面要求。“四有”示范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局对此项工作拟定了三年的实施规划。规划明确,确保两年达到“四个充分”,即2010年达到充分培训、充分转移和充分就业,60%的居民达到充分保障,2010年全部达到充分保障;三年实现“四有”目标,即2010年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8、、病有所医,60%的居民实现老有所养,2010年80%的居民实现老有所养,2010年全部实现老有所养。使示范村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示范村整体富裕程度、幸福指数有较大幅度提高,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搭建平台,打好基础。把建立劳动保障站作为推进示范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大龙村租下两间临街门市作为劳动保障站办公场所,明确一名村领导任站长。我局从工作经费中挤出1万元资金,作为开办资金,指导劳动保障站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并全部上墙。分别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台帐、市内转移人员台帐、市外输出人员台帐、培训意向申报台帐等9项工作台帐,并将所有台帐全部录入电脑,目前劳动保障站已基本实现“六到位”。为全面掌握所有村

9、民的就业和社保状况,按照“五清”的要求,小分队队员和村组干部一道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拉网式调查,全面掌握示范村情况,共计走访农户933户,采集2251条人员信息,掌握了每一户、每一人的详细情况。并将调查资料全部录入电脑,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4、宣传发动,争取支持。开展“四有”示范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劳动保障部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我局、西团镇和大龙村通过电台、村广播站、板报、画廊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各级干部自觉增强抓好“四有”示范村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让人民

10、群众了解推进“四有”示范村建设是党和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民办的实事、好事,从而使“四有”示范村建设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工作合力。5、分步实施,环环相扣。根据市局安排,并结合我市实际,对大龙村的“四有”示范村建设,分为8个步骤向前推进,并在时间安排、工作措施上,环环相扣。一是建立组织,制定规划;二是摸清情况;三是宣传发动;四是自我申报;五是对应衔接;六是筛选初审;七是公示确定;八是落实跟踪。目前前7个步骤已按时序进度和质量要求全部完成,落实跟踪环节也已提前启动,分别将工作落实到就业处、农保处和医保中心,落实了具体人员,明确了工作要求和责任。6、围绕“四有”,扎实推进。一是促进“学有所教”。

11、对全村劳动力培训意愿进行了全面调查,采取个人申报、尊重意愿、分类组织的办法,组织实施技能培训工作。据统计,申报参加电脑培训的有14人,申报参加农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专业培训的有204人。根据村民需求和特点,我局于5月18日安排专门的教室和老师,为14名村民单独在就业处培训中心开办了电脑培训班。5月23日,市农转办邀请了农业方面的专家到村开办了第一期农技培训班,有50名村民接受了棉花栽培和水稻种植方面的培训。对水产养殖、高效作物、设施栽培、农民经纪人等专业的培训已拟定了培训计划,将根据农时适时举办相关专业的培训。二是促进“劳有所得”。大龙村大力发展抛丸机产业,创业氛围浓,全村现有抛丸机企业126家

12、,带动了大龙村685名劳动力就业,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2780元。全村无零转移家庭,5月16日通过省厅组织的充分转移镇村现场检查。三是促进“老有所养”。我局指导大龙村制定了新农保具体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在市、镇分别补助10%的基础上,为增强新农保吸引力,鼓励村民参保,大龙村决定从村级结累中再补5%,将在年内发动700人参加新农保,力争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建立了老农保、新农保、城保之间的转移通道,完善了多层次、可选择的养老保险政策体系。有92名村民准备由老农保转新农保,有20名村民直接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四是促进“病有所医”。针对不同人群,推行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村民参

13、加了职工医疗保险,共111人;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48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949人;另外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的有6人。二、 坚持“三个结合”,推进“四有”建设在推进“四有”示范村建设时,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坚持驻点指导与发挥示范村主动性相结合。推进“四有”示范村建设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市局周局长每月都亲自来大龙村一次,对全面推进示范村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市局驻点人员沉下身子深入大龙村的企业、村组和农户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我局驻点领导和小分队正常到村指导服务,平均每周去一次。在调查摸底阶段,他们与村组干部一起调查,一起汇总,

14、一起整理台帐资料。由于涉及2251人,内容涉及“四有”各个方面,汇总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最后他们把调查表带到局里,组织培训中心教师和学员突击汇总,按时高质完成了任务。示范村建设,对加快小康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工作中我局充分发挥示范村自身的主动性,目前大龙村领导对示范村建设信心很足,热情很高,投入很大。群众也由怀疑、观望变为支持和参与。各级关心、重视、参与示范村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二是坚持将指导示范村建设与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活动相结合。目前全市上下都在扎实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我局把将指导示范村建设与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

15、”活动紧密结合,用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指导推动“四有”示范村建设,在“四有”示范村建设中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教育驻点小分队人员进一步转变作风,增强为发展、为基层、为群众、为项目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增强为“四有”示范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引导大龙村深入解放思想,克服自满自足,进一步做大做强抛丸机产业,带动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排查问题阶段,局领导带队到村,听取村组干部,普通群众对劳动保障干部职工队伍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坚持建设“四有”示范村与面上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相结合。大龙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班子建设在大丰全市来说是中上游水平,在大龙村先行一步

16、,开展“四有”示范村具备条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我局在扎实推进大龙村“四有”示范村建设的同时,也及时总结经验,按照城乡统筹,积极稳妥,逐步在全市有条件的镇村及时推开相关工作。新农保工作,在大龙村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市1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面展开,目前正指导各村分别拿出实施方案,年内在盐城市下达1500人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力争新农保参保人数达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大龙村试点基础上,政策进一步放开,全市所有农民只要本人愿意,就可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今年全市各镇已有1280名农民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加快创建充分转移镇村,全市共有3个镇50个村达到充分转移标准。三、 明确工作任务,不断深入推进我市“四有”示范村建设在周局长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把“四有”示范村建设引向深入。1、夯实工作基础,巩固前期成果。在建立劳动保障站的基础上,指导工作人员正常开展工作,聘请村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