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04499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以说制订新课程标准的基石之一就是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明确提出标准 表述的行为动词要有外显性可操作性。行为目标的研究者是马杰,马杰于1962 年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行为目标的理论与技术。行为目标有时也称作业目 标,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行为目标的优点是非常清楚的,它 清楚地告诉人们,这里所指的分析能力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 力。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它的一般模式是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模式。也就是说,它要求陈述提供什么条件(刺激)和学生能 做什么(行为)。只要将刺激和反应规定得具体,则陈述的目标也就具体了。马杰 概括为三个要素,一是行为动

2、词、二是行为条件、三是行为标准。我们新课标提 倡五要素,其实就三要素的简单扩展,如行为主体就是学生,马杰没有过提,但 他所指的行为就是学生,行为对象也没有提,那就要学习的内容,这是不可缺少 的要素。1. 可观察的行为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在目标表述时要避免使用描 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知道、理解、欣赏、记住等等,而应该使用 行为动词,如背诵、解释、“选择、写出等。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 很容易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是否可观察,关键在于所选用的动词,对布鲁姆三个领域 的教学目标都选用了明确的行为动词,对我们如何陈述这些领域的教学目标具有 一定

3、的借鉴作用。表6-1列出的是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所选用的动词。认识领域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知识:界定、描述、指出、标明、列举、选择、说明、配合、背诵等理解:转换、辩护、区别、估计、解释、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 预估、重写等应用:改变、计算、示范、表现、发现、操纵、修饰、操作、预估、准备、产生、 关联、解答、运用等分析:细列、图示、细述理由、分辨好坏、区别、指明、举例说明、猜测、关联、 选择、分开、再分等综合:联合、编篡、组成、创造、计划、归纳、修饰、设计、重组、重建、重改、 重写、总结等评价:鉴别、比较、结论、对比、检讨、分辨好坏、解释、指明、阐释、关联、总结、证明等2. 行为发生的条件

4、行为目标中的条件要素说明了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在什么条件下评 价。行为发生的条件通常包括下列因素:(1) 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静或噪音等。(2) 人的因素:独立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等。(3) 设备因素:工具、仪器、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4) 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5) 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6) 问题明确性因素:指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发生。3. 可接受的行为标准行为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通过对行为标准作出具体描述 使行为目标具有可测量的特点。标准的表述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 何、“完整

5、性怎样、“要多少时间、“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下面列出了 主要的表述方式:(1) 正确的次序。如“将水的净化过程的六个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2) 正确的百分比或程度,一般要在80%以上。(3) 精确度,如误差在多少之内。(4) 在多少时间内,如“8分钟内装好调好零件、并操作万用表”。马杰的行为目标及其要素举例例1:目标:给出一系列句子,学生能找出每一个句子中的介词条件:给出一系列句子行为:找出对象:介词标准:每一个例2:目标:给出10道除法计算题,学生能正确解答8道题条件:给出10个问题行为:解答对象:除法计算题标准:正确8道题例3:目标:给出直尺和圆规,学生能画出一个角等分角,误差在1之内

6、条件:给出直尺和圆规行为:画出对象:一个角等于分角标准:误差在1之内根据马杰的行为目标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目标陈述上的 含糊性,使之变得更加明确、可操作。例如,语文课的一个传统的教学目标表述为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 一个十分含糊的目标,难于操作,难于测量。改用行为目标陈述法可以表述为:提供报上的一篇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的句子与发表议论的句子 进行分类,至少85%的句子分得正确。”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马杰,1962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要素:一说明具体的行为;(做什么)。二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三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后

7、来,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改进的学习目标描述提出了:(A,B,C,D模式学习目 标)。 明确教学对象;(Audience)。 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ehaviour)。 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 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egree)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B. .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C. .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 .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 度)。“给出一条直线,学生用九段等距线段将该直线平分为十段,误差小于10%”上面的这条教学目标就是一个按照ABCD模式编写的教学目标。其中,对象 是学生,行为是“用九段等距线段将该直线平分为十段”,条件是“给出一条直 线”,标准是“等距线误差小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