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03772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嵌入式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嵌入式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嵌入式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嵌入式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嵌入式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嵌入式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入式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温湿度数据的采集、传输以及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交通等,在以后物联网中会更加广泛的应用。此次设计是一种基于CC2530和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温湿度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结合传感器,通过运用Zigbee协议架构组建无线传感网络,实现主从节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一点对多点,。并详细阐述了基于Zigbee协议栈的中心节点和终端节点的协议传输,主要是从Zigbee协议栈网络层里AODV路由协议着手,阐述在网络层如何通过AODV路由协议进行节点间的连接以及数据的收发。关键字:温湿度数据采集 CC2530 Zigbee协议栈无线传感网络I目录前言1

2、一、基本原理 2 1.1 无线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1.2 温湿度数据的采集31.3硬件方面31.3.1芯片SHT10介绍31.3.2 CC2530介绍4 1.4嵌入式网关7 1.5zigbee协议简介8二、系统设计 102.1程序流程图.102.2具体步骤.10三、详细设计113.1总体软件结构图113.2硬件模块设计14四、总 结.17五、参考文献18六、致 谢19七、附 录. 20II 前言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充分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无线传感网络,它是由大量节点组成的,是面向任务的分布式网络,综合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分布式信息处理等多领域的技术,通过各类微型

3、无线传感器对目标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实时采集,并且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送至远程用户端,然后通过相应的规则进行各种应用分析。无线网络传感器是一种将传感器、控制器、计算能力、通信能力完美的结合于一身的嵌入式设备。它们跟外界的物理环境交互,实时的采集信息,并且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送给远程用户。无线网络传感器一般是由一个低功耗的微控制器(MCU)和若干个存储器、无线电/光通信装置、传感器等组件所集成的,通过传感器、动臂机构、以及通信装置和它们所处的外界物理环境进行交互。一般说来,独立的传感器功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果将他们大量地分布到

4、所需要检测的物理环境中,并组成一个无线传感网络,加上性能良好的软件系统平台,就能够完成强大的状态监测、实时跟踪、环境监测等功能。随着微机系统和高集成低功耗数字设备的发展,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将得以实现。 一、基本原理湿度采集温度采集 本实验将使用CC2530读取温湿度传感器SHT10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并通过CC2530内部的ADC得到光照传感器的数据。最后将采样到的数据转换然后在LCD上显示。其中对温湿度的读取是利用CC2530的I/O(P1.0和P1.1)模拟一个类IIC的过程。对光照的采集使用内部的AIN0通道。A/D转换LED显示图1 CC2530工作原理本次设计的选用了

5、传感器SHT10完成对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实时采集,通过芯片CC2530将采集的信息进行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在显示器上显示。1.1 无线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个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收发模块和电源模块,其节点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采集单元 处理单元 通信单元无线收发模块处理器传感器 模数转换存储器电源单元图2 无线传感器节点模型 无线传感网络的建立是基于传感器加无线传输模块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简单处理后经过无线传输模块传到服务器或应用终端。目标、观测节点传感节点和感知视场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所包括的4个基本实体对象。另外,要完

6、成对整个系统的应用刻画,还需要对远程任务管理单元、外部网络和用户进行定义。大量传感节点随机部署,单个节点经过初始的通信和协商,通过自组织方式自行配置,形成一个传输信息的单跳链接或一系列的无线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协同形成对目标的感知视场。传感节点检测的目标信号经过传感器本地简单处理后通过单播或广播以多跳的方式通过邻近传感节点传输到观测节点。用户和远程任务管理单元则能够通过卫星通信网络或Internet等外部网络,与观测节点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1.2 温湿度数据的采集湿度测量传感器常见的几个测量方法:动态法(双压法、双温法、分流法),静态法(饱和盐法、硫酸法),露点法,干湿球法和形形色色的电子式传

7、感器法。双压法、双温法是基于热力学P、V、T平衡原理,平衡时间较长,分流法是基于绝对湿气和绝对干空气的精确混合,其测量精度可达2%RH -1.5%RH。静态法中的饱和盐法,是湿度测量中最常见的方法,简单易行。但饱和盐法对液、气两相的平衡要求很严,对环境温度的稳定要求较高。用起来要求等很长时间去平衡,低湿点要求更长。特别在室内湿度和瓶内湿度差值较大时,每次开启都需要平衡68小时。露点法是测量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是热力学的直接结果,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计量用的精密露点仪准确度可达0.2甚至更高。但用现代光电原理的冷镜式露点仪价格昂贵,常和标准湿度发生器配套使用。干湿球法是一种间接方法,它用干

8、湿球方程换算出湿度值,而此方程是有条件的:即在湿球附近的风速必需达到2.5m/s以上。普通用的干湿球温度计将此条件简化了,所以其准确度只有57%RH,明显低于电子湿度传感器。1.3硬件方面1.3.1芯片SHT10介绍SHT10 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 提供全标定的数字输出。它采用专利的CMOSens 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容性聚合体测湿敏感元件、一个用能隙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并在同一芯片上,与 14 位的 A/D 转换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实现无缝连接。SHT10 引脚特性如下:1. VDD,GND SHT10 的供电电压为 2.45.5V。

9、传感器上电后,要等待 11ms 以越过“休眠”状态。在此期间无需发送任何指令。电源引脚(VDD,GND)之间可增加一个 100nF 的电容,用以去耦滤波。2. SCK 用于微处理器与 SHT10 之间的通讯同步。由于接口包含了完全静态逻辑,因而不存在最小 SCK 频率。3. DATA 三态门用于数据的读取。DATA 在 SCK 时钟下降沿之后改变状态,并仅在 SCK 时钟上升沿有效。数据传输期间,在 SCK 时钟高电平时,DATA 必须保持稳定。为避免信号冲突,微处理器应驱动 DATA 在低电平。需要一个外部的上拉电阻(例如:10k)将信号提拉至高电平。上拉电阻通常已包含在微处理器的 I/O

10、电路中。向 SHT10 发送命令:用一组“ 启动传输”时序,来表示数据传输的初始化。它包括:当 SCK 时钟高电平时DATA 翻转为低电平,紧接着 SCK 变为低电平,随后是在 SCK 时钟高电平时 DATA 翻转为高电平。后续命令包含三个地址位(目前只支持“000”,和五个命令位。SHT10 会以下述方)式表示已正确地接收到指令:在第 8 个 SCK 时钟的下降沿之后,将 DATA 拉为低电平(ACK位)。在第 9 个 SCK 时钟的下降沿之后,释放 DATA(恢复高电平)。测量时序(RH 和 T):发布一组测量命令(00000101表示相对湿度 RH,00000011表示温度 T)后,控制

11、器要等待测量结束。这个过程需要大约 11/55/210ms,分别对应 8/12/14bit 测量。确切的时间随内部晶振速度,最多有15%变化。SHTxx 通过下拉 DATA 至低电平并进入空闲模式,表示测量的结束。用 CRC 数据的确认位,表明通讯结束。如果不使用 CRC-8 校验,控制器可以在测量值 LSB 后,通过保持确认位 ack 高电平, 来中止通讯。在测量和通讯结束后,SHTxx 自动转入休眠模式。 通讯复位时序:如果与 SHTxx 通讯中断,下列信号时序可以复位串口:当 DATA 保持高电平时,触发SCK 时钟 9 次或更多。在下一次指令前,发送一个“传输启动”时序。这些时序只复位

12、串口,状态寄存器内容仍然保留。 1.3.2 CC2530介绍CC2530 是基于2.4-GHz IEEE802.15.4、ZigBee 和RF4CE 上的一个片上系统解决方案。其特点是以极低的总材料成本建立较为强大的网络节点。CC2530 芯片结合了RF 收发器,增强型8051 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 RAM 和许多其他模块的强大的功能。如今CC2530 主要有四种不同的闪存版本:CC2530F32/64/128/256,分别具有32/64/128/256KB 的闪存。其具有多种运行模式,使得它能满足超低功耗系统的要求。同时CC2530运行模式之间的转换时间很短,使其进一步降低能源

13、消耗。 CC2530芯片使用直接正交上变频发送数据。基带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由DAC转换成模拟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变频到所设定的信道上。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先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128B的发送缓存中,包头是通过硬件产生的。最后经过低通滤波器和上变频的混频后,将射频信号被调制到2.4GHz,后经天线发送出去。CC2530有两个端口分别为TX/RX,RF端口不需要外部的收发开关,芯片内部已集成了收发开关。CC2530的存储器ST-M25PE16是4线的SPI通信模式的FLASH,可以整块擦除,最大可以存储2M个字节。工作电压为2.7v到3.6v。CC2530温度传感器模块反向F型天线采用TI公司公

14、布的2.4GHz倒F型天线设计。天线的最大增益为3.3dB,天线面积为25.77.5mm。该天线完全能够满足CC2530工作频段的要求(CC2530工作频段为2.400GHz2.480GHz)。 图3 CC2530芯片引脚CC2530芯片引脚功能AVDD1 28 电源(模拟) 2-V3.6-V 模拟电源连接AVDD2 27 电源(模拟) 2-V3.6-V 模拟电源连接AVDD3 24 电源(模拟) 2-V3.6-V 模拟电源连接AVDD4 29 电源(模拟) 2-V3.6-V 模拟电源连接AVDD5 21 电源(模拟) 2-V3.6-V 模拟电源连接AVDD6 31 电源(模拟) 2-V3.6-V 模拟电源连接DCOUPL 40 电源(数字) 1.8V 数字电源去耦。不使用外部电路供应。DVDD1 39 电源(数字) 2-V3.6-V 数字电源连接DVDD2 10 电源(数字) 2-V3.6-V 数字电源连接GND - 接地 接地衬垫必须连接到一个坚固的接地面。GND 1,2,3,4 未使用的连接到GNDP0_0 19 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