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03442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1、党员领导干部应认真办理来信来访,并根据工作分工和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各类群众接待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党员领导干部应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和联系点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的时间。特别要注意深入到艰苦地方、困难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

2、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应坚持轻车简从,注意形象,注重实效。3、党员领导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挂钩联系离退休老干部、困难群众等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联系对象,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并联系_个基层学校和单位,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督查指导,推动工作,切实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4、在局机关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局机关党员每年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学校等其他基层党组织应

3、突出培养“四有”新人、建设和谐校园,推动科研等事业发展、造福人民等主题,积极探索和落实各类有利于加强党员与群众联系的载体和措施。6、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区”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展示先进,服务群众。并动员流动党员积极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传送信息,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7、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活动。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应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困难群众结成联系户。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党员的能力、特长及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党员自愿和组织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联系对象,可以一帮一,也

4、可以多帮一或一帮多,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技能,自强自立。8、推行党员承诺制度。党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本部门、本单位制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本着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原则,以承诺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承诺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各级党组织应进一步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实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落实好“居民、村民议事”制度,大力推行民主听证制度,通过“百姓心声倾听会”、“民情日记”等方式,充分反映民意;采取民情恳谈、交心谈心、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情;

5、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应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反馈意见。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9、上级党组织应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督促检查,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分析。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对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的督促检查。各级党组织应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断创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总结、推广经验,不断完善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措施。10、本制度由教育局党总支负责组织

6、实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二)1、党员领导干部应认真办理来信来访,并根据工作分工和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各类群众接待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党员领导干部应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和联系点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的时间。特别要注意深入到艰苦地方、困难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

7、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3、党员领导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挂钩联系离退休老干部、困难群众等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联系对象,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4、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在党员中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区”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展示先进,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6、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活动。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应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困难群众结成联系户。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党员

8、的能力、特长及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党员自愿和组织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联系对象,可以一帮一,也可以多帮一或一帮多,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技能,自强自立。7、推行党员承诺制度。党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本单位制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本着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原则,以承诺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承诺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大力推行民主听证制度,通过“百姓心声倾听会”、充分反映民意;采取民情恳谈、交心谈心、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公开设

9、置意见箱、举报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应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反馈意见。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三)1、党员领导干部应认真办理来信来访,并根据工作分工和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各类群众接待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党员领导干部应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和联系点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新鲜经

10、验。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的时间。特别要注意深入到艰苦地方、困难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应坚持轻车简从,注意形象,注重实效。3、党员领导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挂钩联系离退休老干部、困难群众等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联系对象,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并联系_个基层学校和单位,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督查指导,推动工作,切实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4、在局机关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

11、活动。局机关党员每年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学校等其他基层党组织应突出培养“四有”新人、建设和谐校园,推动科研等事业发展、造福人民等主题,积极探索和落实各类有利于加强党员与群众联系的载体和措施。6、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区”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展示先进,服务群众。并动员流动党员积极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传送信息,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7、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活动。有帮扶能力的

12、党员应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困难群众结成联系户。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党员的能力、特长及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党员自愿和组织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联系对象,可以一帮一,也可以多帮一或一帮多,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技能,自强自立。8、推行党员承诺制度。党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本部门、本单位制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本着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原则,以承诺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承诺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各级党组织应进一步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实行政务

13、公开、党务公开,落实好“居民、村民议事”制度,大力推行民主听证制度,通过“百姓心声倾听会”、“民情日记”等方式,充分反映民意;采取民情恳谈、交心谈心、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应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反馈意见。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9、上级党组织应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督促检查,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分析。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对党员联系和

14、服务群众情况的督促检查。各级党组织应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断创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总结、推广经验,不断完善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措施。10、本制度由教育局党总支负责组织实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电子版(四)1、党员领导干部应认真办理来信来访,并根据工作分工和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各类群众接待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党员领导干部应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和联系点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

15、创造的新鲜经验。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的时间。特别要注意深入到艰苦地方、困难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3、党员领导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挂钩联系离退休老干部、困难群众等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联系对象,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4、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在党员中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区”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展示先进,服务

16、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6、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活动。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应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困难群众结成联系户。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党员的能力、特长及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党员自愿和组织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联系对象,可以一帮一,也可以多帮一或一帮多,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技能,自强自立。7、推行党员承诺制度。党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本单位制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本着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原则,以承诺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承诺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大力推行民主听证制度,通过“百姓心声倾听会”、充分反映民意;采取民情恳谈、交心谈心、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深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