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02938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高压电气试验基本知识 一 高压电气试验的意义 电气设备在制造或检修过程中,由于材质或工艺存在瑕疵,或者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在电气设备内部留下潜伏性缺陷。如果将存在缺陷的电气设备投入电力系统运行,有的当时就会发生事故。有的虽然暂时不发生事故,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电动力,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就会使缺陷进一步发展。最后也会扩大事故。电气事故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不仅损坏设备,而且造成线路跳闸,电力中断,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秩序和生产活动。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在投入运行时或运行中发生事故,必须对电气设备进行高压电气试验,以便及时发现设备中潜伏的缺陷。因此高压试验是防止电气事故发生的重要手

2、段,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 高压电气试验的分类1 根据试验目的任务不同分类:A 交接试验 电气设备安装竣工后的验收试验称为交接试验。交接试验执行国家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B 预防性试验 指对已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为了及时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而进行的试验或检测称为预防性试验。预防性试验执行电力行业标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C 其他试验1)临时性试验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遇到异常情况,根据具体需要,临时对电气设备进行事故调查试验。2)带电测量和在线监测 所谓“带电测量 ”,是指在运行电

3、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而“在线监测 ”是指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监测。这种监测一般是自动进行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如果经实用考核证明用带电测量和在线监测技术能达到停电试验的效果,经批准可以不做停电试验或适当延长试验周期。3)电气设备的工厂试验 指电气设备制造厂产品出厂前的各种试验。2 根据试验项目内容不同分类:A 绝缘试验 绝缘试验是指对电气设备绝缘状况的检查试验。绝缘试验主要包括电气设备外绝缘外观检查,绝缘特性数据测试和耐压试验。 绝缘试验又分为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1)非破坏性试验 非破坏性试验是指使用较低的试验电压(

4、一般低于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或其他不会损伤绝缘的办法来测量绝缘的某些特性,从而判断绝缘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常用的非破坏性试验有: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测量,绝缘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简称介质损失角测量)2)破坏性试验 破坏性试验是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耐压试验。试验电压远高于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所承受的电源电压。 通过耐压试验,可以考核电气设备遇到过电压时的承受能力。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裕度达不到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则耐压试验时会出现绝缘击穿,造成损坏,因此这种试验称为破坏性试验。 耐压试验有以下几种:(1)直流耐压试验。(对被试品施加直流高压)(2)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又包括工频耐压

5、试验和感应耐压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时利用工频交流电源通过调压装置,经过升压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输出一个交流高压,对被试品进行高压耐压试验。称为工频耐压试验,也称为交流外施电压试验,或简称交流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是指交流耐压试验时利用被试品(变压器或电压互感器)本身一,二次绕组之间的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高压电对自身进行的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时在被试品的低压侧施加一个试验电压,在被试品的铁心中产生磁通,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在被试设备的高压绕组感应产生高电压,从而达到耐压试验的目的。感应耐压试验不能用于直流耐压试验。(3)冲击耐压试验。B 特性试验 通常把绝缘试验以外的电气试验通称为特

6、性试验。特性试验的目的就是检验电气设备的技术特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以满足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 有些电气设备既要进行绝缘试验,又要进行特性试验。如变压器。但有些只要进行绝缘试验,无特性试验项目,如绝缘子,电力电缆等设备。三 高压电气试验的要求1 试验工作的计划安排: 无论是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或者预防性试验,都要事先安排好试验计划。试验周期,项目和标准都要严格执行规程规定。A 交接试验计划的安排: 一般情况下,将交接试验安排在电气设备安装竣工后,既投运前进行。但有的交接试验项目必须在安装施工过程中进行。如运到现场的变压器就需要测量与铁心绝缘的个紧固件的绝缘电阻。B 预防性试验的计划安排

7、: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严格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各类电气设备的试验周期安排试验计划。对有的电气设备,根据运行状况及历次的试验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按照具体需要,也可以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缩短或延长试验周期。 为了便于对历年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通常将同一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尽量安排在相同的季节。接地电阻的测量要安排在土壤水分较少的时候。2 绝缘试验的总体要求1)在进行与温度和湿度有关的各种试验时(如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泄露电流,介质损失角),应同时测量被试品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被试品的温度不应低于+5,户外试验应在良好的天气进行,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对油侵式变压器等

8、冲油设备,应以被试品上层油温作为测试温度。2) 试验顺序: 先进行非破坏性试验,最后进行破坏性试验。如果非破坏性试验未能通过,则不能进行破坏性试验。对于冲油设备,只有在油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破坏性试验。3)对试验电压极性的要求: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时,应采用负极性接线。既负极加压,正极接地。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外绝缘的闪络和易于发现绝缘受潮等缺陷。4)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试验电压:a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以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的试验标准确定试验电压。b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作为代用设备时,应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C

9、 为满足高海拔地区的要求而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设备时,应在安装地点按实际使用的的额定工作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5)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试验电压的确定: 对于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当没有规定其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时,可根据试验规程中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的同类设备按比例采用插入法算出试验电压。110KV以下的电力设备,应按照规程进行耐压试验,有特殊规定的除外。50Hz的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电压后的持续时间,凡无特殊说明者,均为1分钟。6)冲油设备静止时间的规定: 冲油电力设备应在充满合格油,并注意静止一定时间待气泡消除后方可进行。静置时间按制造厂要求执行,制造厂无规定时,则应依据设备的额定电压满

10、足以下要求: 500KV72h 220KV及330KV48h 110KV及以下24h7)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的规定: 在进行绝缘耐压试验时,除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外,应尽量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但同一试验电压的设备可以连接在一起进行试验。为了便于现场试验工作,已有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电压的电力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但试验电压应采用所连接设备中的最低试验电压。8) 保证试验质量,防止发生误判断 电气试验要保证试验质量,必须做到:防止误试验,防止误接线,防止误判断,试验仪器必须定期效验。 a:防止误试验就是要防止搞错试验项目和试验标

11、准执行错误。试验人员必须了解被试品的技术要求和熟悉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b防止误接线就是要做到试验接线正确。试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试验接线,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试验方法的原理。同时要求有敬业精神。 c防止误判断就是要做到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正确判断。这就要求试验人员要做到试验接线正确,试验操作正确,试验读数正确,并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d定期效验试验仪器:要获得真实的试验数据,试验所用仪器仪表必须要有足够的精度,为此应定期对仪器仪表送到专业部门进行精确检验。9) 现场试验记录及试验报告 在进行电气试验时应由专人负责作好现场原始试验记录,其内容包括:a试验日期,天气状况,温度,湿度

12、。b被试设备所属单位,被试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称,编号,出厂日期,主要技术数据。c试验种类,参加试验人员,使用的仪器仪表名称和型号。d详细地记录试验项目,测量数据,试验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有无缺陷存在,处理经过。e注明试验结果是否合格。试验结束后,应由专人整理出试验报告,并由专人审阅,再经领导批准,盖上试验单位试验专用章。试验报告上应详细列出试验负责人,参加试验人员,试验报告编写,审阅和批准人员的姓名。试验报告除交付被试设备所属单位收存外,试验单位也应留档备查,作为日后电气设备安排大修小修时的参考依据。10) 试验时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及与设备运行单位的配合: 电气试验时要接触被试高压电气设备,因此试验时必须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气设备停电试验应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在进行试验时还应与运行单位负责人密切配合,试验中发现问题及时告知负责人。对不合格的被试品应采取应急措施,不得将试验不合格的被试品投入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