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语文4月综合练习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02733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二语文4月综合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二语文4月综合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二语文4月综合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二语文4月综合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语文4月综合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语文4月综合练习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二语文4月综合练习试题一、语言表达之连贯:1.(2011年山东卷)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做筹划,不妨就预做筹划,以解除近忧。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做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_2(xx山东菏泽期中)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段话。(只填

2、序号)(4分)艾草枯黄了,静静地立在山坡上, 。他的诗句随风飘远了,落在诗经的泥土中,开出了深情、朴素的花朵,流传了千年。 那位布衣诗人走在山野间 等到夏天来了,孩子不会招蚊虫叮咬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每年端午时,人们将它一丛丛抱回家,捆绑好立在家门前原来艾草是伴着爱情从千年前的诗歌中向我一步步走来看见青青的艾叶随手拈来握在指尖,思念就如潮水般涌起_3(xx年辽宁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3分)更要用人生的尺度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

3、育者的人生可能性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_4.(xx年课标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注意衔接恰当。(3分)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 , , , ,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_5.(xx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注意衔接恰当。(3分)遥

4、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_二、【xx年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听 雨叶延滨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

5、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a

6、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转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

7、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

8、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有删改)14文章为什么

9、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16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17“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三、作文:参天的大树在烈日下显得一片葱绿。绿叶微微自得地点着头说:“我茂密的叶片遮住了阳光,才给大地留下了清润的花朵。”枝杈摇晃着身子警告说:“如果你不俯在我的身躯上,烈日也会把你晒焦。”粗壮的树干抬头看看他们,低下头,一往情深地说:“我生命之泉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根须。”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一篇议论文,写出作文的题目和开头。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