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021378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一、基本情况本组共有教师_人,其中包括政治_人、历史_人、地理_人。组员中,除四位年青教师外,其余成员均为中学高级教师,基本能胜任本职工作。二、指导思想以学校本学期工作重点为指针,结合学校的课堂改革方案,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政史地教学质量为目的,以研修促教改,狠抓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三、工作目标加强理论学习,探索课堂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增进资源共享,深入课题研究,促进全组教师成长,凸显教研活动的质量。四、具体措施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指导本组成员认真研读本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坚持仰望星空。2.加强常规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听评

2、课活动,促进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3.认真组织并督促好本教研组各学科备课组的活动,探索注重实效的备课组活动方法。4.积极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促进新教师的迅速成长。5.参与学校课题研究,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6.指导本组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初中史地政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二)一、依据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学习我们要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积极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研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的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水平。结合课程改革,用好新教材,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教学向“民主”、“互动”、“开放”、“

3、探究”方向发展,提高教学效益。积极参加“创建学习型学校,争做知识型教师”的活动,把学习理论与学习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提高教师的素养。二、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学期,备课要充分,三维目标要明确。要求教师备详案,每课一案,有反思。特别注意加强有关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及课后小记的记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实行提前一周备课制度。上课要精细,方法要灵活,做到“三个不”。即不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不上无目的、无要求的课;不上无容量、无密度的课。教师认真对待,做到上课不迟到、不使用手机;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

4、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充分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方面,严格控制作业量,最好在课堂内完成,不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教导处和教研组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积极参加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加强对教师平时教学的督促。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组要配合教导处,做好教师“公开课”的活动;同时,教研组将组织组内的听评课活动,从而促进本教研组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组织教研组内的公开课,使教师不仅完成_节的听课任务,而且还通过说课、听课、评课过程,提升专业化素质。三、优化教师素质,打造精品队

5、伍这学期通过活动要使全组教师互相关心,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论文评比、学科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科质量,力求使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完成读书笔记和业务学习笔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政史地生组的全体教师将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坚持真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扎实搞好本职工作。把崇尚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每位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学习了解本学科最新信息和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富有时代特征。我们要通过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努力,使我们政史地生教研组成为一支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