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017275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论文关键词:生理心理情绪思维语言论文摘要:幼儿教师口语是教师口语的分支,它既有一般教师口语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本文从语用学角度,主要讨论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即:或由于心理紧张导致思维短暂空白或内容遗忘;或由于:JE或生理状态不佳而导致的情绪不佳、语言失控等问题。试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纠正的方法,以防止这些缺点的产生。并希望给其他阅读者提供一面镜子,检查自己是否存在类似问题。语言的交际过程是一个由内到外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输出与输人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一一传送输人解码几个阶段。作为输出的一方,要经过信息编码、发送和传送。在

2、编码阶段,要求有丰富的词汇量,以便选择和使用,这是编码的必备材料;还要懂得语法、语义(包括词义)和修辞规那么,考虑怎样使编码正确和便于发送,并且有利于接收。在编码形成的过程中,不管是语言贫乏、思维不畅,还是心理紧张或情绪不佳,都会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口语问题。在前文(之三)已经谈了由于知识贫乏、词汇单调和由于思维混乱、逻辑性差而导致的一些口语问题,本文主要讲以下问题:一、因心理紧张导致思维短暂空白或内容遗忘一般情况下,人的语言表达会伴随着思维连续不断,尤其是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话语的连续性会保持得更好。但是,人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又同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受到的影响会有不同。我们常

3、常有这样的发现,有些人平时口语表达才能并不差,有的还词汇丰富,妙语连珠。可是一遇到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参加较大规模的演讲比赛,或上观摩课,或有关部门指导、家长听课等,面对大庭广众,便会出现表达不畅,手足无措,面部表情僵硬、不自然的情况,哪怕是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也难免会中途卡壳、丢三落四、语无伦次,根本看不出平时的风采。原因何在?就是由于心理过度紧张而导致的“暂时性遗忘。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已背得滚瓜烂熟,但当被教师叫到台前背诵时,往往会背不下来,而回到座位上就又想起来了。考试中的“晕潮,演讲比赛中的“怯潮都属于这一类。可见,心理紧张等因素影响记忆,造成暂时性遗忘。心理学家还发现,

4、遗忘与所记材料的性质有关,一般说来,纯熟的动作、形象的材料不容易遗忘;相反,枯燥无味、内容抽象的材料不易保持,忘得较快。幼儿教师容易遗忘的多半是那些枯燥无味的、内容抽象的大段语言材料,而怎样演示教具、示范动作是不会遗忘的。有些年轻的幼儿教师,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胆小的教师,如遇到有外人听课时,难免会产生紧张心理,一紧张便防止不了慌乱,一慌乱便使思维混乱,心跳加速,或战战兢兢,脸色苍白;或手忙脚乱,冷汗渗出。思维不能正常进展,大脑一片空白,教学口语便出现混乱,或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或词不达意,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僵立在讲台上。能引起人的心理紧张的因素是很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i.自

5、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虽然有强烈的交际欲望,但又不敢大大方方地与人平等交往,担忧受到别人的冷落和嘲笑。在语言交际时,也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出现脸红心跳、语无伦次、手足无措等现象。如此屡次反复,便逐渐强化了懦弱感与自卑心理。有的幼儿教师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专业知识学得好,不如别人表达才能强,不如别人擅长组织等等。总之,上课时想的总是不如人的地方,这样的心理暗示,难免产生紧张情绪,越想越怕,越怕出错往往就越出错。2.陌生感。运发动在自己经常训练的场地就能发挥自如,到陌生的地方比赛,就往往不适应,这就是陌生感。有的幼儿教师怯场也是因为陌生感。比方第一次面对全园教师上观摩课,第一次去外地参加“教

6、学能手比赛,第一次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等等,都会面对许多陌生的面孔。在众目睽睽之下,因为环境陌生而心理紧张。3.性格内向。根据性格的倾向性,有人把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型。内向型的人平时不爱说话,不爱表现自己,就失去了很多锻炼胆量的时机,这样的人一旦当众讲话,就难免因心理紧张而扭扭捏捏,呼吸急促,甚至手脚发抖,前言不搭后语。4.过于关注效果。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的人本来表达才能不错,可是一到正式场合,就不能正常发挥。如参加演讲比赛、上公开课时,总想名列前茅,由于过于关注效果,而导致心理压力加大,造成紧张。紧张就难免出错。5.惧怕权威。有的幼儿教师平时讲话挺好的,一遇到有幼教专家、指导、母校教师来观

7、摩,就往往因为怕表达的内容或观点不妥,会引发别人的不同看法或非议,怕贻笑大方而紧张。以上所说的容易造成紧张的几种原因,外表上看互不一样,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即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说话时因紧张心理而引起的口语表达障碍。由于口语表达的即时性和临场性,很容易造成说话人的羞怯和紧张。紧张心理是口语表达的大敌。情绪紧张很容易导致语言和动作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下降,干扰说话人的正常思维,严重的甚至令说话人失去自控才能,使口语表达产生障碍。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因紧张而产生口语节奏、音量的失控,话越说越快,或声音越来越小,使人听不清说的什么;有的人因紧张无法表现口语表达中的停顿、重音、语调等技巧,使话语平

8、淡乏味;有的人因紧张而表现出目光呆滞,眼神游移,无法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有的人因紧张引起言语和动作的失调,甚至做出多余的小动作;最常见的是说话人因紧张而导致思路不畅,语流受阻,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更有人因高度紧张而引起声音嘶哑,甚至失声。心理障碍起源于表达者自身的心理活动,是自信心不强的必然产物,是人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一道障碍。这也如同心理暗示。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我们发出某种信息,而我们又无意中承受了这些信息的影响,并作出相应行为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不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它们。也就是说,是自己跟自己

9、过不去,是自己打败了自己。理解了造成紧张的各种原因,就可以找到消除紧张的方法。根据个人心理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方法。不同的人诱发紧张的因素会有不同,同一个场合,有的人紧张,有的人就不紧张,这与各自的心理素质亲密相关。纠正的方法是对症下药,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最重要的一条是进步心理调控才能二、因心理或生理状态不佳而导致的语言失控问题语言表达往往受情绪的影响,情绪往往受心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因此,要想保持良好的口语表达状态,就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要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必须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生活中,有些事物使人快乐、乐观,有些事物使人忧愁、悲伤,有些事物

10、使人赞叹、喜欢,有些事物使人惊慌、厌恶。这种具有某种独特色彩的内心体验,是以人的态度为转移的。心理学上把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态度体验,叫做情绪和情感。其中情绪比较短暂、易变,有较多冲动性,并且有外部表现。情绪反映人在吃、穿、注睡眠等方面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情绪的变化会带来身体内脏器官机能的变化,如呼吸、脉搏的变化。还会引起身体外部的变化,如表如今面部上:喜时扬眉吐气,悲时双眉紧整,怒时双目圆睁,惑时张口结舌,愤时咬牙切齿等。表如今语言音调节奏的变化上:悲哀时语调消沉,言语缓慢,语言时有连续,而且声音上下差异很小;喜悦时语调高昂,说话语速快,语言上下差异大;愤怒时声音高尖而有颤抖,有时声音沙

11、哑。从情绪影响身体所发生的变化中,可以理解一个人当时的内心体验。但是人是可以自我支配的,当生理或心理状态不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因为情绪会影响人的口语表达。美国有位学者指出: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心情不好时,幼儿一个很小的失误都可能使教师大发雷霆,甚至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美国全国教育结合会在?各级学校的安康问题报告?中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儿童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应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面。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挖苦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对于儿童心理安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安

12、康的威胁一样严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工作场合,不管你身体有多么不适,心情有多么不好,都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否那么,不佳的情绪状态会使你的语言表达失去控制。幼儿的心灵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假设由于你一时的语言失控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将是用多少言语也不可挽回的。近些年,因教师语言和行为不当而导致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实在是触目惊心。案例:西安市某幼儿园的两名幼儿因不听教l招呼,珠脏了教师刚拖过的地板而被迫罚跪,并祖迫用舌头舔净她们踩脏的地板。这位教师事后很龙悔,说自己刚和丈夫吵了架,心情很不好。广州某以儿园教师也因自己心情不好,加上幼儿不听话,而屡次拧幼儿的耳朵,致使幼

13、儿身心受到很大伤害,惧怕上幼儿园,夜里总是作恶梦。以上都是教师因心理状态不佳没有及时调整而导致的过激行为。可以想见,教师当时的语言会是多么凶恶、可怕。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产生不良情绪呢?社会转形与变化、教育改革与开展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珍子、家庭,面对当前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才能的高标准严要求,家长不仅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睡好、玩好、绝对平安(幼儿的平安问题是教师面对的最大压力之一),还要求幼儿园成为人才的摇篮,要求幼儿教师成为孩子成才的第一塑造者。这使本来就担负着母亲、妻子、儿女等多重角色的幼儿园教师承受了宏大的心理压力。成都市一项“关爱教师的调查结果说明:有6

14、3.2%的教师希望自己承受心理安康咨询,其中10.36%的教师还认为自己急需承受咨询。在答复“工作中感到最焦虑的问题时,很多教师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压力过大。在答复“教师的工作量呈什么趋势时,88.6%的教师认为呈上升趋势,只有1%的教师认为呈下降趋势。有89.1%的教师认为当前的工作量过大;而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进展评价时,58.1%的教师选择了“疲于奔命这个答案,只有7.25%的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是“游刃有余。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当今幼儿教师的心理状态。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教师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如今:1.职业倦担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厌倦情绪,导致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就是职

15、业倦担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精细的、长期的、紧张的并带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教师在这种繁重的工作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同时教师还可能将个人在社会、工作、家庭方面的烦恼带人幼儿园,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幼儿身上,伤害幼儿。在与教师的交谈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每天太累了,回到家只想躺在沙发上一个人静一静,话都不想多说一句。“晚上做梦都梦见孩子摔了,缝了5针。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被惊醒了,莫名其妙地回到家就想发脾气。,这些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出许多幼儿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试想长此以往,怎会不令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呢?产生职业倦怠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流露出自己的厌烦情绪,有时便会说出一些不该

16、说的话语。幼儿教师心气不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没有热情,做事无精打采,说话漫不经心,眼神没有光亮,表情麻木。见到孩子就烦,言语要么冷漠、不予理睬,要么含有嘲讽。转贴于论文联盟.ll.案例I:有的幼儿教师以消极的态度回应幼儿的求助行为:“教师,我不想画了。乐乐对教师说。“你可以涂色。“我没有水彩笔,他们不借给我。“那就是你的问题了。川他不听话,我就不借给他。一个小女孩说道。“他还把水彩笔弄坏。又一个男孩说道。“好了,画完画的可以看一会儿书。教师制止道。案例2:有的幼儿教师以冷漠的态度回应幼儿的行为。“好了,把你们要送的礼物都画在纸上。教师说道。幼儿取出彩笔盒,开始画画。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说:“教师,你看我画的花儿。“你不用让我看,等会儿我才看。教师回应道。又一个小女孩拿着自己的画给教师看。“你画的是什么?“一幅画。小女孩说道。“就没有别的了?再想想去。教师回应道。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信息以冷摸的态度进展了反响,未给予幼儿适宜的指导、支持,教师与幼儿之间未能传递爱与接纳、认可与欣喜的情感。新?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