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1303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二)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二)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二)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二)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二)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二)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二)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二)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2隆平集取士载:“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材料所反映的选官方式是 A主要依据军功选拔人才 B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 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 D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3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4宋朝刘子翚忆樊楼一诗中写到:“梁园歌舞足风流,

2、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从“夜深灯火上樊楼”一句中,可分析得出宋代汴京城商业活动的突出特点是 A夜市繁盛,突破了时间限制 B草市兴起 C 管理严格 D坊市分开5雍正皇帝认为:“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段材料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海禁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盐铁官营6“它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土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它是 A孔孟儒学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李贽思想7东西方先哲在对道德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高度重视道德的有 孟子 董仲舒 智者学派 苏

3、格拉底 AB C D8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9歌曲始业式唱道:“学堂今朝开校,清晨起床早。同学依然济济,殷勤相问好。国旗五色飘飘,旭日正相照。从兹进步愈速,知识日增高。”以上歌词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10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4、。 “时间开始了”是指: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到来 B.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1“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段材料反映了: A中体西用的主张 B.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两者都存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对西方的工商、科技、制度都要学习12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 C提倡“民主与科学” D发表文学革命论13“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

5、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4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不包括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井冈山的斗争15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大力倡导研发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能源是 A煤炭、石油 B电能、核能 C煤炭、核能 D电能、石油16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

6、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17钱满素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说:“新政完成了一次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是政府干预经济,二是政府对人民的福利负责。”这里美国“政府对人民的福利负责”的具体表现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整农业生产 D实施社会救济,以工代赈18 下图揭示了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的命运。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A.德国人口众多 B冷战 C多极化趋势加强 D苏联解体19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下列标志属于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的是20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说:“浪漫

7、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下列文学、美术、音乐作品,均属于浪漫主义的是 A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卡门 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伏尔加河上的船夫蓝色多瑙河 C人间喜剧拾穗者天鹅湖 D老人与海日出印象英雄交响曲21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据此可知,该法A是口头流传的不成文法B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C在古罗马得到普及D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22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家中长辈住在A甲处 B乙处C丙处D丁处23“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

8、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A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4恩格斯曾说:“公社是旧的、法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的坟墓,而同时对法国来说又是新的国际共产主义的摇篮。”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评价的是A巴黎公社B法国大革命 C光荣革命 D十月革命25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D巴黎和约26有人在日记中写道:“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

9、国贼,等字,奔走呼号询系留日学生因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而步军统领捉拿19人下狱,议治该留学生之罪,都中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该日记写于A1919年5月B1927年4月C1937年7月D1945年5月2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一宪法条文的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8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

10、宰世界。”能支持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俄国实力衰落B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29清朝有官员认为“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他支持的经济政策是A农战结合B对外开放C重商D海禁30引起下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时间威尼斯葡萄牙14981501年年均350万英镑年均100万英镑15021505年年均224万英镑年均230万英镑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工业革命D光荣革命31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

11、%。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32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33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A取消了自由贸易B

12、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C鼓励私人办企业D征收固定粮食税34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5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以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在此影响下,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的私人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据此可知,当时法国A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趋势B瓦解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C破坏了经济全球化的局面D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3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37“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