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0734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入门注意事项有哪些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 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 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1) 、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 拍摄。 (2) 、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 定镜头。(4) 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 左臂紧贴身体。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 、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 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

2、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 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2) 、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 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 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 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 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二、摄影的构图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

3、 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 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 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 乱、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 问题。1、构图注意事项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 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 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2) 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 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3) 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

4、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4) 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 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5) 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 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6) 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于 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 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 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 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 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

5、适的构图。(1) 正面拍摄。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 稳的构图效果。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透视感而显 得呆板。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 应有的立体感。(2) 侧面拍摄。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具有纵 深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 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透视效果也会出 现有趣的改变。(3) 仰视拍摄。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 物。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 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透视感觉。还可

6、以突出对象的高耸特性,增加 压逼感。(4) 俯视拍摄。3、构图的“三分法”“三分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人物和景物的摄影上。4、背景与前景的选择背景或前景与主题在色彩、形状、线条、质感、明暗上的不同会 造成反差,形成对比,有突出主题之用。(1) 简单柔和的背景。简单的背景不会抢去主题的地位,有利于突出主题。但过于简单 及单调的背景却会使照片过于呆板。(2) 避免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使照片看起来非常混乱,更甚者会令人辨别不出主 题是什么。(3) 避免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如果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将难以突出主体,会严重破坏照片的 整体效果。5、摄影构图的基本模式(1) 构图均衡平稳均衡,就是平衡。它区

7、别于对称。用这种形式进行构图的画面不 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 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 种异形、异量的呼应均衡,是利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浅轻 等透视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均衡。当然均衡中也包括对称式的均 衡。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对对称的那种呆 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 构图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选好均衡点 (均衡物 ) 。什么是均衡 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 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求均衡,动的物体

8、也可以 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要多加实践和学 习,用好这种艺术技巧。(2) 打破均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潮的摄影家认为均衡刺激性不强, 反映不出新时代的生活节奏和特点,他们主张打破均衡,而且也在 实践他们的观点,拍出了一些不均衡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的构图形式,称为非均衡式构图。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均衡也有不均衡。只要是内容的需要和创作意图的需求,形式可以 任意选择。非均衡式构图具有不稳定,不和谐,紧张刺激、动荡不安等特点。 从景物形象上来表现动势较为理想 ; 从心理反映上用来表达烦燥不安 的情绪、不协调的动作或不一致的注意力和不同的表情等,具有优 势

9、; 如展示战争的残酷、革命风暴、狼藉现场等场面,亦可取得好的 视觉效果。(3) 框架式构图框架式构图是用一些前景将主题框住。常用的有树枝、拱门、装 饰漂亮的栏杆和厅门等。这种构图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 有助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焦点清晰的边框虽然有吸引力,但它 们可能会与主体相对抗。因此用框架式构图多会配合光圈和景深的 调节,使主体周围的景物清晰或虚化,使人们自然地将视线放在主 题上。(4)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其特点是竖 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 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 右

10、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 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 构图。(5)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把景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央,圆心正是视觉中心。圆形 构图看起来就象一个团结的团字,用示意图表示,就是在画面的正 中央形成一个圆圈。圆形构图给人以团结一致的感觉,没有松散感,但这种构图模式, 活力不足,缺乏冲击力,缺少生气。(6) S 形构图S 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只是这种曲线条是有规律的定型曲线。 S 形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富有活力和韵味。同时,读者的视线随 着 S 形向纵深移动,可有力地表现其场景的

11、空间感和深度感。S形构图分竖式和横式两种,竖式可表现场景的深远,横式可表 现场景的宽广。S形构图着重在线条与色调紧密结合的整体形象, 而不是景物间的内在联系或彼此间的呼应。(7) 十字形构图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 ; 两线交叉点 也不宜把两条线等分,特别是竖线,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长 为好。因为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 了省略和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十字形构图的场景,并不都是简单的两条横竖线的交叉,而是 相仿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 可视为垂直竖线,左右肩膀连起来可视为横线 ; 建筑物的高与横的结 构等。也可以这样

12、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 用十字形构图。三、光线的运用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 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1、光线的性质(1) 直射光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 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 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 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 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2) 散射光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

13、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 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 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 柔和。“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 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 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 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1) 顺光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

14、接受光,阴影面积 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 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 来。因此立体感较弱。(2) 前侧光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 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 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 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3) 侧光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它会使被摄对象的 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

15、此画面的影调不亮 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 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4) 侧逆光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它令对象 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 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5) 逆光“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 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 弱,影调比较阴沉。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 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 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

16、差。(6) 顶光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 是一个好例子。“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 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7) 底光3、光线的反差“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的色调关系。所 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 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 常强烈。相对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 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四、光圈、快门、对焦、景深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 拍摄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