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05208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塑料模具现状与开展趋势系别:数控与材料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制:三年:童胜明学号: 15130228指导教师:婧二零一六年五月十日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我国塑料模具现状与开展趋势摘 要现在,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上下,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上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塑料模具的开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开展而开展的。近年来,人们对各种设备和用品轻量化及美感和手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塑料制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关键词:塑料磨具;现状;开展;趋势目 录第一章我国塑料模具的开展11.1

2、 CAD/CAM/CAE技术的应用11.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11.3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11.4 热流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11.5 精细、复杂、大型模具的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1.6 模具寿命不断提高21.7 模具效率不断提高21.8 采用模具先进加工技术及设备2第二章我国塑料模具现状32.1 新型材料塑料简介32.2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32.3我国塑料模具的差距52.3.1 塑料模具产品水平52.3.2工艺装备水平62.3.3 开发能力及经济效益等方面62.3.4 管理及其他方面62.3.5 产需矛盾6第三章 我国塑料模具的开展趋势73.1 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将全面推广CA

3、D/CAM/CAE技术73.2 快速原型制造(RPM)及相关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开展73.3 高速铣削加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73.4 模具高速扫描及数字化系统将在逆向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83.5 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将得到开展83.6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和高压注射成形等工艺将进一步开展8总结10参考文献11插图清单图2-1国外产品水平5 / 第一章我国塑料模具的开展塑料模具的开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开展而开展的,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开展很快,特别是最近几年, 无论在质量、技术和制造能力上都有很大开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1 CAD/CAM/CAE技术的应用现在CAD/CAM/CAE技

4、术在塑料模的设计制造上应用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CAD/CAM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使用计算机进展产品零件造型分析、模具主要构造及零件的设计、数控机床加工的编程等已成为精细、大型塑料模具设计生产的主要手段。一些塑料模主要生产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CAE)技术对塑料注塑过程进展流动分析、冷却分析、应力分析等,合理选择浇口位置、尺寸、注塑工艺参数及冷却系统的布置等,使模具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也缩短了模具设计和制造周期。1.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塑料模的设计制造水平。国一些主要的塑料模生产企业已经实现了通过客户提供的产品三维信息盘片和网上产品电

5、子信息来进展预算、报价、设计审定、设计更改等,这不仅缩短了生产前的准备时间,而且还为扩大模具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直接利用了用户提供的产品电子信息,大大缩短了CAD/CAM的技术准备时间,也相应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1.3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几年前还是刚刚开场应用的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近年来开展很快,更趋成熟。目前,不少企业已能在电视机外壳、洗衣机外壳、汽车饰件以及一些厚壁塑料件的模具上成功地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CMOLD气辅软件,取得了良好效果。1.4 热流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近年来,热流道技术开展很快,热流道模具比例不断提高。虽然在全国围来说,热流道模具比

6、例仍旧不高,但也有些模具企业,热流道模具已占其模具生产总量的1/3左右。现在,一般热式、外热式元件以及分流板多点热喷嘴的构造应用已比拟普遍,具有先进水平的针阀式喷嘴和通断控制式喷嘴国也能自行设计制造。与此相应,国产商品化热流道系统元件也已出现。1.5 精细、复杂、大型模具的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国生产的小模数塑料齿轮等精细塑料模具已到达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齿轮模具设计中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压缩造成的齿形误差,到达了标准渐开线造型要求。显示管隔离器注塑模、多注射头塑封模、高效多色注射塑料模、纯平彩电塑壳注塑模、洗衣机滚筒注塑模、塑料管路三通接头注塑模、汽车灯及汽车饰件注塑模

7、、冰箱吸塑发泡模等一大批精细、复杂、大型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也已到达或接近国际水平。使塑件尺寸精度到达67级的塑料模具国已可生产,其分型面接触间隙为0.02mm,模板的弹性变形为0.05mm,型面的外表粗糙度为Ra=0.05mm0.025mm。使用CAD三维设计、计算机模拟注塑成形、有些模具零件到达互换、抽芯脱模机构设计新颖等,对精细、复杂模具的制造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20吨以上的大型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也已到达相当高的水平。34英寸彩电塑壳和48英寸背投电视机壳模具,615kg洗衣机塑料模具、汽车保险杠和仪表盘的注塑模等大型模具,国都已可生产。国最大的塑料模具已达50吨。1.6 模具寿命不断

8、提高通过采用优质模具钢、对模具工作零件进展相应的热处理、采用高质量模架再镶入淬火工具钢件等构造,近年来模具寿命不断提高,不少模具的寿命已能到达100万次以上。1.7 模具效率不断提高挤出速度达215m/min以上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国已能商品化供给。双腔共挤、多腔注塑(塑封膜已达600腔)、采用热流道技术等使模具效率不断提高。不少企业在自动脱模(脱流道)方面精心设计,同时更加重视冷却系统的设计,使模具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有的甚至能使注塑生产效率提高几倍。1.8 采用模具先进加工技术及设备采用模具先进加工技术及设备,使模具制造能力大为提高。高速铣削技术及高速铣削机床在模具加工中的使用,已使模具加

9、工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目前,主轴转速到达25000r/min以上的高速铣床国已引进多台,转速到达8000r/min以上的机床就更多了。使用高速铣床,采用高速铣削技术,不但能使模具精度和外表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模具制造周期大为缩短。国外引进的高精度数控电加工机床的使用也使模具制造能力得到提高。某些国外电加工机床具有容丰富、实用可靠的工艺数据和专家系统,使模具的深槽窄缝加工、微细加工、镜面加工等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新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加工反力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了大面积加工的深度控制精度。电火花混粉加工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模具外表质量。模具逆向工程技术、快速经济模具制造技术、三维扫描测量技术及数

10、控模具雕刻机的开展与应用,对模具制造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第二章我国塑料模具现状2.1 新型材料塑料简介塑料作为20 世纪的一种新兴材料,其使用围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成为继金属、木材、硅酸盐之后的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塑料的迅速开展,带动了塑料模具材料的开展。随着高性能塑料的开发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塑料制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并向精细化、大型化和复杂化开展,使塑料模具工作条件更加复杂和苛刻,对塑料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球围塑料模具材料的开发速度都在加快,品种也在迅速增加。新型塑料模具材料的开发,对保证模具质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降低生产本钱都有着至关

11、重要的作用,能进一步地推动塑料工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开展。2.2我国塑料模具现状80年代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开展迅速,年均增速均为13%,1999年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为245亿,至2002年我国模具总产值约为360亿元,其中塑料模约30%左右。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开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

12、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如某津荣天和机电和北极星.K模具制造多腔VCD和DVD齿轮模具,所生产的这类齿轮塑件的尺寸精度、同轴度、跳动等要求都到达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还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收缩造成齿形误差,到达了标准渐开线齿形要求。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mm的一模两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等。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mm0.05mm,外表粗糙度Ra0.2m,模具质量、寿命明显提高了,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1030万次,淬火钢模达501000万次,交货期较以前缩短,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

13、镶件互换构造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如海信模具、某通信播送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气辅软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热流道模具开场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10%,与国外的50%80%相比,差距较大。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

14、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美国ParametricTechnology公司的Pro/Em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5、英国Delta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美国AC-Tech公司的C-Mold及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软件等等。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CAD/CAM的集成,并能支持CAE技术对成型过程,如充模和冷却等进展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开展。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的塑料模CAD/CAM系统有了很大开展,主要有北航华正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CAXA系统、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注塑模HSC5.0系统及CAE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