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方案建议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00510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谈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方案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家谈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方案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家谈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方案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家谈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方案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家谈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方案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家谈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方案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谈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方案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体现工业互联网带来了新机遇:工业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式,它的三种典型价值(管理价值、协同价值、计算价值),给传统的制造业行业发展带来了的新动能,从而可以产生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最终帮助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行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问题:这么好的技术工具,为什么在当前时间点没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自发引爆呢?主要有哪些阻碍点呢?益普科技(EPLUS)认为:站在中小制造企业立场上,主要有下面几点:1 、看不上:中小制造企业老板由于自身认知水平差异,看不到新技术工具带来的价值。2 、用不起:制造业当前整体环境不好,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成本压力大,传统信息化工具,成本太高,

2、动辄几十万几百万。3 、选不好:供应商多、价格不统一、不透明,供应商看菜下饭,价格差异大。4 、用不好:由于自身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不高,加之ERP、MES等传统软件实施难度高、失败率高,很多老板畏难畏惧。5、打不通:传统的信息化IT软件,多在企业内部独立运行,与外部打通困难,实现产业链协同更加困难。6 、有顾虑:财务、订单数据上云,实现数据“共享”,中小制造软业担心税务、法务、商业机密等信息安全问题。7 、不彻底:很少供应商可以承诺按效果付费,安装实施结束就要付费,老板们付款不痛快。8 、有差异:同样的产品,不同的顾问和项目经理,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落地效果差异性较大。站在服务商立场上:1 、利润

3、低:中小软业预算低,投入少,需求确不比大软业少,服务商利润空间低。2 、结案难:用户需求边界把握不清晰,项目不易结项,二期款、尾款结款难。3 、投入大:以MES为例,开发一个MES的投入特别大,再针对客户二次开发,要有持续的积累、强大的技术团队与持续的投入。4 、困难大:建立立协同平台可以达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不根据市场规律强行建立平台,困难很大。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工业互联网这种看上去非常好的技术工具,并没有像“消费互联网”早期,媒体、社交、电商等行业自发增长,并通过“长尾效应”盈利。政策的目标和侧重点ToB的商业模式,与ToC有本质的不同:ToC的本质是“流量经济”,通过流量带来人与人

4、之间的高密度、高效率的互联互通,从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ToB的本质,益普科技(EPLUS)认为是“协同经济”:通过协同、通过AI人工智能进行高效协同,从而产生新业态新模式。然而,协同经济是一个“群体效应”,需要通过引导,使得各中小制造企业由不规则的“布朗运动”,转化为“有序运动”,从而真正产生“新动能”。政府政策的本质和目的应该是:利用政策引导,打通关键节点,引爆燃点;并通过打造“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并总结经验,打破原有格局及固有商业形态,形成示范效应,从而激发行业的自发发展。政府的角色,应该是“Tutor”的角色,临门一脚,把大家引入行业之门。政策落地路径讨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点的梳理总结,政策

5、应朝着消除、降低、减缓上述问题的方向落地,从而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1 、 针对“看不上”企业认知不够* 开展“洗脑”宣导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新闻媒体影响、企业内部咨询诊断等活动,让企业认识到紧迫性和必要性;* 试点示范,通过示范效应,在行业里树立标杆,通过同行影响;* 通过产业链反向推动,从行业的终端制造企业入手,通过订单反向推进。2、针对“用不起”“不彻底”:价格高,费用昂贵* 供应商通过行业解决方案和标准化产品模块方案,提高可复制性,降低成本;* 利用新型技术工具,提供SaaS软件,降低部署、实施成本、运维成本;* 商业上实现按月按年租用,降低企业一次性投入成本;* 按效果付费,打消企业顾

6、虑;3 、针对“选不好”:价格混乱,产品参差不齐政策引导建立“行业采购目录”,类似于安卓市场一样,各家服务商可以提交应用,并对价格进行相对公开,根据用户反馈或专家评定,做“优选推荐”。利用政府背书,方便制造企业进行按需选购。4 、针对“打不通”:数据孤岛,协同困难通过政策引导“上云上平台”,并要求各资源池供应商提供标准数据接口,从而实现数据层面无缝对接,实现企业单“点”到行业协同“线面”到产业链协同“体”的互通基础9 、 针对服务商“困难大”5 、 针对“有顾虑”:税务问题、商业机密问题数据上云后,中小制造企业担心税务、商业机密等问题,需要通过政策进行正面宣导,并通过“政策手段”和“技术手段”

7、,让企业确信数据安全,打消其这方面的顾虑。6 、针对“用不好”和“有差异”* 主要指的是相关“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通过政策建立“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和输出。(具体方案书里已有详细)* 建议工业互联网学习交流机制,可通过联盟,成立“数字化转型创新研究院”,各服务商出师资、出教材,由联盟统筹,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输出机制、甄别机制;7 、针对服务商“利润低”“结案难”* 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模块化产品解决方案,降低边际成本* 建立“服务商联合体”,把自己擅长的行业方案及产品与相关服务商联合数据打通,联合提供复杂解决方案。8、针对服务商“投入大”* 产融结合,政府提供平台,帮助服务商和投资机构建立沟通机制,解决好产品持续开发的投入问题。* 从简单切入,做试点示范:试点行业、试点企业、试点车间(厂中厂),政策进行补助,帮企业快速迈入门槛。* 有条件的行业可以先行先试,试点成功即可享受补贴政策,政策通过竞争来获取通过政策引导,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而加速行业发展,快速推进行业自主发展。政策落地方法论及总体思路* 通过调动供给侧,激励服务商,推进行业发展;* 从试点出发,建立“经济特区”,小范围内给与政策尝试;* 解决关键问题,打通关键环节,引爆行业发展;* 大处着眼,为最终实现产业链集群及协同做细致铺垫;小处着手,从极简出发,分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