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99430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山地的形成读美国马里兰州某山包图,回答12题。1该山包属于()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 D火山2图中地貌的成因是()A背斜顶部受张力,海浪侵蚀作用强B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外力侵蚀C岩浆岩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D地壳水平挤压过度,岩层破碎解析:1.B2.B第1题,图中山包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山。第2题,图中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外力侵蚀,从而形成山岭。读庐山附近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3庐山属于()A背斜山 B向斜山C断块山 D火山 4下列地貌与鄱阳湖成因相似的是()A华山 B日本富士山C喜马拉雅山 D渭河平原解析:3.C4.D第3题,据图可知,庐山相对于两侧岩块上升,属

2、于典型的断块山。 第4题,鄱阳湖和渭河平原都是由断层陷落形成的。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读图回答56题。5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D发展沿线旅游业6下列有关“人”字形铁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D增加了工程量解析:5.C6.B第5题,京张铁路八达岭段地势陡,坡度大,为了减小坡度,詹天佑设计出用“长度”换“高度”的“人”字形铁路。第6题,“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可以将线路的

3、坡度降低,缩短隧道开挖长度,减少工程费用,降低施工的强度和难度。读世界某区域板块分布图,回答78题。7图中表示的板块依次是()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南极洲板块8图中a、b为板块边界,有关两者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a生长边界,b消亡边界Ba消亡边界,b生长边界Ca生长边界,b生长边界Da消亡边界,b消亡边界解析:7.B8.B第7题,根据板块分布特征可判断,为非洲板块,为亚欧板块,为印度洋板块。第8题,图中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处,为消亡边界;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为生长边

4、界。右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910题。9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A背斜 B向斜C断层 D褶皱10下列地形与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C华山 D富士山解析:9.C10.C第9题,图中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原为同一岩层,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岩层之间出现断裂并有错动,说明该地质构造为断层。第10题,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位置出现了上升,在断层构造中相对上升的岩体会发育成山岭或高地。选项中只有华山的形成与岩体相对上升有关。一、选择题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

5、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图1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2与图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Aa图 Bb图Cc图 Dd图解析:1.C2.D第1题,处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处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处的岩层不连续且发生了明显的错位,为断层。第2题,一般而言,上坡时,自行车的速度慢、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路程短,即图中GPS记录的点间距就小;据图可知,甲附近存在一下坡、乙附近存在一上坡,故其剖面

6、对应d图。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3与上图甲处地形成因相同的是()4该区域()A河流干流自南向北流B河谷仅受流水侵蚀而形成C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D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解析:3.B4.D第3题,甲处为河流支流的发源地,所以地势最高,甲处的岩层最新,并由甲向两侧变老,故该处为向斜成山,与B形成原因相同,故选B。A是背斜,C为断层,D为板块运动造成的地形抬升。第4题,图中甲处地势最高,为河流支流的源头,为分水岭,根据支流向偏南方向流动,可知河流干流自北向南流,A错误;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图中河流河谷峡谷支流较少,流域面积较小,C错误;图中区域位

7、于我国西南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6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岛弧和海沟B高大山脉 C裂谷和海洋 D岛弧和裂谷解析:5.A6.B第5题,由图可判断,图中的板块边界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第6题,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易形成高大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易形成海沟、岛弧;板块张裂易形成裂谷和海洋。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78题。7综合图中信息,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

8、因素是()A气候 B河流C地形 D资源8为发展a城镇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c港口城市的公路。图中最合理的选线方案是()A线路 B线路C线路 D线路解析:7.C8.A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小盆地内部,四周山脉的阻挡制约了交通运输的发展。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线路沿河谷分布,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线路都要穿过山地,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其中A为_斜,B为_斜。(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流水、风力)的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3)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和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

9、?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_处。(4)A、B两处中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处;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等地质灾害。(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多选)()A黄土岩性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解析:判断地质构造的方法之一是观察地层的弯曲变化情况,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确定地貌特点应分析地表的形态变化,其为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背斜部位受张力易侵蚀,而向斜部位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与岩浆活动无关,它的坚硬程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外部环境,一般来说,坚硬的岩石不易受侵蚀,表现在地貌上常形成山岭。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层冷凝形成的,常埋在地表以下。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环境效益,因此不能任意采伐。答案:(1)褶皱背向(2)流水侵蚀(3)(4)BA(5)增加滑坡和泥石流(6)A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