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9312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一)为了克服第一、二代选粉机存在的缺点,提高选粉效率和选粉精度,进而提高粉磨效率,日本小野田(oNoDA)公司率先研制开发了o-sepa型高效选粉机,在选粉原理上是个重大突破。由于o-sepa高效选粉机的优点突出,引发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水泥设备制造公司参照其工作原理,竞相开发出各自的高效选粉机,因而出现了多种型式的高效选粉机,称为第三代。因为o-sepa型高效选粉机开发最早,使用最多,所以是世界公认的第三代高效选粉机的代表。这些高效选粉机除广泛应用于球(管)磨系统之外,还被推广和移植到其它粉磨设备。如辊式磨机和辊压机等系统中去,同样显示出它

2、的突出优越性。1、o-sepa型高效选粉机o-sepa型高效选粉机的构造,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壳体、回转部分、传动装置和润滑系统等,如图1所示。壳体部分是一个双蜗壳形的旋风筒,主要由两个对称布置的进料斗1和2,带有两个高度相同而宽度不同的一、二次风的进风口3和4的蜗壳部分5,带有三个互成120“布置的三次风进风口6的倒锥形集灰斗7,上部粗大的弯形排风排粉管8和固定在壳体上部的传动支座9等组成。在壳体内相同半径的圆周上均布装有许多个相同的主式导向叶片10,与圆周切线成一定角度(一般为15“左右),以增加一、二次风进入机内后的旋转并可控制其圆周分布均匀。同时还装有空气密封圈和缓冲折流板12,以

3、控制物料不进入笼形转子的中部而全部进入选粉区。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壳体内的磨损部位均设有防磨措施:一、二次进风口和出口弯管内或整个壳体内均粘贴有陶瓷片;进料斗、导向叶片和缓冲折流板等均喷涂耐磨材料;倒锥形灰斗焊有多圈扁钢,以形成料衬。回转部分由笼形转子13、主轴14和支承轴承15、16等组成。笼形转子13的上部固定着空气密封圈“土”形件17,表面焊有带辐射筋并喷涂耐磨材料的撒料盘18。一周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竖向窄而长的风叶19,几块圆环形上下均布的水平隔板20通过几个连接板21与转子轴套相连,形成一个笼形转子。转子用键固定在主轴14上并带动整个笼形转子13转动。笼形转子13与壳体内的立式导向叶片

4、10之间所构成的窄而长的空间便是选粉区。传动装置由立式电动机22,立式减速器23和梅花型弹性联轴器24等组成。通过这个联轴器与立式主轴14相接,并带动其转动。整个传动装置由固定在壳体上部的支座9支撑。润滑系统由一个稀油站25和管路26等组成。主轴的两个支承轴承15、16和立式减速器23均由稀油站供油润滑和冷却。轴承采用橡胶骨架油封和气封,避免灰尘侵入。为了使转子平衡不受喂料的影响,经粉磨后的物料从两个对称布置的下料斗喂入到撒料盘上。撒料盘设置在转子上部的外围,半径较大,因此,落入其上的物料受较大离心力的作用,极易撒开,然后被抛向缓冲板(挡环)。物料通过撞击进一步分散后便改变方向,自由下落到转子

5、与导向叶片之间的狭长环形空间的分离区形成料幕。以磨内的通风作为一次风,粉磨系统中设备的收尘气体作为二次风,分别从壳体两侧互成1800设置的两个切向进风口水平导入机内穿过导向叶片与转子的旋转作用相结合,形成强烈的水平旋流,强大的剪切力能将物料团块打碎,给高效选粉创造条件,避免合格细粉旁路,未经选出就进入粗粉和磨机的喂料系统。固定的竖向导向叶片确保在整个选粉区内压力降恒定,并使气流方向一致,从而可避免物料和气流向阻力最小的区域流动。因为消除了风速差,所以所有的粉粒均可受有均匀的选粉力,有利于转子周围的物料均匀分散,保证无弹道、无死区和无器壁效应,图2。转子的多层水平隔板产生一个水平的涡旋流,一方面

6、可以消除层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气流的涡旋流动,因而可使物料在选粉区的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粉粒的精确选粉,图3。断面相同的狭长环形空间,构成了一个形状简单的分离区。在任何位置上的气流运动速度基本相等,对于质量相同的物料颗粒,所受离心力c和抽吸力D的作用稳定不变,因此分离条件简单清晰。只要cD,便都是回料粗粉,Dc的颗粒穿过转子风叶进入其内部,从中间出风管被吸出,最后由收尘器收集为成品,图4。 粗颗粒在通过窄而长的分离区下落过程中,不断受到水平切向气流的冲刷,将粘附在其上的细粉不断地冲刷下来,进入到笼形转子的中间。偶尔尚存的粉料团块会被转子叶片继续击散,同时还能精确地控制最大颗粒。落入灰斗的粗粉中

7、一旦还挟带有合格细粉,则会被圆周的均布的多个三次洁净风吹动和清洗,使细粉选出,由灰斗排出的粗颗粒表面更加洁净。通过控制空气流量和转子转速,就可以改变水泥的粒度分布并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来自磨机排风口的含尘气体直接进入选粉机选粉,这样的管道布置不再需要安装二次选粉机,同时磨机的风速可得到精确控制。基于上述工作原理上的一系列重大改进,使o-sepa高效选粉机的选粉效率和分离精度大为提高。生产实践证明,与传统的选粉机相比,可使粉磨系统增产20一30%,节电15-20%;产品中含有对水泥强度起主要作用330m。的颗粒较多,水泥泥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出机水泥温度低,一般无需采用磨内喷水或水泥冷却器,使生产

8、费用降低,简化了附加系统;磨内通风及系统收尘气体全部引入选粉机,使流程简化;细度控制灵敏,调节范围较广;由于选粉区窄长,所以体形小,重量轻,极易布置,尤其对老厂改造,条件更加方便。2、sepax型高效选粉机sepax型高效选粉机是丹麦史密斯(F.L.sm idth)公司开发的仅次于0-sepa型的一种小型回转式高效选粉机,到1986年已有30台投入市场,到现在已成倍的增加。当时主要用于水泥粉磨系统,现在已推广到其它粉磨设备和系统中去。使用这种选粉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西班牙、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我国等。 这种选粉机有两种型式,即sepax-型和sepax-型。后者与前者的区别是上部带有四个小旋

9、风筒、成品靠自身就能收集大部分,见图5。 就选粉机而言,其构造是相同的,只是将排风排料管换成了四个小旋风筒,排风排料管分成了两路。3、sepax型高效选粉机Sepax-型高效选粉机的构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散部分l、连接风管11和选粉部分分散部分在选粉机下部,主要由喂料管1、气体锁风阀2、撒料板3、上排渣口4、下排渣口5和进风口6等组成。中间的连接风管将分散部分和选粉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长度可长可短,根据工艺布置需要确定。选粉部分设置在上部,它由传动装置7(图中省略)、细粉同空气出口8、轴套9、轴联接器10、笼形转子11、转子叶片12、固定于外壳体的立式导向叶片13、壳体14、壳体支座15、

10、粗粉内锥16、粗粉出料管17和粗粉出料阀18等组成,壳体内壁装有防磨衬板19。物料由喂料管喂入后,经撒料板分散到整个截面中,然后由进风管引入的上升气流通过中间连接管进入选粉部分。物料中含有的碎铁渣和碎料渣由上下两个排渣口排出体外。进入到选粉部分的物料首先穿过导向叶片,进入选粉区,受到转子旋转竖向叶片产生离心力的作用,使物料颗粒受力平衡,这点与o-sepa选粉机极为相似。粗粉靠重力下落到粗粉锥体中,由粗粉出料管排出,回磨重新粉磨。细粉穿过转子竖向叶片进入中部,经由细粉同空气出口被吸出,通过收尘设备收集为成品,空气排出。Sepax高效选粉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性能好、效率高。下部的分散部分由固

11、定的撒料板代替了传统的旋转撒料盘,使物料得以均匀分散。通过中间连接风管时,又进一步得到分散。在穿过圆周均布的竖式导向叶片时,粉料团块还会继续击散,使进入选粉区的物料分散极好,给高效选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选粉区窄而长,延长了物料的停留时间。空气在转子周围分布均匀,涡旋气流稳定,颗粒受力恒定。因此,选粉性能好,效率高。实践证明,一般可使粉磨系统增产30%,节电20%。3.2能力大Sepax高效造粉机的直径可在1.94.75m之间,相应的选粉能力为25一300t/h。3.3细度调节容易只要改变转子的转速就可将成品细度控制在2500-5000cm2g勃氏比表面积范围内。3.4减轻磨损,防止蓖板堵塞这种

12、选粉机可有效地将研磨介质和物料的碎渣及时排出,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选粉机和输送设备的磨损,另方面可减少磨机蓖板的堵塞,能够提高粉磨效率。3.5结构紧凑,体形小、重量轻这种选粉机将分散和选粉分开,构成了细长结构。因此,结构紧凑,体形窄小,重量很轻。非常适用于将开流粉磨系统改造为圈流粉磨系统,更适合于改造普通型的选粉机。Sepax-型高效选粉机的构造与Sepax型基本相同,只是将向上偏斜的一个排风排料管取消,而改成互成900切线形的排风排料管,分别与四个相同的小旋风筒2的进风口3联接。四个旋风筒的上部出风分别进入两个集风管4中,这样一来将选粉部分的高度降低约500mm,并且成品靠自身的四个旋风筒就能收集大部分,使后部设置的收尘器规格减小,如图6所示。Sepax 型高效选粉机的工作原理与Sepax-型完全相同,在此别不重述。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