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8584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魔幻的颜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课 魔幻的颜色1、学习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并学会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出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相环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疑引趣,导入新课 1、播放多彩世界课件,学生观察 2、师: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 三、实验演试,认识新知 (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三原色:红、黄、蓝 2、认识三间色通过色水实验,说明了三原色 中两色各自相生新

2、的颜色橙、绿、紫。 (二)用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1、教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2、有白纸上涂色水。两种原色调在一起时,颜色会起什么变化。 四、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五、赏析作业,拓展延伸 .第二课 万花筒 教学目的: 、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少数民族儿童的形象,进行简笔人物画的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突出少数民族儿童的服饰特点,色彩要求鲜艳、漂亮。画出少数民族人物的动态特点,表现少数民族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对民族服装特点的把握。教具准备: 收集少数民族的图片资料。 教

3、学过程 一、教师简单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教师、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 三、学生欣赏图片资料及教材中的作品,说说自己熟悉的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四、讲解作画要领,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讲解作画要领及要求。 、学生用铅笔勾画草图、填上颜色,勾画线条。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五、师生评价欣赏美。 、学生自评。请几个同学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创作过程,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 、学生互评。 、教师小结。 第三课 大人与小人国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儿童的艺术个性。 2、学习构图基本 知识,进行运用色彩表现景物的训练。 教学重

4、点: 掌握构图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色彩表现景物。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介绍世界的飞行史 2、讲叙中国古代某一个关于飞行的神话,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感兴趣。 二、组织讨论 1、人类要飞行,可以借助什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空中飞翔时的情景。 2、提醒学生不要画过于现实的飞行,而应该画出想象中的自由飞翔。 三、学生绘画,教师巡视。 1、绘画手法不拘。 2、注意构图饱满。 四、展示作品 评一评谁 1、飞得最妙。 2、表扬富有想象力的同学。 第四课 前前后后教学目的: 1、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空

5、间想象能力。 2、营造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探索协作学习的新模式。 3、欣赏浮雕式贴画的艺术样式,提高学习的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制作橡皮泥贴画,培养学习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彩色底纹纸,橡皮泥,小刀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二、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简介足球 2、并展示些学生熟悉的球星(如贝克汉姆,齐达内,罗纳尔多)踢球的照片,让学生感受踢球时的生动神态以及各种踢球动作。3、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师示范制作,使学生了解制作步骤 1、用铅笔在底纹纸上勾画出大致草图, 2、选择合适的橡皮泥捏好形状贴在底纹纸上 四、学生分组协作

6、1、强调协作式学习 (3- -4人为一组) 第五课 天然的斑纹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拓印纹样的知识,扩大学生审美领域。 2、学习从实物上拓印肌理纹样的技巧,训练学生搜集素材利用素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从实物拓印肌理纹样。 教具准备: 铅笔,蜡笔,薄纸张,夹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检查学生是否备齐用品 二、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体验肌理纹样的自然美感。 解释:肌理是平面构成中的一种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中,要获得肌理纹样可以有许多方法。 三、学生结合,学会制作 1、师选取表面肌理较好看的物件,如席子上面覆盖一张薄纸,用平子固定好,然后用绘图铅笔在约止轻轻磨拓,便可制作出漂亮的肌理纹样。 2、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放音乐欣赏。 3、要求学生磨拓时不能性急,要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四、反馈交流,巩固提高 1、请各小组进行评选,选出创作水平较高的作品。 2、废品清理保持教室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