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8536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合格考模拟题(二)一、 连线:(1) (2)二、单选题1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代表性鞋履,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研究到“文化鞋”制作说明A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2经典诵读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

2、“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 D先继承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3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A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国家应该取消外语课程C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D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4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普及中医针炙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如电针疗法、激光针炙等。这些治疗方法的

3、配合使用,提高了针炙的治疗效果,而针炙传统技法和经络腧穴相关的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炙医生所运用。这启示我们发展传统文化必须认识到A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B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先继承再发展D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5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广东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6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对文化的摧残和人性的束缚,更新了人对世界和宇宙的看法。启蒙运动改变了人对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改变了西方人的价值

4、观。人的心智的解放,也使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历史事实说明A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复兴古代文化 B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带来文化的巨变7每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同时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更替 8我国首部字典说文解字图书及数据库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意味着计算机无法处理生僻古文汉字的瓶颈已被突破,古籍图书的出版印刷将从依靠传统影印技

5、术时代向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挺进。这表明A文化传播是从印刷开始的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网络将取代其他传媒 D网络和信息产品的出现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9.近年来,在城镇化、工业化大潮中,不少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同时,有一些地方兴起了“古镇古城重建风”,往往是“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城镇化与文物保护似乎成了一个悖论。对此正确的看法是文化应当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保护好传统建筑这一凝固的艺术保护文化遗产能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10100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为“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

6、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市场,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 A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B文化发展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C文化融合离不开文化传播交流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11篆刻作品稻田深处草虫鸣和边款:“日头黄,农夫忙,汗滴脚下锄头扬。稻花香,虫儿唱,一派田园好风光”通过描述农村生活的趣事,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这折射出A艺术需要立足于实践进行创造B篆刻应该满足大众通俗化需求C继承传统是篆刻艺术的特殊本质D面向世界是篆刻艺术的基本特色12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他吞服曼陀罗,失去知觉,终于

7、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看,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14中国农民歌会打破了“明星叙事”,走出了“创意危机”。该节目上的歌手们有农妇,有菜贩,有草原

8、上的环保宣传员。虽然他们音色仍有不完美之处,技巧还可再磨炼,但他们的歌声没有无病呻吟、鲜少浮夸煽情,那种质朴刚健的审美、阳光向上的气质,颇打动人心。材料启示我们A有的文化创新来自实践 B文化创新要依赖于农民的智慧C内容的创新要服务于形式创新 D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15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启示我们A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 B书本是知识的源泉C文化创新需要想象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6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等都与过去发生很多变

9、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很多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大力发展。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不断地与时俱进。这告诉我们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17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

10、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18.现实题材电视剧是以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为核心,必须具有“真实”和“写实”的特点,还原当下人们生活的精神物质特征,从当代社会中真实的故事出发,走进观众的内心,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加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 B C D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

11、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 B C D20汉沽版画以汉沽地区盐场、化工、农业、渔业的劳动和生活为题材,吸收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及西方艺术的创作手法,采用木刻、纸版等表现形式创作,深受百姓喜爱。汉沽版画的成功表明A绘画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只要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的创新C艺术的形式决定艺术的内容 D艺术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21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体现的道理是A借鉴和

12、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B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C植根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继承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任务22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23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者的徐悲鸿先生,在艺术领域创造了自己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站在文化创新的角度,古为今用是指A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并运用到现代的实践中 B要改

13、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C要加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D完全用传统文化来指导当前社会发展24新贵妃醉酒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新贵妃醉酒实现了京剧、流行音乐的巧妙结合。当前,这种风格的歌曲有很多,更有甚者,把外语、ACG、R&B等元素融入传统戏曲当中,从而进行创新。这说明在今天,通过多种手段或方式,传统戏曲也可以实现“华丽转身”,逐渐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这启示我们A文化创新的目的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D文化创新需要承袭传统、推陈出新25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

14、“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该诗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不要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摒弃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A B C D26一个民族,疏离了历史,自然就无希望;舍弃了文化,也就失去了灵魂。这说明,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A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B批判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C把实用主义和形式主义结合起来 D继承传统文化和历史习俗27在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上,一些人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因其所依附的封建政治体制的消失,两者一同成为历史,在越来越追求现代文明的今天很难得到现代人的认同。这种观点是 “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A B C D28.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皮影传承人薛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