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98535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上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 年级 上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案姓名: 张先祥 时间: 2018 年 8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周 次时 间教 学 内 容课 时第1周8.27 31未来就在眼前改变生活的大数据令人震惊的人工智能1第3周9.10 14大数据特点一:大大数据特点二:形式多样1第5周2428大数据特点三:快大数据特点四:低价值密度1第7周10.812大数据特点五:真实性1第9周2226中国天眼1第11周11.59洪水预报1第13周1923关爱留守儿童1第15周12.37人与机器的交流1第17周1721计算机对人类智能的模仿1第19周2428测量人工智能的一把尺1第1课 未来之门2018.8.27

2、8.31【教学目标】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科技进步所推动的【教学重难点】重 点:用身边熟悉的事例建立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两个概念的感性认识难 点:理解第一幅六格漫画中人物关系和“现实未来”的场景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备导入激趣导入播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真观看新授开始学习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页、第6页和第10页的漫画,请学生思考漫画中所蕴含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内容。二、情景重现1、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穿越时空”的假想2、让出行尽在掌握、舌尖上的数据纸质地图到电子地图的转变3、“少女诗人”养成记人工智能的强大学习能力。三、实践活动1、上网收集

3、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以及汉、唐、明、清各朝代的人分别吃哪些食物,分析是哪些原因导致食物越来越丰富。2、与计算机下五子棋学生回答漫画中有哪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内容。学生通过情景重现,感受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技进步的密切联系,从而了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带来的科技进步和生活便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联系,并感受人工智能的强大学习和应变能力。小 结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二、大数据在生活中各个领域的运用。三、人工智能的发展。课后实践手机电子地图导航:1、设定一个目的地,按照导航路线出发,看看实际效果。2、设置三条路线,分别是:从学校回家的路线、从家都市中心的路线、

4、从家到你想去的另一个城市的旅游地点的路线,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手机电子地图推荐的路线有时候和你熟悉的路线不一样?各有什么好处?手机电子地图在哪种情况下最有用?为什么?学生与父母利用手机电子地图尝试进行导航操作,体验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第2课 大数据特点一:大 大数据特点二:形式多样2018.9.109.14【教学目标】理解大数据的五大特点【教学重难点】重 点: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数据应用实例时,能从大数据的五大特点进行观察和简单判断。难 点:1、 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叫“大数据”。2、 意识到大数据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备导入激趣导入提问:1、大数据

5、有多“大”? 2、你知道数据有哪些形式吗?倾听、思考,并尝试回答。新授开始学习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和第24页的漫画,请学生回答前面的提出的问题。二、认识大数据的“大”1、数据单位体现的数据之大比特(bit)、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2、大数据的生成与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运算和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大数据本身的价值3、认识大数据的四种常见数据形式。地理信息数据图片信息数据视频信息数据网络日志数据三、实践活动1、登录视频网站,查找播放量最多的视频。2、查找计算机中文件容量最大和最小的两个文件。2、在网络上查找有关联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内容

6、。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漫画内容,并再一次回答前面的问题。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认识大数据的“大”与多样性的两个特点。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大数据的“大”和多样性特点。小 结一、大数据的大来源于互联网。二、大数据的4中常见形式。第3课 大数据特点三:快 大数据特点四:低价值密度2018.9.249.28【教学目标】理解大数据的五大特点【教学重难点】重 点: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数据应用实例时,能从大数据的五大特点进行观察和简单判断。难 点:理解什么叫数据的“低价值密度”(数据的价值和数据总量的比值)。【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备导入激趣导入提问:1、大数据有多“快”? 2、大

7、数据都是有用的数据吗?倾听、思考,并尝试回答。新授开始学习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9页和第35页的漫画,请学生回答前面的提出的问题。二、讲解大数据的“快”1、大数据需要多“快”2、提高大数据处理速度的方法2、大数据的低价值密度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对我们的价值三、实践活动1、颠乒乓球比赛,感受进行大数据计算时对成本的考虑。2、网上购物中查找商品的信息,看看哪些信息可以判断商品的质量、价格、实用性、美观性和时尚性,以此感受数据的“价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漫画内容,并再一次回答前面的问题。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认识大数据的“快”与“低价值密度”的两个特点。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感受大数据“快”与“低

8、价值密度”的特点。小 结一、大数据的大来源于互联网。二、大数据的4中常见形式。第4课 大数据特点五:真实性 2018.10.810.12【教学目标】理解大数据的五大特点【教学重难点】重 点: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数据应用实例时,能从大数据的五大特点进行观察和简单判断。难 点:意识到大数据的“真实性”特征不是指大数据都是真实可信的,而是“有真有假”,需要谨慎判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备导入激趣导入提问:大数据都是真实的吗?倾听、思考,并尝试回答。新授开始学习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的漫画,请学生回答前面的提出的问题。二、认识大数据的真实性1、大数据帮我们发现真相2

9、、提高大数据的真实性三、实践活动通过网络,查找关于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漫画内容,并再一次回答前面的问题。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认识大数据的“真实性”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认识大数据“真实性”的重要性。小 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警惕大数据中夹杂的虚假信息,避免对我们造成伤害;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第5课 中国天眼 2018.10.2210.26【教学目标】了解“天眼”和大数据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 点:1、 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2、 望远镜和显微镜技术的不断进步代表了人类对自然探索永无止境。3、 对贵州在中国乃至世界天文学研究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

10、。难 点:1、 理解天眼对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2、 理解天文学对人类的重要意义3、 理解天眼对人类的意义,产生“身为贵阳人的自豪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备导入激趣导入出示FAST射电望远镜“天眼”图片,请了解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观察、倾听并尝试介绍。新授开始学习一、请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到47页,并具体介绍“天眼”的特点。二、讲解“天眼”的最强大脑大数据“天眼一号”超级计算机的相关介绍。 三、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出示图片,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并再一次具体的介绍“天眼”。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认识大数据的“真实性”特点。通过观看图片,倾

11、听教师讲解,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和特点。小 结“天眼”与大数据技术的密切联系。第6课 洪水预报 2018.11.511.9【教学目标】认识到大数据的应用不仅存在于互联网,不仅给我们带来信息和娱乐,还可以拯救人的生命,保护我们的财产损失【教学重难点】重 点:认识到“共享”是人们从大数据中获益的重要方式难 点:理解一个人活一个单位、公司难以获取全世界的气象、地理信息,但是由于全世界所有的个人、公司和单位把自己的信息拿出来给别人使用(共享),那么全世界所有人都会从中获益。在“共享”精神下,大数据使得看似非常复杂、困难的工作变得简单、容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备导入激趣

12、导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2的漫画,请学生说说从漫画里体现大数据与天气的关系。阅读,并回答。新授开始学习一、可怕的自然灾害出示图片,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会造成老百姓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二、讲解大数据让洪水预报更精准的原因。气象预报数据+卫星遥感数据+互联网数据等。三、拓展阅读请学生阅读教材55页和56页的拓展阅读内容,并简单介绍一下大数据预测和天气预报的发展。四、大数据共享1、请学生说说“共享”的意思。2、介绍大数据共享重要性。了解近几年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在巨大影响。认识大数据在洪水预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了解大数据预测和天气预报的发展的知识。认识到大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小 结1、 大数据在预测天气和自然灾害的优势。2、 大数据的思维是共享。第7课 关爱留守儿童 2018.11.1911.23【教学目标】理解国家和贵州、贵阳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幸福的关心。【教学重难点】重 点:1、 理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