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98329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名作细读是一本让我很惊讶的书。孙老师对语文教学理解, 为我洞开一扇新的门窗,它甚至感到,这将彻底改变我十四年语文课 堂的教学的习惯与思维方式。孙绍振在自序中说道,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教师 艰巨的多,也光荣的多。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 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的去作独特的领悟、 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 家的已知当成未知,视未知如不存有,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 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 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反观自己这几年,总感觉有点 “蒙混”

2、的意思,虽然没有“把人家的已知当成未知,视未知如不存 有,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 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 生”,但也没有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自 己依赖的主要还是教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教而对教什么的问 题,深入思考得较少,或说,怎样教的语文才叫“真语文”。孙绍振也提到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存有的问题。缺乏微观基础的空 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来是由来已久的顽症,却在基础 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的避难所,于是 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 上

3、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 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 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孙老师提到的上述问题,我感 觉一个根本原因在老师的基本专业素养不够好。语文老师为什么那么 多套话、空话,所问问题为什么那么肤浅,课堂为什么空洞,为什么 那么喜欢包装,其原因还是因为专业素养所限,面对文本时只能看到 一些浅层次的学生也能看到东西,所以分析文本内涵时也只能是蜻蜓 点水了。文本细读的思维展示,每一种思想,每一种策略,每一个具体方 法,无不显示出孙老师解读思维的风格、风范与风度。这本书主要从以下方面介绍了一些有操作性的文本解读方法

4、:一、分析的思维取向1. 所谓多元解读,不是绝对自由的,应该是以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的 历史性结合为基础的。而这种解读的多元性,是应该以一元为基础的。 多元解读,不能以歪曲特定历史内涵为代价。(修订前言:P3)孙老师的多元解读其实是一元解读。这给很多“解读”迷茫的老 师一种警示:解读应该尊重历史、文本,而非完全自由。另外,对于 “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我也深有感触。当文本与 读者真是相遇时,是一种机缘,一种公平,一种尊重事实基础上的思 维对话,没有强权,没有主次,目标是融合发展。2. 解读文本还是从文本出发实行分析为上。在文本以外强加任何东西 都是对自己的误导。从理论上来说,不管读者

5、主体多么强势,还是要 尊重文本主体的。(修订前言:P9)其实,孙老师这里表达的还是第一句理念。但是这句却更具体的 表现他的解读立场和价值取向:准确的解读是“文本”立场。其他一 切都是附属品,什么由一篇带多篇,由一木想到森林,这种思维扩展 都是读者强势的表达。甚至近来有一种解读倾向,游离于文本谈主题, 谈类主题。如哪吒闹海的教学,不尊重教材文本,非要用封神 演义中的文本取代,显示教者的“专业”;有的言称教材有问题, 能够一读而过,甚至不教,显示教者的“权威”;有的跳出教材, 谈神话、英雄这些都应该是脱离孙老师所指的“文本细读” 旨意,不理文本还何谈细读。这是思维的误区。二、分析的思维策略。3.

6、夏日,这么不受诗人喜欢,没有多少诗化的语言和想象,这很值得 人们深思如果讲生命的舒适,夏天绝对不亚于春天,但是在诗歌 中,夏天就不如春天那样得宠这也许能够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与实用价值的错位来解释。错位的幅度越大,审美价值越升值。(自 序:P4)错位解读,这是一种解读策略,也是一种思维路径,当文本审美 与实用错位越大时,其思维叉脚也就越大,甚至是两个方向,这样矛 盾的冲击力越大,造成的震撼效果越明显。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文章说,“比喻很 巧妙”,巧在哪里?用还原的方法,首先要问,“二月春风”原来 是不是“剪刀”?当然不是,不是剪刀,却要说它是剪刀,就有两种 可能。第

7、一,是歪曲了 第二,肯定它是艺术的 第二,本来春 风”是柔和的,温暖的,一般不大好用剪刀来形容的。(自序:19)还原法,这是另一种解读思维。从来没有想过“剪刀”能如此还 原,让生活的单调、贫乏与文学艺术实行对比:生活就“相形见拙” 了。用拙衬慧,用俗映雅,这就是艺术手法,就是解读思维的魅力。5. 一般情况下,作品之间缺乏可比性,需要相当高的抽象水平才 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但是题材同类的作品有现成的可比 性,这就为我们进入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没有参照系,孤立地考 察任何事物,都是难以讨好的。最简单的比较,就是同类比较。(p43)教师要有起码的科学的抽象水平,从操作角度来说,就是提升可 比

8、性,把本来不可比的,提升层次,成为可比的。最基本的,就是异 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抽象水平。只有具备了这种水平,能在相同的文 章中发现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文章中发现相同的东西,才能进入 具体分析的境界。否则就只能在形象表面,甚至外面徘徊。(p97)比较法。这为解读文本提供了另一条路径,但是比较也有多种, 同类比较是通用的,是有可比性的,但对于“缺乏可比性”的文本如 何比较呢?孙老师也没有明确表现,但孙老师提供了一个思维策略: “需要相当高的抽象水平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任何 一个文本不存有“没有可比性”,只存有没有找到可比性,这就是 “参照系”。文本的参照系有显性与隐性之别,有解读思维的

9、常规 与创新之别,用常规的思维解读超常规的文本,肯定是无法找到可比 性的。当前我无法达到这种境界,但我会努力去寻找“不同类”文本 中的“同类”参照系。6. 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在作品之中的,不是在文本之外的。把文 本当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来,是语文教师艰巨的任务。因为,越 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倾向,往往越是隐蔽的,有时,就潜藏在 似乎平淡的、并不见精彩的子句中。一般读者,常常视而不见,而解 读的功夫就在这些地方,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光是在字句上理解人 文精神是不够的。课堂上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具体分析,以及在看 来平淡的地方分析出深刻的内涵来,是需要真功夫的。要从字里行间 揭示出来才算到位,

10、要从作品中、从文本中分析出来,才是活生生的。(p95)细微处解读,这是我们常常忽略的思维方式,解读文本和阅读 文本应该是两种思维方式,看文本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从内容上着眼, 直觉感知人文,这种方式得到的人文往往是概念、标签,一种抽象的 名词。但从细微处解读,则是从微观层面进介入,从平淡的字句分 析,得到的人文可能是具体的,形象的,活生生的,有情有意的喜怒、 高歌、叹息。而这种解读正是当前老师欠缺的功夫,学生亟需研习的 水平。7. 我们往往仅仅被动地注意作者写了什么,而没有主动地想象 他没有写什么。鲁迅说过,写作的方法,不但在作者已经写出的东 西中。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仅仅显示了应该这么写,而要

11、真正懂 得写作的门道,还要懂得,不应该怎么写。不懂得不应该怎么写就不 会真正懂得应该怎么写。(p97)空白处解读。常规是“望文生义”,看到文本的“写什么” 然后换一种表达方式重复着文本内容,达成所谓感悟,理解。但如何 在没有文的地方生发出感悟和理解呢?意即在文本没有“写什么”处 解读意义呢?这就是一种解读思维的突破:无字处读出文字,这种解 读思维,也并非“无病呻吟”,“无字”是相对于“有字”,生 成的意义是相对于文本固有的意义。这样从“有”与“没有”的两个 维度解读,文本的整体意义才可能得以全面解读。8.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本细读之所以水平不高,除了机械唯物主 义的美学观点和狭隘的功利论的局限

12、以外,就是方法论上的落伍和不 自觉。口头上,大家都在喊“具体分析”,可一到具体文本,却还 是印象和感想泛滥。所谓分析,应该针对原本统一的对象,揭示出其 和外部的矛盾和差异,而传统的社会学批评方法习惯于寻求形象和表 现对象之间的统一性。而任何统一都只能是现象,而且还可能是表层 现象。而深刻的奥秘,肯定在统一性之下的深层。如果满足于统一性, 就只能在表现上滑行,就等于放弃了分析。要进入作品深层加以分 析,就要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矛盾,提出问题。(p109)矛盾分析。分析印象和感想,得到的还应该是印象和感想,是一 种重复,甚至会迷乱了原本清晰的印象和感想。真正的分析必须突 破传统的思维路

13、径,归位分析,进入作品深层,甚至是在文本“天 衣无缝”处寻找差异,揭示矛盾,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让分析真正 从表面滑行进入到揭示深刻奥秘的内核。9. 其实,无论是根据辩证法,还是根据现象学,我们都不应该把 对象和艺术形象的一致性作为出发点。相反,应该从艺术形象中把作 家创作的、想象的成分分析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从被动的赞美中解放 出来,解放出来的办法就是“还原”,也就是想象出未经作者处理 的原生的状态,原生的语义,然后将之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揭示差 异(矛盾)来,就能够分析了。 (pill)还是还原,如何还原,孙老师指出具体操作思路,一是把文本的 对象和艺术形象与作者的“原生状态、原生的语义”实

14、行对比。二是 从赞美中解放出来,我认为还不但是解放,更重要的是主动起来,进 入作者的原初的创作状态探究“艺术化”处理过程。三是带着读者 自己的经验、记忆、思维,进入文本,与文本、作者对话,进一步洞 悉文字的深层奥秘。10. 细心的读者,也许能够感觉到在实行词语分析时,我们采用 了一种新方法,并不属于我们一直强调的还原法,而是替换法。某一 词语的好处从其原生态来看并不是清楚,用一个近义词替换一下,其 妙处就比较突出地显示出来了。 (p255)替换法,是还原法与比较法的综合。也让我想到一句话:一样东 西,当得到的时候并没觉得重要,但当失去的时候才感觉到愈发珍 贵,也许这是说情感的。但词语分析确实如

15、此,当你熟悉这个词语 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熟悉到这个词语的妙处,仅仅一种表层的熟悉。 当替换后才知道,这个词语是其它词语无法替代时,这时候,这个词 语的真正意义才凸现出来,这时候,你才是真正进入词语的精神世界。 这种方法,也让我想到另一种方法:“熟悉词语陌生化”处理。】三、分析的思维理趣。11. 理性思维是不允许自相矛盾的,自相矛盾就无法思考问题了。 但是,对抒情来说,不但能够自相矛盾,而且越是自相矛盾,感情 越强烈。这里的矛盾是理性和感情的矛盾,清朝诗歌理论家吴 乔以前在围炉诗话中说到抒情诗的规律,他把它叫做“无理而妙”。 合理的往往是缺乏感情的,感情强烈的往往是不合理的。如果一定要 合理,就

16、没有感情可言了。相反,如果明知有矛盾,还是坚持不改, 就可能是很有感情了。 (p152)文本细读有理,又无理,特别是当细读进入到微观层面,进入到 文本深层内核时,就要因具体文本而异“无理而妙”与“有理而趣”, 这就是细读法则。当细读进入感情层面时,思维是复杂的,用常理论 说是不通的,但这恰恰就是细读常理,感情的理性需要刚性来思维, 需要用非理性的思路来定格。12. 实用价值是一种理性,主要讲的是理性的善恶,遵守交通规 则是善,不遵守交通规则是恶。而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 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感贫乏的叫做丑。但是情感和理性,并不 是绝对统一的,而是有矛盾的,情感太强烈往往超越实用理性,不实 用,是不善的。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说,不但不是丑的,反而是很美的。(p231)理性与情感的美与丑,不在我的言说范畴,但这种价值取向,却 影响并会指导者阅读者的思维。偏重于理性的读者总会认为每一个文 本都是理性的,都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