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97572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前培训(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岗前培训(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岗前培训(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岗前培训(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岗前培训(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培训(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是清洗和清洁?答: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2、卫生表面中,高、中、低频接触表面分别指什么?答:对于家政所需清洁的表面,如地面、桌面、门把手等卫生表面,根据手的接触频率分为低频接触表面、中频接触表面、高频接触表面。低频接触表面包括地面、天花板和病房墙面等;高频接触表面包括门把手、床栏、床尾、灯开关、病房内厕所墙面、窗帘边缘、餐桌等。3、什么是消毒和灭菌?|答:消毒(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sterilization)

2、: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4、什么是斯伯尔丁分类法?答: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criticalitems)。5、什么是高度危险性物品?答: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6、什么是中度危

3、险性物品?答:与完整黏膜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液,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理、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7、什么是低度危险性物品?答: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8、什么是高水平消毒?答: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

4、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9、什么是中水平消毒?答: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10、你能区分清洁剂、消毒剂和灭菌剂吗?答: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如洗手液、洗衣粉、洗衣液、多酶洗液等。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低水平消毒剂。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5、。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11、高、中、低度危险性物品分别适合何种消毒或灭菌的方法?答: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12、物品受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污染时,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答: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

6、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13、对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其消毒或灭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使用后应先进行清洁,再消毒或灭菌(但不适用于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

7、清洁与消毒。14、欲配制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10L,请问需要取有效氯含量为5%的84消毒液多少毫升?应加水多少升?答:因有效氯含量为5%相当于100ml消毒液中含有5g(5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根据公式计算:所需消毒液原液的体积(V)=(欲配制消毒液的有效成份浓度X欲配制消毒液的体积)/消毒液原液的有效浓度:V=(1000mg/LX10000ml)/50000mg/L=200ml所需自来水的体积(X)=10000ml-200ml=98000ml=9.8L应取有效氯含量为5%的84消毒液原液200ml,加

8、水9.8L。15、使用碘伏进行皮肤或创面消毒时,需要注意什么?答:用于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时,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使用说明;用于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时,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至少2min;用于口腔黏膜及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1000mg/L2000mg/L的碘伏擦拭,作用3min5min。16、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多长时间?在20C25C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应不超过多长时间?答: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在20C25C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

9、用时间应14d。17、临床常用的消毒液、药液、溶媒等开启后使用期限是多久?答: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18、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答:空气消毒的常用方法有:(1)紫外线消毒,(2)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3)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4)化学消毒法,(5)熏蒸法。19、医疗机构感染高风险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需要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吗?答:需要。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20、手工清洗消毒保洁用抹布和地巾的要求是什么,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答:首先需要清洗干净,然后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抹布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地巾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最后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