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4662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式 多样。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与审美情感, 还能激发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情感,促进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因此,我园将民间美术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 的发展。因此,我园对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努力创设与民间美术教育特 色相吻合的环境,精心营造浓厚的民间美术教育氛围,发挥环境对幼儿情 感和认知的熏陶作用。一、创设公共环境,提升审美情趣民间美术类型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 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园民

2、间美术教育的 内容进行了挖掘、梳理和筛选,主要选择了绘画、陶艺、印染、剪纸、编 织。绘画类又包括了版画、年画、扇面画、灯笼画;印染包括染纸、染布 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丝带编、纸编等。丰富的材料激 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积极参与民间美术教学实践活 动,创作了精美的作品。为了展示各类民间美术作品,师生共同制定环境 创设计划。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师生共同决定利用幼 儿园的走廊墙面空间,创设色彩鲜艳的民间美术教育环境,并将作品分阶 段、分层次地悬挂、布置在相应的空间。(一)悬挂民间美术作品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结合季节、节日 开展

3、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在元宵节到来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的热闹气氛,班级开展了亲子制作花灯活动。活动中孩子 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类纸盒、可乐瓶、易拉罐、光盘、蚌壳、丝瓜络、干葫 芦、纸管、竹子等作为制作花灯的材料,家长和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 造力,制作了各具特色的花灯并悬挂在幼儿园走廊上。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厚 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最质朴的审美观念。幼儿园为了帮助 教师、幼儿更多地了解剪纸艺术,请了民间剪纸艺术家来园指导培训。在 艺术家的指导下,我们每一位教师充分欣赏剪纸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纸 作品的语言,并创作了剪纸作品悬挂于

4、幼儿园走廊上。充满童趣、富有民 间气息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剪纸活动的愿望,在欣赏丰 富的剪纸作品后幼儿剪下了各色窗花以及不同的图案。扎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印染方法,幼儿在欣赏了各种扎染作品的基础 上,了解扎染的方法和过程,感受了扎染作品图案、色彩的独特美,对扎 染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师生共同尝试运用包珠子、夹棍等扎染方法进 行创作,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同的细节表现带来不同的扎染效果,幼儿感 受到了材料、方法和图案之间的关系,活动中不断经历惊喜,探索中不断 收获惊奇,感受扎染的神奇魅力和艺术创作的愉悦。各种各样的剪纸、扎染、编织作品分别悬挂于幼儿园大厅、走廊,有 层次地进行布置,并定

5、期更换内容。这样既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又给幼 儿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环境创设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可以使幼儿在 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感受民间美术的气息,欣赏民间美术的美,对民间 美术形成初步的审美情趣。二)墙面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是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获得的,因此我们在走 廊中的墙面、楼梯等公共环境中渗透民间美术元素,让环境发挥无声的教 育作用。我们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民间美术 创作活动,设计带有童趣的画面内容。我们在每一楼层上做了如下布置:一楼凸显民间绘画作品。我们将幼儿的各种民间绘画作品,如淡雅的 水墨画、生动的京剧脸谱画等,挂置在走廊的墙面上供幼儿欣

6、赏。二楼展示民间手品。我们以编织、衍纸艺术为主,在走廊的墙面上展 示不同材质的编织作品、衍纸艺术作品。编织材料丰富多样,包括绳编、 纸编、藤编等,编织作品的展示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编织的兴趣,使幼儿 更加喜爱民间艺术。民间美术作品独特、丰富的构图和色彩形成强烈的刺激,吸引了幼儿 的视线,他们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心表现,他们在走走、看看中 与环境互动,获得更多体验,感悟着民间艺术的魅力。因此,在幼儿园公 共环境中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能让幼儿获得直接的体验,促进幼儿想象力 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二、开设专用室,激发创作灵感幼儿在反复感知中体验、理解,在动手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 让幼儿

7、有更多的创作机会,幼儿园开设民间美术创作室。民间美术创作室 是幼儿进行民间美术创作的基地之一,这里有丰富的操作材料、独立的创 作空间,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在这里,幼儿不仅能欣赏丰富多彩的民间 美术作品,而且能感受到浓厚的民间美术气息,幼儿在浓厚的民间美术氛 围中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教师根据幼儿活动需要在民间美术创作室中投放了各种创作材料,如: 各种瓶子、盘子、枯树枝、草帽、彩带、绳子、创意泥、白纸扇、葫芦、 废旧 PVC 管以及各类作画工具等。他们用创意泥装饰废旧瓶子;把枯树枝 刷上好看的颜色,将彩色的创意泥捏在枯树枝上,仿佛一朵朵盛开的桃花 运用绘画的方式在酸奶瓶或酒瓶上大胆创作青花图案,一

8、个个有民族特色 的青花瓷瓶、青花瓷盘产生了;运用绘画、粘贴的方式装饰葫芦、草帽、 脸谱;在白纸扇上创作水墨作品;用丝带、绳子进行编制,创作了各种编 织作品。丰富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带来灵感,培养了幼儿的创作能力。三、创设班级环境,提高动手能力班级环境是幼儿园环境中的一部分,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每个班级都 创设了不同的民间美术主题环境,如泥塑主题环境的创设。幼儿对软软的 会变形的彩泥爱不释手,在他们手中,软软的彩泥变成了“大公鸡”、 “茶壶”等,幼儿玩泥兴趣浓厚,因此教师在班级区域中设置了“陶艺 吧”,满足幼儿“玩泥”的兴趣和动手创作的愿望。幼儿天马行空地进行 创作,他们用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泥塑作品布

9、置班级环境,这些作品吸引 了幼儿和家长的关注,让幼儿和家长们欣赏和感知了泥塑艺术的丰富,领 略了中华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班级自由墙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创作的板块,幼儿用创意泥塑造出自己 喜欢的平面图形,并将自己的泥塑作品直接贴在民间美术主题墙上,就组 成了一幅有趣的泥塑画,使之成为区域环境的一部分,既展示了作品,也 美化了环境,给幼儿带来了美的感受。这些看似普通的美术创作,既能让 幼儿感受到民间美术文化的熏陶,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总之,我们在创设民间美术环境的过程中,注重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 与情感渲染,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与创造。教师充分利用空间环境、专用 活动室、班级环境等,为幼儿提供了创作的机会与条件,把我国传统的民 间美术有机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环境中,使幼儿运用民间美术特有的工 具大胆进行色彩、造型、图案的表达,大胆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美,这也是 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创设民间美术环境的目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