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4146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化学精品教学资料高中同步测试卷(四)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D)(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B因它含有钾离子与酸根离子,故KHSO4是钾盐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2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C若C、D是盐和水,A、B一定是酸和碱D若A、B为两种化合物,C、D也一定

2、为化合物315 g A物质和10.5 g 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 g C物质、1.8 g D物质和0.3 mol E物质,则E的摩尔质量为()A16.5 gmol1 B85 gmol1C55 D.55 gmol14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占的体积约是

3、22.4 LC32 g 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6同温同压下,1体积氮气和3体积氢气化合生成2体积氨气。已知氮气和氢气都由最简单分子构成,推断它们都是双原子分子和氨的化学式的主要依据是()阿伏加德罗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原子或分子数只能为正整数化合价规则A BC D7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AKClO3溶液 B.CaCl2溶液 CKCl晶体 D液态氯化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

4、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9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KNO3溶液(K2SO4):适量Ba(NO3)2溶液 BCaCO3粉末(CaCl2):过量盐酸CCu粉(Zn粉):过量盐酸DCO2(O2):灼热的铜网10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流进,上口流出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11某无色晶体要鉴定它是否为硫酸铵,下列操作必要的是()A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5、产生气体的性质B加热看有无气体放出C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用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观察有无沉淀生成D晶体用蒸馏水溶解,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12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可能有Ca2或Ba2C某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D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混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有Cl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6、A所用固体NaOH已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超出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少量溶液C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 g NaOH时,误把砝码放在了左边D配制完毕,不小心溅出几滴溶液,为使溶液的浓度不减少,又在配好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14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1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36.5c/(1 000)15

7、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mB由此就可确定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Cm可写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D中子数n大于质量数m16在离子RO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是()AAxn48 BAxn24CAxn24 DAxn24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0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实验室中只有混有Na2SO4的NaCl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提纯NaCl的方案:如果此方案正确,试完成下列问题:(1)操作是否可改为加入B

8、a(NO3)2溶液?原因是_。(2)进行操作后,判断SO已除尽的方法是_。(3)操作的目的是_,为什么不过滤后再加Na2CO3溶液?理由是_。18(15分)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探究一:这包粗盐中含有什么杂质?(1)根据海水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推断该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在通过实验来验证这种推断:取样品并溶解,加入足量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接着再加入数滴Na2CO3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CaCl2。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

9、少?按下面步骤继续进行实验: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将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的固体A;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进行蒸发,得到纯净的固体B;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2)步骤中都使用到的仪器是_;它在步骤和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的目的是_,在步骤的目的是_。(3)步骤中加入的试剂是_;步骤中进行的“某一操作”是_,目的是_。(4)步骤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固体A还是固体B?_,你不选择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_。19(15分)实验室需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的NaOH溶液V mL。(1)若将NaOH置

10、于烧杯中称量,则要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g。(2)若所配溶液为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其中的错误:_。(3)若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体积为V mL,质量分数为w%,溶液的密度为d gcm3,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m g。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写出计算过程)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写出计算过程)用c、d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20(12分)()元素M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

11、质子数多1,0.9 g元素M的单质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生成M3,同时置换出1.12 L H2(标准状况)。(1)M元素的名称是_。(2)M元素的单质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有相同状况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1)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则两种气体所含的质子数之比为_。(2)若两种气体的原子数相等,则两种气体所含的中子数之比为_。(3)若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则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4)若两种气体的体积相同,则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_。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69860060解析:选D。KHSO4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A正确;KHSO4是盐且含有钾元素,B正确

12、;KHSO4属于硫酸盐,C正确;KHSO4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为H和K,故它不是酸,D错误。2导学号69860061解析:选B。A中如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符合条件,但其不属于置换反应;B中盐和碱反应有可能生成两种沉淀,如硫酸镁和氢氧化钡的反应;C中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或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D中如CuOCOCuCO2,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3导学号69860062解析:选D。由质量守恒定律得15 g10.5 g7.2 g1.8 gm(E),m(E)16.5 g,M(E)55 gmol1。4导学号69860063解析:选A。32 g O2物质的量

13、是1 mol,1 mol O2含有2 mol 氧原子,氧原子的数目为2NA,A错误;1 mol H2O中含有3 mol原子,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B正确;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C正确;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D正确。5导学号69860064解析:选C。常温常压下11.2 L气体物质的量小于0.5 mol,A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B错误;32 g O2为1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 L,C正确;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D错误。6导学号69860065解析:选B。可设氮气、氢气的化学式为Nx、Hy,氨气为NaHb,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知化学反应式为Nx3Hy=2NaHb,其中x、y、a、b只能为正整数,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质量守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