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记承天寺夜导学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3689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一记承天寺夜导学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周一记承天寺夜导学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一记承天寺夜导学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一记承天寺夜导学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导学稿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一、 学习目的:1、 掌握本文几个重点实词。2、 翻译并背诵全文3、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二、 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2、欣赏写景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学习难点:对“闲人”的理解。三、 学习方法:1、 熟读课文,参考课后注解,查找工具书,疏通文字障碍,将不能解决的东西在原文上做好标记。2、 结合预习中背景的资料,探讨作者的情感。四、 预习:(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

2、其弟苏辙(10391112)和其父苏洵(10091066)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2)背景介绍: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诗还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定风波等。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

3、,当时,作者被贬低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们二人的深厚友谊与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二)预习:、解释一下词语:1月色入户( )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乐者( )( ) 4相与步于中庭( )( )5水中藻荇交横( )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盖竹柏影也( )8、但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翻译以下句子:()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答: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答: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_五、教学过程:(一)、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承天寺及其月下景色的图片,帮助学生对课文所写景色的理解。(二)、在教师的指导下更正预习的练习,并向教师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语言问题。(教师必须予以解决)(三)小组讨论一:(五分钟)1、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踪)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3、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四)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五)

5、小组讨论二:(五分钟)1、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2、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3、“闲人”指谁?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六)、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并引导学生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品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含义。(七)小结课文:学习本文后,你认为应该用怎样一种人生态度来对待逆境?五、 拓展阅读(一)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

6、,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1、 解释加点的词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 ) 相与坐石台( ) 月色甚美( )2、翻译以下句子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3、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4、本文与课文所写景色有什么相同之处?答: 。(二)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

7、宋史寇准传) 注释 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严:敬重。 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含义。(3分)(1)闻准入相 (2)咏适自成都罢还 (3)准莫谕其意 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 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2分)(三) 观 月(有删改)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1),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

8、系船其下,尽却(2)童隶(3)而登焉。沙之色正黄(4),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注释(1)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2)尽却:全部退去。 (3)童隶:书僮仆役。 (4)正黄:纯黄。一、解释以下的词语:1、去人远者又胜也( ) 2、当亦如是而止耳。( )3、盖中秋之月( )2、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的大意。3、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段中的原话回答。4、文中有一个四字词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请写出这个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