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计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3530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单元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单元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单元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单元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计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课本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包括三篇讲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体裁的多样,语言极富表现力,细细品读会让读者走进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之中,从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古诗词三首课文中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组成,分别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还有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三首诗词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学习这三首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独特的秀

2、丽风光,要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反复朗读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语言朴素,真实可感,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会深深吸引每一位读者,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记叙地游览顺序的同时,还要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七月的天山作者抓住了天山夏天奇异风光的特色,展现出天山的独特丰韵。学生感受美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赞美自然的情感,积累优美语句。语文园地一安排了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可以拓宽视野,促进合作,加强交流。学生分析:学生对祖国的风景名胜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

3、此方面接受的信息比较多,课外书会接触一些、听别人介绍也会了解一些,还有电视电影中也能看见一些,还有不少学生去旅游,亲眼见过一些。本组课文都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风景美不胜收,而且语言丰富多彩,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本单元教学中还要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设想:1、创设情境,反复诵读课文,品味与感受语言的魅力,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2、搜集有关信息,更多的了解这些地方。3、仔细咀嚼文章精彩语段,丰富积累。4、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教学目标:1、认识24个生字, 会写

4、29个生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32个词,认识、记忆16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3、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尊严讲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

5、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学生分析:“以诚待人”“诚实守信”等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很熟悉,从小开始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就比较多,以诚待人的事例也知道很多,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基础。教材选编的课文内容很有感染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读中品味,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充分感知文本内容,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2、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

6、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3、运用课文中学习到阅读方法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搜集身边的有关事例,加深理解,促进行动。学习目标: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

7、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学生分析: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关注的热情,对于本组课文学生是有学习的欲望的。但学生的关注只会停留在表面,因为学生不会想得那么深入,学习本单元,除了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会理性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要保护大自然,探索自然的规律,

8、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服。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设想:1、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综合素养。4、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目标:1、认识

9、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小夜莺”巧妙地与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小英雄雨来把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聪明勇敢,游泳本领强,同敌人做斗争的少年

10、英雄雨来生动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写出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了种种不安宁,呼唤和平是孩子们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本组教材,对战争与和平会有越来越清晰的理解,并能认识到战争带来只能是灾难与不幸,人类不需要战争,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学生分析:由于学生的年龄所制,对于战争与和平了解得并不多,战争的场面能从电影、电视中的镜头见到过一些,也可能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发生在遥远的国家中的战争。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感受不会很深刻,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

11、,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师生共同广泛地搜集资料,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战争,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每个人带来的灾难,只有学生有了深刻的内心感受,才会痛恨战争,呼唤和平,也才能达到本组教材的教学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教学设想: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话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并能进行交流。学习目标:

12、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0个词语,会读会认2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4、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四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学生分析:学生年龄

13、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本组教材,应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学设想:1、让学生在深入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优美的句段,增强对语言的感悟,不断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3、课外收

14、集资料,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从而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学习目标:1、认识22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鼓动”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4、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的热爱、赞美与向往。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

15、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有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学生分析:农村的孩子,因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可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总结当地生活的变化,回忆和小伙伴之间的趣事,引导体会田园生活之美,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教学设想:1、充分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有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3、师生共同查找资料,多方面了解田园风情。教学目标: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2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蚕桑、风趣”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4、培养学生热爱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