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93306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

2、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螳螂、鹰1、草兔鹰2、草蝗虫鹰3、草鸟蛇4、草鸟蛇鹰5、草兔蛇鹰6、草蝗虫蛇鹰第二单元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3、。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

4、小。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

5、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

6、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

7、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

8、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

9、,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窗体底端第一单元测验一、填空题

10、:(20分)1、动物生存学要的条件是:_、_、_、_等。2、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4、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5、 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二、判断题:(10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

11、绝。( )三、选择题:(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3、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A、一个B、二个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四,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5分)(1)属于生产者的是_。(2)

1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3)该食物网有_条食物链。(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种。(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_,其理由是_。(8分)鹰五、实验题。(20)分1, 请你做个生态瓶10分(1)、建造方案(2)、设计图2、根据对蚯蚓的棺材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 。(20分) 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有光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的猜想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控制的方法控制组对照组研究结论第二单元测验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 0分)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_、_都要发生变化。3、光是沿_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_。4、光碰到镜面改

13、变了传播方向、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5、人们发现_和_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_;_色物体吸热快。二、判断题:(每小空1分,满分1 0分)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A、蜡烛 B、太阳 C、木星 D、萤火虫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A、背光B、向光 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