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931164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步老龄人口安康效劳才能,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根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究“医养结合”效劳形式,获得了初步成效。一、工作进展及成效(一)探究医养结合体系建立,推动资优势互补。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效劳相结合的施行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效劳资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结合体;三是鼓励

2、辖区内局部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活力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效劳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进步养老机构提供根本医疗、护理效劳的才能。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结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根本医疗卫生效劳全覆盖。(二)创新医养结合效劳形式,构筑居家养老效劳根底。依托社区卫生效劳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安康效劳体系。家庭医生效劳团队主动深化

3、社区和家庭,通过施行“积分制”、“安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安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施行分级分类安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效劳团队,签约效劳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安康效劳体系。各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效劳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效劳。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 “2+2”家庭医生专业效劳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安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效劳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效劳包,以满

4、足多元效劳需求。(三)丰富医养结合效劳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效劳机制。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安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效劳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安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展常规安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效劳_,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展上门诊疗。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_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2023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二、存在困难和问题随着人

5、口老龄化持续开展,老年人的安康和养老是当今社会开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解决安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是一个新兴课题,都处于积极探究中。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医养结合效劳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据统计,2023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1%,而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超过20%,2041年超过30%,并于2050年到达近34%的程度。我区2023年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人,到达全区户籍人口的17%,老龄化趋势与全国同步。而我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缺乏800人,根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

6、料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老人包括“失独”、“独残”等计生特殊群体选择居家养老。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效劳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安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二)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效劳由街居负责,医疗效劳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施行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穿插、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互相阻隔,难以做到目的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医养结合机构定性定位不明确。从实际效

7、劳看,完好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既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也不能替代医疗机构,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群体,在设置审批上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和审批部门。按现行政策,完好的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权归属不明确,即使同一投资主体在设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时分别由卫生和民政部门审批,运行机制相对独立,没有解决医养结合到底姓“医”还是姓“养”的问题。(四)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医疗为中心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对老年人的安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效劳、家庭病房等医疗安康效劳工程均未出台相关支付标准。即便是最新出台的医养结合病床医保支付方法,对老年人的患病病种有明确规定,且病种数较少。可以

8、说,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效劳业的开展,需要进一步放开。三、对策和建议针对当前人口开展现状、老龄化开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开展医养结合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在积极理论和探究的根底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根本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效劳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命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效劳。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各级政府要从上而下出台施行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姓“医”或姓“

9、养”的问题。但凡养老机构开设医疗诊室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但凡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但凡以医疗、护理、康复为主的护理院(完好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增设养老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以上三种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同级民政、卫生行政部门要互相备案,并针对老年人群“医”或“养”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导和合理分流。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卫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尽快结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立、政府购置效劳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房产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在新建的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同步规划建立医疗、养老配套用房。要积极改革医保政策,将

10、完好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医养结合效劳工程、居家养老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消除行业障碍和“瓶颈”。(二)坚持多元资本开展,完善医养结合效劳体系。积极探究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开展医养结合的.扶植政策,引入专业医养结合品牌企业入驻。规划、土地、财税等部门为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步骤、有规划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效劳。加快医疗养老机构转型晋级。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进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推进基层医疗卫活力构与养老效

11、劳的有机交融,开展签约效劳;鼓励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联体”,实行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医护培训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那么,为计生“失独”、“独残”家庭及农村“五保”户提供根本医疗和养老效劳保障。(三)加强专业队伍建立,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措施。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聘和使用机制。民政、人社和卫生等部门应加大养老专业效劳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培训;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养老效劳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激发医护人员的

12、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建立人员岗位配套政策。对政府主导的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合理增加护工型人员岗位,保障根本效劳需求;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合理增加医护人员岗位,进步医疗效劳才能。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投资规模合理核定医疗技术岗位、护工岗位和一般效劳性岗位,并根据多部门考核情况,通过政府购置效劳的形式予以根本保障。(四)强化行业监管考核,确保医养结合获得成效推进医养结合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聚焦安康产业开展,推进安康合肥建立的创新之举,必由之路。在大力开展医养结合效劳的同时,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查处力度。探究建立医养结合效劳质量评估制度和退出机制,定期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展综合绩效评估。评价结果作为政府购置效劳和对机构奖惩的重要根据,确保政府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医养结合护理质量和效劳程度得到稳步提升,老年人群的满意度得到较大进步。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