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第二章练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93084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第二章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第二章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第二章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第二章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第二章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第二章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库:第二章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供给需求模型,贸易利得在两国间的分配最终取决于两国国内供给和需求的 。2、供给需求模型初步解释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4个基本命题:贸易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益、 。 3、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 另一国,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4、在本国全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X产品就意味着要牺牲另一种产品Y的产量,X和Y产品的生产存在着替代关系,我们可以用来 表示这种替代关系。5、所谓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产品,必须放弃更多的Y产品的产量,机会成本递增导致 生产可能曲线是凹向原点的。6、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交换的利益;另

2、一方面是来自 的利益,各国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产品的生产获得额外的利益。7、 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8、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9、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 密集型产品。10、里昂惕夫之谜是对 理论的实证检验。11、自由贸易会使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 。12、一个密集使用本国 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相对比较低。13、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机会成本 的产品,在这种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贸易。14、赫克歇尔和俄林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原因归结为各国 的差异。15、国际贸易会 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16、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

3、人物托马斯孟的主要观点是货币产生贸易, 。17、19世纪美国保护贸易政策的倡导人是 。 18、德国提出贸易保护观点的是李斯特,他认为保护贸易的重点是保护 。 二、判断题1、一国国内供给和需求的相对价格弹性越小,该国的贸易曲线(进口需求曲线或出口供给曲线)就越陡峭,贸易后国内价格变动幅度就越大,贸易利得就越多。2、商品进口国的消费者得利,生产者受损,但进口国国民净福利增加;商品出口国的生产者得利,消费者受损,但出口国国民净福利增加。3、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后由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意味着机会成本不变,即在生产可能曲线的每一点上,每多生产一单位X产品所放弃的Y产

4、品产量是相等的。 5、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且斜率为负,斜率绝对值被称为边际转换率(MRT)。6、,与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曲线不同,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曲线上两国可以实现完全分工。7、可以用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来衡量要素丰富程度,如果本国工资w和利率r的相对价格w/r低于外国,则本国为劳动相对丰富国家,外国为资本相对丰富国家。8、要素价格均等化意味着两国同一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完全相同。9、要素禀赋理论从需求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10、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11、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并且两

5、种商品的劣势程度是相同的,则不会发生贸易。12、要素禀赋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13、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生产部门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这个国家不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14、重商主义即追求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15、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美、德等国都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6、保护关税理论对落后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李斯特没有注意到它消极一面。17、李斯特把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18、李斯特及其追随者主张行政干预,赞成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实行超保护贸易。19、托马斯孟认为发展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手段,但必须

6、保证贸易顺差。 20、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虽然和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但并不是绝对地不相容。三、单项选择题1、自由贸易在两国间是( )游戏,导致每个国家的国民净福利增加,世界净福利增加。 A 零和 B不和 C负和 D正和2、假设葡萄牙生产每单位酒需要6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30人劳动1星期;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10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50人劳动1星期,那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葡萄牙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 无法判断两国在哪种产品上有比较优势3、根据李嘉图模型,确定一国在某种产品上是否

7、有比较优势,归根到底是看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与其它国家相比是否具有( )的机会成本。A 较高 B 不变 C 递增 D较低4、根据李嘉图模型,如果本国X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外国该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RX/RY RX*/RY*),则本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和外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必定有如下关系: A PY / PXPY * / PX* B PX / PY PX* / PY *C PX / PY PY * / PX* D PX / PY PX* / PY *5、所谓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产品,必须放弃更多的Y产品的产量,机会成本递增导致生产可能曲线是( )。A 直线 B 凸向原点的

8、 C 凹向原点的 D 折线6、根据标准贸易模型,任意给定一个两国相同的X产量,该产量在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对应点的边际转换率( )在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对应点的边际转换率,则本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A 总是高于 B 有时高于有时低于 C 总是等于 D总是低于7、设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在A点的边际转换率为MRTA,本国社会无差异曲线在A点的边际替代率为MRSA,则本国国内封闭均衡条件为( ):A MRTA MRSA =PX / PY B MRTA= MRSA =PX / PYC MRTA= MRSA PX / PY8、开放条件下,两国的消费水平不再像封闭条件下那样依赖于各国的生产可能曲

9、线上,而是依赖于国际均衡价格线,边际替代率( )国际均衡价格PX w/ PYw。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可以不等于 9、参看下图,根据标准贸易模型,本国的贸易利益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交换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来自专业化的利益。以下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XYA ET MPX w/ PYwPX w/ PYwA. T和E点点是来自交换的利益; M是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B. M和E点是来自交换的利益;T点是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C. T点是来自交换的利益; A和E点是来自专业化的利益。D. T点是来自交换的利益; M和E点是来自专业化的利益。10、准确的要素密集度的定义为:给定任一相同

10、的要素价格w/r,在该要素价格下,X生产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小于Y生产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那么( )A 商品X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B 商品X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商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C 商品X就是劳动丰裕的,而商品Y是资本丰裕的 D 商品X就是资本丰裕的,而商品Y劳动丰裕的 11、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 D 规模经济12、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自然资源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D要素密集度逆转说13、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

11、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A商品绝对成本差异 B规模经济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D 规模收益递增14、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C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 D 哈伯勒机会成本理论15、接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由( )提出的。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哈伯勒 D 赫克歇尔和俄林1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 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C. 赫克歇尔 D 哈伯勒17、从经济资源国际流动的难度看,最难流动的要素是( )A.资本 B土地 C劳动力 D 技术18、在比较优势理论中,两种参与贸

12、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 等于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D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19、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 产品品质的国际差异C. 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 D 规模经济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国际贸易可以改善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 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国际贸易有利于一国的所有国民D 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的国内价格水平21、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的是( )A重商主义 B新贸易保护主义 C互惠主义 D 自由贸易2

13、2、重商主义是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发端于( )。A 15世纪 B. 16世纪 C.18世纪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3、在资本主义原始累积时期重商主义是当时欧洲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 )。A 自由贸易政策 B.超保护贸易政策 C.保护贸易政策 D 管理贸易政策24、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 汉密尔顿 B.体谟 C.威廉斯塔福 D 李斯特25、晚期重商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汉密尔顿 B 威廉斯塔福 C .李斯特 D 托马斯孟26、李斯特认为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最高期限为( )。A 20年 B.30年 C. 40年 D 50年27、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了其代表作( )。A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B.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C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D 国富论28、李斯特提出通过禁止输入与( )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A 生产补贴 B.征收高关税 C.保护国内市场 D 配额27提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的是( )。A 汉密尔顿 B.凯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