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29309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 1经济计量学一词的提出者为( )A.弗里德曼B.丁伯根C费瑞希D.萨缪尔森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记录学和数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数理记录学和政治经济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经济计量学是数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D经济计量学就是数理经济学。理论经济计量学的重要目的为( ).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研究经济规律;.测度由经济计量学模型设定的经济关系式;D.进行经济预测。4下列说法中不是应用经济计量学的研究目的为( )A.测度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B经济系统构造分析;.经济指标预测;D.经济政策

2、评价。.经济计量学的建模根据为( )A.记录理论B.预测理论C经济理论D.数学理论6.随机方程式构造根据为( )A经济恒等式B.政策法规.变量间的技术关系D.经济行为7.经济计量学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控制变量.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在同一时点或时期上,不同记录单位的相似记录指标构成的数据是( )A.时期数据B时点数据.时序数据D截面数据二、多选题1在一种经济计量模型中,可作为解释变量的有(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控制变量D政等变量E滞后变量2.对经济计量模型验证的准则有( )最小二乘准则B经济理论准则C记录准则D.数学准则E.经济计量准则经济计量模型的应用在于( )A设

3、定模型B检查模型C构造分析.经济预测规划政策三、名词解释经济计量学2.理论经济计量学3应用经济计量学4.内生变量5.外生变量6.随机方程7非随机方程8时序数据9.截面数据四、简答题1.简述经济计量分析的研究环节。2.简述经济计量模型检查的三大原则。.简述经济计量模型的用途。参照答案一、单选题1 A . 4.A 5CD 7.C 8二、多选题BE 2.BCE DE三.名词解释1.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记录学和数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2.理论经济计量学:是寻找合适的措施,去测度由经济计量模型设定的经济关系式。3.应用经济化量学:以经济理论和事实为出发点,应用计量措施,解决经济系统运营过程中的理

4、论问题或实践问题。4.内生变量: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由模型自身决定,其数值是求解模型的成果。5外生变量:是非随机变量,在模型体系之外决定,即在模型求解之前已经得到了数值。6随机方程:根据经济行为构造的函数关系式。7.非随机方程:根据经济学理论或政策、法规而构造的经济变量恒等式。8.时序数据:指某一经济变量在各个时期的数值准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截面数据:指在同一时点或时期上,不同记录单位的相似记录指标构成的数据。四、简答题1简述经济计量分析的研究环节。用经济计量措施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是以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为基本的,其过程可分为四个持续的环节:建立模型、估计参数、验证模型和使

5、用模型。建立模型是根据经济理论和某些假设条件,辨别多种不同的经济变量,建立单一方程式或方程体系,来表白经济变量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模型建立后,必须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就是获得模型参数的具体数值。模型估计之后,必须验证模型参数估计值在经济上与否故意义,在记录上与否令人满意。对经济现象的计量研究是为了使用经济计量模型。经济计量模型的使用重要是用于进行经济构造分析、预测将来和制定或评价经济政策。2.简述经济计量模型检查的三大原则。第一,经济理论准则;第二,记录准则;第三,经济计量准则。(1)经济理论准则经济理论准则即根据经济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以此对模型参数的符号和取值范畴进行检查;就是据经济理

6、论对经济计量模型中参数的符号和取值范畴施加约束。(2)记录准则 记录准则是由记录理论决定的,记录准则的目的在于考察所求参数估计值的记录可靠性。由于所求参数的估计值是根据经济计量模型中所含经济变量的样本观测值求得的,便可以根据数理记录学的抽样理论中的几种检查,来拟定参数估计值的精确度。(3)经济计量准则 经济计量准则是由理论经济计量学决定的,其目的在于研究任何特定状况下,所采用的经济计量措施与否违背了经济计量模型的假定。经济计量准则作为二级检查,可视为记录准则的再检查。3.简述经济计量模型的用途。 对经济现象的计量研究是为了使用经济计量模型。经济计量模型的使用重要是用于进行经济构造分析、预测将来

7、和制定或评价经济政策。() 构造分析。就是运用已估计出参数值的模型,对所研究的经济系统变量之间的互相关系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理解和解释有关经济变量的构造构成和构造变动的因素。 () 预测将来。就是根据已估计出参数值的经济计量模型来推测内生变量在将来时期的数值,这是经济计量分析的重要目的之一。(3) 规划政策。这是经济计量模型的最重要用途,也是它的最后目的。规划政策是由决策者从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中,挑选出一种最优政策方案予以执行。一般的操作环节是先据模型运算一种基本方案,然后变化外生变量(政策变量)的取值,得到其他方案,对不同的政策方案的也许后果进行评价对比,从而做出选择,因此又称政策评价或

8、政策模拟。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回归分析的目的为( )A研究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研究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有关关系;C.研究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回归分析中,有关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X的说法对的的为( )AY为随机变量,X为非随机变量;B.为外随机变量,X为随机变量;C、Y均为随机变量;.、Y均为非随机变量。3在X与Y的有关分析中( )A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B.Y是随机变量,X是非随机变量;CX和Y都是随机变量;D和Y均为非随机变量。.总体回归线是指( )A解释变量X取给定值时,被解释变量Y的样本均值的轨迹;B样本观测值拟合的最佳

9、的曲线;C.使残差平方和最小的曲线;解释变量取给定值时,被解释变量Y的条件均值或盼望值的轨迹。随机误差项是指( ).个别的环绕它的盼望值的离差;B.的测量误差;.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个别的环绕它的盼望值的离差。6最小二乘准则是指( )A.随机误差项的平方和最小;B.与它的盼望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C与它的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D残差的平方和最小。7按照典型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应为非随机变量,且( )A.与被解释变量不有关;.与随机误差项不有关;C.与回归值不有关;D以上说法均不对。8.有效估计量是指( )A.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方差最大;B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变异系数最小;.在

10、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方差最小;.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变异系数最大。9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2的无偏估计量为( )A B.C.D10鉴定系数R2的取值范畴为( )AOR22 B21C.R2D1R2411回归系数通过了 检查,表达( )0B0.,=0D.=,12个值区间预测就是给出( )A预测值的一种置值区间;实际值的一种置值区间;C实际值的盼望值的一种置值区间;D实际值的一种置值区间。1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估计是( )A. C 二、多选题1.对于典型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一般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的优良特性有( )A无偏性B线性性C有效性D.拟定性E.误差最小性2鉴定系数可表达为( )A. B

11、.CDE.3.在典型线性回归模型中,影响2的估计精度的因素有( )A.的盼望值 .的估计值C的总变异 .随机误差项的方差E的总变异对于截距项,虽然是不明显的,也可不理睬,除非( ).模型用于构造分析; B模型用于经济预测;C模型用于政策评价; D有理论上的特别意义;E以上说法都对5评价回归模型的特性,重要从如下几种方面入手( )A经济理论评价B记录上的明显性C.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回归模型与否满足典型假定E.模型的预测精度三、名词解释回归分析2有关分析3.总体回归函数4随机误差项5有效估计量6鉴定系数四、简答题1简述回归分析与有关分析的关系。2.简述随机误差项的意义。3.试述最小二乘估计原理

12、。4试述典型线性回归模型的典型假定。5.论述高斯一马尔可夫定理,并简要阐明之。试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影响的估计精度的分差Var()的因素。7简述t检查的决策规则。8.如何评价回归分析模型。五、计算题以17997年中国某地区进口总额(亿元)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成果如下:Se(3137) ( )=( ) (16)R2=0988 n20规定:()将括号内缺失的数据填入;(2)如何解释系数245和系数-261.0。.据的样本数据得到消费模型为Se=(0.943) (00217)R20999 取明显性水平=,查t分布表可知t0.25(8)=26t0.05(8

13、)=1.00.025(10)2.2805(10)1.81规定:(1)检查回系数的明显性。 (2)给出斜率系数的95%置信区间。(计算成果保存三位小数).用的GDP与货币存量的数据进行回归,使用不同度量的货币存量得到如下两个模型:模型1:Dt 87.473+083M1t Se=(7.964) ( 0.2197)模型2:GDP = 44.026+1875M2t e= (61.0134) (0.044)已知DP的样本方差为10,模型的残差平方和=100,模型2的残差平方和70,请比较两回归模型,并选择一种合适的模型。(计算成果保存二位小数)4.用1对观测值估计出的消费函数为10.0.X,且已知10,=200,=40。试预测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