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关村论坛圆满落幕心得体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29244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中关村论坛圆满落幕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中关村论坛圆满落幕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中关村论坛圆满落幕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中关村论坛圆满落幕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关村论坛圆满落幕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中关村论坛圆满落幕心得体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2023中关村论坛5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上,既有最新科研成果展示,如长安链、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源芯片、类脑计算芯片等一批全球最前沿的技术成果;也有全球顶尖科技大脑的思维碰撞,包括17位诺奖级嘉宾在内的近120位顶尖专家在论坛上发表高水平主旨演讲,其中外籍演讲嘉宾占比超四成。这样一种浓郁的全球化氛围,不仅直观体现出论坛的国际性,也为中国在科研发展上的开放姿态标记了新的注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Q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元命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世界科技突破也越来越离不开全球

2、范围内的科研合作的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这方面,我国已有不少成功的探索。如我国科学家牵头发起或参与的深时数字地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都离不开全球科学家的密切合作。这次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也用两个案例解释了科学家跨国界合作的力量:2016年,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和VirgO(室女座干涉仪)共同宣布,在前一年的9月14日检测到了引力波;2019年,3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科学家共同

3、宣布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的照片。可以说,只有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人类才能登上更高的科学高峰。然而,随着当前国际竞争加剧,以及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等思潮不断涌现,如何进一步凝聚全球科技合作的共识,推动各国之间开展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行动,越来越成为需要共同思考的现实命题。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实践、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国际交往窗口,中关村论坛的持续举办,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在观念上的倡导、行动上的示范。科技进步是人类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着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等诸多重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小的区域科技共同体都很难独自

4、应对,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全球科技共同体,凝聚全球智慧与合力。在科研领域搞“闭门造车”,只会故步自封,不仅阻碍科技进步,而且会放大国际的分歧和冲突。可见,共促科技创新合作发展,必须具备“科学无国界”的开放胸怀。深入推进全球科技交流和科研合作,除了有助于加快人类科技进步的进程,还可以成为维护国际关系的一种黏合剂。因此,应当多行利好共赢之举,少做加剧割裂对立之事,在全球科研领域率先形成共同行动。把作为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的中关村论坛继续办下去并越办越好,就是为继续深化全球科研领域的开放合作凝聚智慧,也是我们一以贯之推进科技开放合作的一种决心展不O当前,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迫切任务,越是如此,越要坚持在开放合作中汲取全球智慧和动力,持续支持高水平、跨国科技合作。而中关村从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发展为今日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正是中国科技在开放合作中不断进步所结出的硕果。这种励志性、传奇性,无疑对当前及未来中国科研领域继续攻坚有着重要的激励和启示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