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模式说课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92576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模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组工作模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组工作模式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模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模式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于理论化、抽象化、模板化,可多将章节内容穿插其中,吸引注意力,以免老师走神。我所讲的课题是:小组工作模式。首先我对本章教材进行了一些分析:一、 (说教材):小组工作模式是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小组工作的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的内容。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之后编排的。上一章节涉及的理论知识在本章节略有出现,为过渡到本章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对四种小组工作模式的充分认识,有助于我们在小组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解决现实问题,甚至可以与本土实际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了知识、思维、情感

2、三维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四种不同小组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学生根据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工作目标、不同现实问题使用不同工作模式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用专业方法和专业价值观思考我国小组工作实践的本土化和专业性问题。不同的小组工作模式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所以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认识四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通过详细讲授突出重点。由于实践经验的局限性,难点内容是:在小组工作实践中运用不同的工作模式、认识和反思四种不同模式的优势和限制,以及四种工作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通过举例法、讨论法和对比法突破难点。二、 (说教法):教法上,要坚持“以

3、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讨论和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课堂讨论法。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思维,激发学习热情,拉近师生距离。同时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通过案例讨论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培养知行合一的能力。三、 (说学法):在学法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的、直接的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4、往往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单纯的理论灌输,学生不易理解,也不感兴趣,若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在探讨实践方法中理解理论、运用理论,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说,。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我拟对本章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程序: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由上节课的知识过渡到这堂课的主题。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学生探讨,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通过分组,让学生根据他们现

5、有的想法和知识讨论解决方案,为接下来的授课环节他们在学习新课后的讨论对比做铺垫;接着进行新课教学,包括对课程的讲授、对比归纳等。为了突出本章的重点认识四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我通过详细讲授突出重点。分别讲述四种小组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通过制作表格对比它们之间的不同,让繁杂的文字化为简明的图表,便于学生记忆;(板书表格)然后让学生运用新知再次探讨课前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突破本章的难点在小组工作实践中运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我采用对比讨论法,即让学生就课前提出的问题结合新知进行再次讨论。我在这阶段提出的问题是:1、针对这个案例,你们之前的解决方案是属于哪种小组工作模式?2、通过对四种模式的学习,你会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请结合所采用的工作模式类型的理论与内容进行阐述。我希望通过讲授新知前后的两次问题讨论,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理论联系实务的认知和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后,总结课程,强化重点。布置作业,巩固难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