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25709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浙江省是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大省和出口第一大省,纺织服装业在浙江全省的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也处于支柱性地位本文介绍了浙江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制造业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出口对浙江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凸显。分析了浙江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竞争优势, 及当前在发展中存在问题, 同时提出了应对当前严峻形势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行业合作,贸易机会AbstractZhejiang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of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production and export

2、 of the first big provinc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s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export trade is in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zhejiang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

3、ggestion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zhejiang apparel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the me

4、asures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grim situation shall take measures.Key words: Textile exports, industry cooperation, trade opportunities目 录一、 绪论1(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状态21.国外研究状况22.国内研究状况3(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1.研究思路42.研究方法53.研究主要内容5二、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分析5(一)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历程与趋势5(二)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趋势7(三)浙江的出口现状定性分析81.浙江纺织服装

5、业出口现状总量分析82.浙江纺织服装业结构性分析83.浙江纺织服装业贸易方式分析9三、浙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分析10(一)浙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指数101.浙江纺织服装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102.浙江纺织服装 TC 指数113.浙江纺织服装 RCA 指数11(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121.生产要素122.需求条件123.相关产业支持政策124.企业的战略和结构13四、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出口未来发展建议13(一)总结分析13(二)政策建议14五、结论15参考文献15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一、 绪论(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纺织服装行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一直是重要的劳动密

6、集型的工业,创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同时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经济贸易在国际上不断加强,纺织服装业在发达国家中不断改善提升,低附加值产业向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因此纺织服装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也不断增多,有利于促进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改革开放后,凭着劳动资源相当丰富的优势,我国成为加工出口贸易的大国。在纺织服装领域,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更是有着纺织服装世界工厂的美誉。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不断给国民增加劳动需求和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起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浙江纺织服装业在改革开放后,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加工贴牌的生产模式

7、上发展迅猛,成为继浙江后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的第二大省2。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力支持并鼓励厂商进行对外出口贸易,且香港的低附加值产业北移。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利好政策和外商的投资,浙江珠三角的纺织服装行业在短时期内就蓬勃发展。2007年,浙江省服装、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为339.2亿美元,增长率高达20.42%。在2013年,我国的纺织服装进出口额更是高达3111 亿美元。出口额为2841亿美元,增长11.41% ,进口 270 亿美元,增长 10.35% 。而出口占比较大的省市依次为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和上海,占比分别为 22.69% 、15.81% 、15.39% 、8.09%

8、 、7.6% 和 7.22% 3。2005年起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纺织品的配额制度由此取消,标志着纺织服装市场自由化,进入后配额时代,形成一个崭新的局面。由于摆脱了纺织服装业配额制度的约束,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机。在此背景格局下,中国被认为是最大的受益国,其纺织服装业更上一层楼,进入出口的辉煌时代。然而,所谓上有对策,下有政策,在无法使用配额制度限制市场准入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而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进行限制,因此贸易摩擦的现象不断增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急剧下跌,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多国失业率上升,服装市场需求也大幅下跌。浙江省以代工

9、贴牌生产为主的纺织服装业,过度依赖低价格优势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出口贸易,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 年浙江省出口纺织服装 341.3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8.7%,其中,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 253.5 亿美元,下降幅度达 25.3%。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较快,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在上升。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被市场削弱,一些低价值链的纺织服装业不断向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不断提升,纺织技术水平日渐提升,且拥有丰富的低价纺织原材料以及低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得到高度的发展。

10、如果我国在纺织服装产业上仍以贴牌代工生产为主,各方面生产优势不及东南亚国家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将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业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纺织服装业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愈加激烈4。近十年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对于我国出口企业可谓极度不利。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尤其是以代工贴牌生产仅赚取加工费,没有更多附加值的企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本币升值间接使其价格上升,拥有廉价优势的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容易导致出口亏损。面对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后配额是时代的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金融危机下的冲击,人民币的升值,在如此背景下,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受到

11、各种不利的挑战压力,如何增大出口量,提高出口竞争力具有现实的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状态1.国外研究状况出口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离不开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发表其代表作国富论。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某国相较别国在生产效率上有绝对的优势5。在此基础上,则两国可贸易,且有具有绝对优势国家进行主要生产。不同国家在制造生产的时候,因为生产技术不同而导致生产的效率不同。根据这个理论,国家可以知道本国适合生产什么产品才使本国获得利益。但这个理论则一定程度上的存在缺陷,缺乏绝对优势的国家无法套用此理论。一国的劳动生

12、产率即使在两种商品生产中与别国相比较都具于绝对优势,但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中,仍有一个更高效率,应当生产更高产能的商品。而生产效率都处于劣势的国家,也相对的会有一个更高效率的生产,因此该国也生产更有优势的产品。如此一来, 两国根据比较优势,分工合作,互惠互利。直到20世纪,李嘉图的理论开始受到了挑战,因此出现了新古典贸易理论。20世纪开始瑞典经济学家伊菲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首先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他认为生产要素的分析应当归入经济贸易研究的范围6。他的学生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师承了赫克歇尔,创立了要素禀赋论,也称H-O理论(He

13、ckscherOhiln theory)。2.国内研究状况段育鹤(2004)在纺织服装业上分析我了我国的存在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潜力,在我国及全球纺织服装市场环境背景下,利用钻石模型体系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大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劳动生产要素丰富,技术熟练工人丰富,有利于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李莹(2007)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后配额时代中的优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和良好机会进行SWOT分析,得出自然禀赋是给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优势,并且为纺织服装业该何去何从提出了解决策略。刘樾(2007)从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优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观察研究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

14、争力的决定因素。建议我国应该升级改善产业结构,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注重技术和科技创新,加大行业研发投入,打造国际民族品牌7。江展鹏(2008)将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从规模、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产业集群效益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用IMS指数和TC指数与国际市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我国在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自主设计品牌、技术水平等方面不具有优势,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王涛(2010)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对纺织服装业进行设计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他主要针对四个方面的指标研究,使用因子分析法在汇率退税信贷等方面研究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因素,并针对研究结果给国家和企业提出可行建议。姜庆付(

15、2013)他对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核心因素进行筛选,得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综合素质、产业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因素等。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以上的核心因素,针对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为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提供策略和一些必要的建议。金志豪(2008)用历年数据计算TC指数与出口产品质量指数,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在钻石模型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分析的结果揭示了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量不断增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指数一直在上升,但由于产业结构没有改善,因此纺织服装业仍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因此只有改善产业结构、建立自主设计品牌和减轻生产污染,使用清洁绿色原料,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多元竞争优势才能有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余森平,徐辉(2008)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6个关键的竞争因素分析了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优势来源因素,与环境条件、发展背景和现状结合,为此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关键问题的办法。(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对浙江省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是在后配额时代和各种国内外形势背景下,借鉴前人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