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八种题型与作答步骤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24915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八种题型与作答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八种题型与作答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八种题型与作答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八种题型与作答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八种题型与作答步骤(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八种题型与作答步骤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 王晓其整理2013.1.8其哥有话说:以下的题型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考点,掌握好了,是稳拿高分的突破口, 希望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目录:-题型一:本文开头一段(或文中某段或划线句子)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题型二:理解关键句子的含意。题型三:某段或全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题型四:本文中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题型五:第几段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题型六: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 题型七:要点概括类。 题型八:文本探究类。二、分析:题型一:本文开头一段(或文中某段或划线句子)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详见已引

2、发的资料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一)1. 答题思路:从内容、.结构、.手法、.作用 四个方面入手。2. 答题步骤:(1)先复述该段的内容,要高度概括。(2)再分析该段在全篇中的结构地位。如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 作铺垫等。(3)分析该段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如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4)分析其作用。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定下感情基调等。【试题选粹】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 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

3、什么作用 ?请具体说明。(4分)答: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此题答案似不甚通顺,方家宜斟酌之) 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相关知识】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一是并列式,文章的各部分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二是总分式,可分为总一 分,总一分一总,分一总三种类型;三是对照式,文章两部分内容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四 是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解答时需先分清文章的结构属何种类型。 说明某句话或某段落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须结合该句或该段在文中的具体位置来分析一

4、一开头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结尾段:总结全文、点题、首尾响应、前后照应。 总起句:领起下文、奠定基调、引出主题。 结尾句:概括上文表现主旨,强烈抒情,留有余地,令人思索。 线索句:多次出现,具有贯穿文章的作用。 中心句:概括主旨,多以议论、抒情的形式出现。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具有启迪作用,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实质上深含寓意,句意侧重于矛盾一面。 题型二: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答题步骤:(1)还原修辞句的本义。(2)揭示警示句的哲理。(3)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4)揭示句子的双关意。答题

5、原则:内容出于文本,语言出于自身。【试题选粹】(2010全国卷大河家)15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表) 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表) 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深)(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表) 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深) 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对象)【相关知识】 “重要语句”一般有两种:一是在文章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二是内涵

6、丰富包含作者 情感或思辨的语句。对于有深层含意如哲理义、比喻义、双关义的句子,应在纵览全文、整体把 握的基础上理解。双关义还需根据语境和话者的用意来揣摩。 “写什么”中的“句义类”题目考查重点是句子的内容。“语句品味类”的设问重点则在“为何这样写”,表述重点在写作效果方面,如上述题目。因此在回答句子基本意思或采用的表达技巧后,需着重说明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丰富情感。词语答题技巧: 动词生动表现出人(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 XX事物XX情态),表现了人物 XX的心情。 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XX的特点、情态。反映了人物XX的心情。 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瞻前顾后,审读语

7、境。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加上“为什么说”,所以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旬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同时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会更完善。 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 状、补等修饰成分, 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 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把握中心,整体领悟。一般说来,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来说的,这就需要 我们从整体一去把握应该说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题型三:某段或全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 答题思路:判断手法,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

8、来分析表达效果。2. 答题步骤:(1)运用了什么手法。(如修辞手法、狭义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2)表达了什么内容。(3 )达到了什么效果。如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语气、突出思想、升华主题等。【试题选粹】2008年安徽卷我与地坛16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画线的句子。(4分)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 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 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

9、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运用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相关知识】 跟“怎么写”中的“手法类”相比,该类型题侧重回答“为何这样写”,即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如例题的“表现了”、“再现”。 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对比: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主要方面的特征,使形象鲜明。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写出了事物的xx特点。拟人:把X X拟人化,形象生动写出事物xx特点,使事物富有生命力。夸张:强调、突出了事物的x x特点。排比:强调句子语气,使句子气势磅礴。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

10、中的气势和说服力比拟: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本体的特征。抑扬:突出强调事物或人物的特征。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照应:使文章整体感强,突出主题。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 托人物心情或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倒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使文章产生悬念,更引人入胜。插叙: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试题选粹】1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答案: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 六、平涝旱;功效长久:至今仍在灌溉、防洪;体现了 “上善若水”

11、的哲学思想。 题型八:文本探究类。_ 命题原则及特点:1. 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2. 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3. 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直接答案。4. 答案有限制:不会像读后感那样可以百花齐放,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 【试题选粹】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

12、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 “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 )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 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解析】探究题。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 能只局限于一点。人称:略。题型四:本文中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1. 答题思路:分析,如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烘托等进行分析。2. 答题步骤:性格特点+ 事例分析。【试题选粹】(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老舍马裤

13、先生)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 可笑的故事作铺垫;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该类题目从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角度设题,有时跟“写什么”中的“形 象类”设问相结合,要求赏析作品中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解题时注意在把握形象特点的基础上,侧重回 答形象在小说中情节发展、主题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魅力。【相关知识】 形象包括作品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形象等;艺术魅力主要指作品在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结构安排以及表达技巧的

14、使用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能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一般来说,这种魅力需通过欣赏形象、 把握作品的内涵才能获得。 “写什么”中的“形象类”设题主要要求回答形象“是什么”,即形象的特点;“为何这样写”中“形象欣赏类”设题主要要求回答“为什么”,即这样塑造形象的艺术效果。题型五:第几段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1. 答题思路: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写景是文章的主体,抒情是文章的灵魂,通常情况下写景的目的是为 了抒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等。2. 答题步骤:(1)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如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从观察的层次来写等。(2)再分析作用。如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铺垫

15、情节、表现主题等。【试题选粹】(2010江苏卷溜索)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达特色。答: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题型六: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 _答题思路: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归纳要点,把握文章文意与灵魂;整理 提取有效的信息。【试题选粹】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答案: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或“赞叹”)。对奢华、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与反感。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对贫困落后的农村生活的同情。【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角度设题, 侧重考查概括文章思想感情或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思想感情或主要内容类答案, 语言要简洁,层次要清晰,有时可分要点作答;概括主旨类答案,有时可采用“通过 抒发了(抒发了)”的模式。解题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