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1476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六)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B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2他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 B )A.普罗泰格拉

2、B.但丁C.马丁路德 D.伏尔泰3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4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主要表达了作者( C )A呼唤个人和社会的解放 B倡导宗教面前人神平等C歌颂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D主张人与自

3、然和谐相处5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要求追求个人的充分发展。他们崇尚“全才”,不仅重思辨和理论,还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这( B )A.反映了资本主义进入手工工场阶段 B.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C.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禁欲主义 D.受到苏各拉底对他们的影响6文艺复兴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他们宣扬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包括劳动者在内,在他们看来,劳动者不过是“愚蠢无知的群氓”。由此可知( D )A文艺复兴不能代表劳动者的诉求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C人文主义思想并未产生实际影响 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7在伦敦某一公共场所中,几个人

4、喝着咖啡,吸着烟斗,讨论时事,说道:国王最近为了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宗发生冲突;一位大臣因拒绝承认国王是教会领袖被关入监牢。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在( C )A.十二世纪 B.十四世纪C.十六世纪 D.十八世纪8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而不是依靠圣礼、善功和神职人员。这一主张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因为( B )A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D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9宗教改革过程中人们目睹了宗教战争的残酷,引起了同时时代的一些人的反思,德意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反对与天主教决裂,他主张同天主教会以商量的方式解决目前的问题,这标志着

5、人文主义的回归。这表明( D )A.宗教改革促进文艺复兴兴起 B.伊拉斯谟反对马丁路德宗教思想C.人文主义是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宽容精神10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C )A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基本原则 B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 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11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许多启蒙思想家.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思想,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C )A.文艺复兴使人们思想解放

6、B.封建教会势力的强大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D.启蒙思想家的前瞻性12“培根(15611626年)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材料旨在说明近代科学的发展( C )A传播了地圆学说,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B导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C为启蒙运动倡导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3霍布斯认为专制君主必须履行的职责有:“保卫和平,防止外敌入侵,保护公民的权利。如果不能保障和平与安全,就应该由新的统治者来代替他。”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B )A.政治分权 B.社会契约C.君权神授 D.人

7、民主权14根据洛克的看法,人若过着个体状态的生活,各行其是,他们个人的天赋权利便完全无法获得普遍的尊重。人无法凭各自的努力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为避免这种状态,人们把对他人进行惩罚的权力让渡给政府,保障大家的权利。这说明洛克主张( A )A社会契约论 B三权分立理论C天赋人权说 D人民主权理论15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8、18世纪的美国 B.伏尔泰的主张是保守落后的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 D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16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论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材料中“防止滥用权力”的原则是( D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C.自由平等 D.分权与制衡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

9、官厅之干涉。”这段材料体现了临时约法所构建政治体制的原则是( A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C、天赋人权 D、人人平等18卢梭强调:“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会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上述言论体现的思想是( D )A.自然权利 B.开明专制C.三权分立 D.主权在民19德国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为此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B )A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

10、倡平等自由B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人民主权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D伏尔泰提倡人民主权,卢梭提倡开明专制20美国独立宣言序言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材料中反映的思想应该不包括( D )A自然权利学说 B社会契约学说C人民主权学说 D三权分立学说21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

11、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C )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22卢梭曾说,“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23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人民组

12、织自治政府,政权落入国民会议手中。该材料体现了( A )A 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 C议会制度 D社会契约24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四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B )A.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B.宣传发展了人文主义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D.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发展25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第一次是希腊时代,第二次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下列关于这三次演进和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第一次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B第二次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C第三次促进了人自身和人的思想双重解放D后两次把人们从君主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二、非选择题(共25分)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