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90261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耐火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耐火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耐火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耐火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耐火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火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火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晨阳耐火材料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008年10月目 录一、 煤气使用、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二、 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三、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四、 柴油发电机安全操作规程(配电室)五、 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六、 调窑操作规程七、 装出窑操作规程八、 热工仪表应注意事项九、 煤气流量、压力测量仪器仪表安全操 作规程十、 煤气输送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十一、 八大重点作业操作规程(动火作业、动土作业、设备作业、电气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断路作业)十二、 其他应注意事项一、煤气使用、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岗位潜在的危险已通入煤气的管线或含有残留煤气的管道属于危险源。若煤气管线泄露(或对泄露点维修

2、时)可能发生人员窒息死亡、火灾、爆炸等重大恶性事故。为保证安全生产,制定本规程。适用于煤气使用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公司相关部门应做好安全用气知识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对煤气管线、阀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氧气呼吸器等进行定期或使用前的检查。所有员工应接受煤气防火、防爆、防毒、紧急响应、心脏复等安全技术知识和急救知识的培训,并掌握人身急救的方法,做到安全使用煤气。煤气操作或维修作业属特种高危作业,作业人员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三)工作前的准备1、工作前应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氧气呼吸器或口罩后方可进入作业区。2、检查各阀门、管线有无泄漏点。3、检查灭火器材是否完备。4

3、、初次进行供气前,厂方停止一切电气焊等动火作业,除相关作业人员外,其他所有人员撤离出厂房。5、供气或长期停气后的再次供气,点火前应通知供气单位公司人员来现场取样检测煤气的浓度,得到检测合格通知单后,方可进行铝矾土煅烧炉点火操作。6、厂煤气管线维修时,应保证室通风良好,打开天窗、厂房大门和窗户。(四)工作中应注意事项1、铝矾土煅烧炉在点火前必须敞开炉门,开启管道前,启动风机吹扫;操作人员使用“气体检测仪”对炉膛和炉外周边煤气浓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确认无安全隐患后,使用专用火把进行点火操作。点火顺序为:A 先点燃火把;B 佩用好防护面罩,将火把从烧嘴的点火也插入;C 开启煤气阀门,通入煤气,点燃烧

4、嘴;D 站在炉门侧方观察火焰情况,调整风燃比。(注:若一次点火不成功,则必须重复上述操作后方可进行二次点火作业。) 2、操作人员遇到煤气管线泄露的情况时,应立即关闭供气阀门,打开大门和窗户放散煤气,并立即与维修人员联系。(注:关闭烧嘴的顺序为:先关闭煤气后关闭助燃风,最后关掉电源。)3、发现异常情况与时处理,并向主管领导汇报。4、严禁使用煤气管线充装在容器中。5、每班必须对煤气管线阀门、压力、气体检测仪和管线上的滴水器进行检查,冬季要采取措施防止管线冻堵。、6、煤气快截阀、计量表应定期检查和校验,如有失灵或损坏应立即更换。7、管线上所有阀门应保证开关灵活、严密不漏。(五)管线进行修理工作时,应

5、遵守下列规定1、修理工作需用电、动火时,用氮气置换管路中的残留煤气,并使用“气体检测仪”对管道系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并确认工作场地附近没有残留煤气方可进行检修作业。每次维修完成时,维修人员必须对维修位进行“检漏测试”,确认无漏气现象后填写记录,并经生产人员确认检修人员方可离开。2、定期对管道进行漏气检查,方法是用刷子沾肥皂水涂抹在焊接缝和法兰阀门的联接处,观察是否有冒泡的地方;夜间检查需使用手电,禁止用明火照明检查漏气。3、使用软管的地方要注意避免铝渣或火焰烧烤烫坏。如发现有老化、裂缝现象,应立即更换软管,以防漏气酿成事故。4、单条炉组因故间歇停炉或长时间停炉不使用煤气时,必须关闭本炉组分线

6、主阀门、关闭分线上的熔炼炉、保温炉烧嘴阀门,做到“双隔离”。全线炉组停产时,必须关闭煤气主管道上的主阀门与各炉组分线上的所有阀门。5、若发现煤气管道泄露时,切忌慌;切勿触动任何电器开头、电掣(如开灯、关灯);迅速关闭管道阀门。可使用密封胶、耐火泥、胶布封堵漏气部位,然后通知维修人员前来处理修复。6、一旦煤气泄露引发火情,应立即关闭主管道阀门和支线管道阀门。可用灭火器灭火,也可使用“硅酸铝纤维毡”覆盖火焰方法灭火。若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通知供气公司。启动紧急撤离程序,通知所有人员迅速离开并撤离到指定紧急集合地点点名。(六)工作结束后注意事项1、管线与阀门、压力表、检测仪器保持清洁

7、。2、检查氧气呼吸器,保证完成,若氧气压力低应与时充装氧气。3、认真填写各项记录。二、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焊工安全规程1、气焊工属于特种作业,身体检查合格,并经专业安全技术学习,训练和考试合格,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能独立操作。2、焊接场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3、操作场地10米,不应储存油类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器皿管线)。临时工地若有此类物品,而又必须在此操作时,应通知消防部门和安技意部门到现场检查,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4、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

8、。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5、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各种有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件进行操作时,必须事先进行检查,并经过冲洗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与管道压力,消除容器密闭状态(敞开口、施开盖),再进行工作。6、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压应采有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叶涂过塑料的容器焊接。7、乙炔瓶与氧气瓶的存储间距应保持10米以上,作业时动火处与乙炔瓶间距应保持5米以上。8、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车间、场所或煤气管附近焊接时,必须取得消防部门的同意并与煤气站联系好。工作时应采取严密

9、措施,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9、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采取防护设施并不准将工作回线缠在身上,地面应有人监护。10、工作完毕,应检查场地。灭绝火种才能离开。 11、助手必须懂得气焊的安全常识。操作者必须注意助手的安全。(二)手工气割(焊)工(1)一般规定1、 严格遵守一般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电石、乙炔发生器、水封安全器、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2、发气量5立方米/时或一次加料10KG以上的乙炔发生装置,应采用固定式乙炔发生器,建立乙炔站(房)。并由专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运行规程。乙炔站、氧气瓶存放间或固定式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间)与厂房或其它建筑物的距离应该符合乙

10、炔站设计规。 3、工作前或停工时间较长工作时,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发生器氧气瓶与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与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与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4、检查设备、附件与管路漏气,只准用肥皂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5、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低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6、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工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7、设备管道冻结时,禁止有火烤或的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用40的温水溶化;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与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解冻,或用23-30氯化纳热

11、水溶液解冻、保温。8、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应防止直射在氧气瓶或乙炔发生器上。9、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要拧上瓶的安全帽,收抬现场,把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在指定地点。下班时应卸压、放水、取出电石篮。10、 压力容器与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校验和试验。检查、调整压力器件与安全附件,应取出电石篮,采取措施,消除余气才能进行。(2)橡胶软管1、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0个大气压,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5个大气压。未经压力试验的代用品与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不准使用。2、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的软管。接头出必须用专用的卡子或退火的金

12、属丝卡紧扎牢。3、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黑色,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乱。4、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上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面一段的办法来将火熄灭。5、 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3)氧气瓶1、每个气瓶必须装设两个防震橡胶圈。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准同车运输。运送时须罩上安全帽。禁止用行车或吊车吊运

13、氧气瓶。2、氧气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氧气瓶应直立着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发生事故。3、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4、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至少应留0.05Mpa的压力,并将阀门拧紧,写上“空瓶”标记。5、开启氧气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要面对减压表,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6、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定期对氧气瓶作水压试验。(4)焊(割)炬操作1、通透焊漏炬或割炬的射吸能力,办法是:先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此时乙炔管与焊炬割炬应脱开),用手指轻轻接触焊炬上乙炔进气口处,如有吸力,说明射吸能力良好。接上乙炔气管时,应先检查乙

14、炔气流正常,然后接上。2、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与焊咀、割咀切割厚金属。3、工作地点要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焊咀用。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然加热而发出“劈啪”炸呜气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最好不关氧气阀。4、短时间休息,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将焊具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球形阀,除去减压气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并取掉乙炔发生器的浮筒或停止供水,然后收拾软管和工具。5、焊炬(或割炬)点燃操作规程:(1)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炬)阀门,用氧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但不要对准脸部试风。无

15、风时不得使用。(2)进入容器焊接时,点火和熄火都应在容器外进行;(3)对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微开启焊炬(或割炬)上的氧气阀,再开启乙炔阀,然后送到灯芯或火柴上点燃,再调节两把手阀门来控制火焰;(4)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放乙炔气,再放氧气引火;6、熄灭火焰时,焊炬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和预热氧气阀门。当回火发生后,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焊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7、操作焊炬和割炬时,不准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来照明。(5)溶解乙炔安全使用1、乙炔减压器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在装减压器以前应将气瓶阀连接口处的垃圾吹除,并检查轧兰和瓶阀的连接尺寸方法是否相符;垫片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